MCN
腾讯短视频重大调整,yoo视频被合并?行业“冰火两重天”
OkTrends 发表了文章 • 2019-03-29 22:32
这款面世仅半年多的产品,近日遭遇重大调整:团队被合并、优先级被放低。虽然调整之后仍保持正常运营,但可以看出它不再是腾讯布局短视频的重点。
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短视频行业仍在迎来送往。百度、聚美、果壳等巨头携新App入局,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继续加码短视频。行业发展,正呈现“冰火两重天”。
平台加速迭代,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同样意味着挑战。至少,巨额补贴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yoo视频被合并
3月28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曾在腾讯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高调亮相、被认为内部期望被微视还高的短视频产品——yoo视频,近期经历了重大调整。
据了解,yoo视频团队并入微视和腾讯视频,包括产品总监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被调往微视。
腾讯方面对此回应:“为了更好地探索长、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方向,yoo视频业务团队整合调整到腾讯视频团队,仍保持正常运营,此次调整属于公司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此外,腾讯方面还表示:“并没有裁撤只是优先级放低,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团队还是正常发展。”
yoo视频被调整,其实早已有了先兆。
此前,yoo视频不再花大量补贴招收内容,与各大机构、内容创作团队的内容采买合作已于今年1月中止,转由企鹅号结算。
“yoo视频没有必要再多花一份钱,因为已经并入企鹅号,所以统一由企鹅号采买内容之后,再进行分发。”3月初,某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场妹,yoo视频已经没有了大量补贴,仅有一部分项目在运作,大部分都停了。
“yoo视频的BD回归到企鹅号,而且本来yoo视频的人就是腾讯视频的。”某企鹅号的合作MCN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确实不算裁撤,但也能说明yoo视频的内部重视程度下降了。
这款出生时自带光环的明星产品,终究没能溅起太大的水花。
yoo视频上线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上线之前代号为“火锅”,主打短视频消费升级,两大核心玩法为yoo赛道和定制IP节目,而这也反映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源于生活的Vlog和高于生活的Vstory。
腾讯希望用这样一款产品教育市场,引领短视频行业的内容升级。但实际上,不少机构都跟场妹反映过,他们认为yoo视频的门槛太高、审核太严格、难以参与等,因此似乎过于曲高和寡。
yoo视频终究没能成功抛出一条宽敞的道路,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目前的短视频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其定位的“内容高线”。
某短视频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阿文评价道:“归根到底是内容形式的不稳定性。以为短视频是风口,谁知道呢?腾讯浪费这么多钱,教育不了市场。”
正如微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行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重新入局;yoo视频的定位,或许对于目前的行业而言还是过早了些。
新App继续冒头
短视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
场妹关注到,仅3月份,行业就有4款新App问世,分别是聚美推出的“刷宝”、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果壳推出的“吱扭”以及百度推出的“快搜视频”。
“刷宝”主打“看视频,赚现金”,用户可以一边刷短视频一边领取红包,内容风格和玩法定位目前还不清晰。
此外,也有新短视频App的定位都不再是泛娱乐方向,定位更加垂直,与巨头的基因结合得更为密切。比如“吱扭”定位为知识扭蛋机,主打知识短视频;“快搜视频”则定位全网视频搜索客户端,可以搜索全网热搜影视内容等。
不过,场妹发现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在各大应用商店已经下架。
对于不少巨头而言,短视频产品已然成为了标配。可以预见,2019年的短视频App还会持续增加,但想要突围、打造现象级产品,恐怕并不容易。
除了不断冒头的短视频新App之外,巨头继续探索短视频领域。比如小红书在平台内部推出了短视频产品“hey”,产品主打功能是视频打卡,用户可通过3秒钟快速发布短视频“打卡”。
马蜂窝将首页的发布栏简化至只剩“发布图文”和“发布短视频”两个按钮,短视频被提升到与图文并列的位置。马蜂窝短视频负责人赵倩表示,今年以来,马蜂窝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正以更快的速度,向短视频加码。
此外,据了解,2018年至今,马蜂窝平台上已拥有累计近200万条短视频。
而且,随着“短视频+”成为趋势,越来越多产品会在内部开辟短视频板块或者加入短视频功能,短视频内容将变得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独立的仅提供短视频内容消费的短视频App如果没有特色化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没有形成独特的社区生态,难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比如各大短视频App都开始大力扶持如“科普类”“知识类”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那么单独的知识短视频App如何吸引用户,如何钻研更多的玩法、收获核心受众将成为考验。
内容创作者如何应对?
行业的环境永远在变化,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也是挑战。
2018年,大量短视频App的问世,同时拿出了各式各样的补贴政策,面向MCN机构、公会及内容创作团队大量招募优质内容。
补贴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因此吸引了不少内容创作者入局,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瞄准各平台补贴的机构。哪里有补贴,他们便去哪个平台上发展。
yoo视频最初便是因为高价补贴吸引了不少关注度。虽然官方并未对外公布具体的补贴政策,但根据网络上传播的消息,腾讯yoo视频达人招募,补贴标准每条视频最高可补贴2万元。
但这仅是传闻,可信度有待商榷。
但补贴只是快钱,难以持续。平台方招收内容是为了沉淀早期的内容池,随着平台发展步入正轨,势必会对补贴进行收缩。如果内容创作者不能为平台带来价值,最终可能就会被清退出局。
“平台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说句实话,现在很多机构的内容创作能力是有待市场考验的,很多都只是蹭补贴,但没有想过怎么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某平台的运营人员曾说道,平台会越来越看重MCN机构、公会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新平台的迭代速度或许也会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平台补贴或许会越来越少,很难再有疯狂砸钱的局面。
行业“冰火两重天”,最终只有内容玩家能长远地走下去。 查看全部
这款面世仅半年多的产品,近日遭遇重大调整:团队被合并、优先级被放低。虽然调整之后仍保持正常运营,但可以看出它不再是腾讯布局短视频的重点。
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短视频行业仍在迎来送往。百度、聚美、果壳等巨头携新App入局,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继续加码短视频。行业发展,正呈现“冰火两重天”。
平台加速迭代,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同样意味着挑战。至少,巨额补贴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yoo视频被合并
3月28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曾在腾讯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高调亮相、被认为内部期望被微视还高的短视频产品——yoo视频,近期经历了重大调整。
据了解,yoo视频团队并入微视和腾讯视频,包括产品总监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被调往微视。
腾讯方面对此回应:“为了更好地探索长、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方向,yoo视频业务团队整合调整到腾讯视频团队,仍保持正常运营,此次调整属于公司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此外,腾讯方面还表示:“并没有裁撤只是优先级放低,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团队还是正常发展。”
yoo视频被调整,其实早已有了先兆。
此前,yoo视频不再花大量补贴招收内容,与各大机构、内容创作团队的内容采买合作已于今年1月中止,转由企鹅号结算。
“yoo视频没有必要再多花一份钱,因为已经并入企鹅号,所以统一由企鹅号采买内容之后,再进行分发。”3月初,某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场妹,yoo视频已经没有了大量补贴,仅有一部分项目在运作,大部分都停了。
“yoo视频的BD回归到企鹅号,而且本来yoo视频的人就是腾讯视频的。”某企鹅号的合作MCN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确实不算裁撤,但也能说明yoo视频的内部重视程度下降了。
这款出生时自带光环的明星产品,终究没能溅起太大的水花。
yoo视频上线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上线之前代号为“火锅”,主打短视频消费升级,两大核心玩法为yoo赛道和定制IP节目,而这也反映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源于生活的Vlog和高于生活的Vstory。
腾讯希望用这样一款产品教育市场,引领短视频行业的内容升级。但实际上,不少机构都跟场妹反映过,他们认为yoo视频的门槛太高、审核太严格、难以参与等,因此似乎过于曲高和寡。
yoo视频终究没能成功抛出一条宽敞的道路,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目前的短视频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其定位的“内容高线”。
某短视频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阿文评价道:“归根到底是内容形式的不稳定性。以为短视频是风口,谁知道呢?腾讯浪费这么多钱,教育不了市场。”
正如微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行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重新入局;yoo视频的定位,或许对于目前的行业而言还是过早了些。
新App继续冒头
短视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
场妹关注到,仅3月份,行业就有4款新App问世,分别是聚美推出的“刷宝”、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果壳推出的“吱扭”以及百度推出的“快搜视频”。
“刷宝”主打“看视频,赚现金”,用户可以一边刷短视频一边领取红包,内容风格和玩法定位目前还不清晰。
此外,也有新短视频App的定位都不再是泛娱乐方向,定位更加垂直,与巨头的基因结合得更为密切。比如“吱扭”定位为知识扭蛋机,主打知识短视频;“快搜视频”则定位全网视频搜索客户端,可以搜索全网热搜影视内容等。
不过,场妹发现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在各大应用商店已经下架。
对于不少巨头而言,短视频产品已然成为了标配。可以预见,2019年的短视频App还会持续增加,但想要突围、打造现象级产品,恐怕并不容易。
除了不断冒头的短视频新App之外,巨头继续探索短视频领域。比如小红书在平台内部推出了短视频产品“hey”,产品主打功能是视频打卡,用户可通过3秒钟快速发布短视频“打卡”。
马蜂窝将首页的发布栏简化至只剩“发布图文”和“发布短视频”两个按钮,短视频被提升到与图文并列的位置。马蜂窝短视频负责人赵倩表示,今年以来,马蜂窝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正以更快的速度,向短视频加码。
此外,据了解,2018年至今,马蜂窝平台上已拥有累计近200万条短视频。
而且,随着“短视频+”成为趋势,越来越多产品会在内部开辟短视频板块或者加入短视频功能,短视频内容将变得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独立的仅提供短视频内容消费的短视频App如果没有特色化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没有形成独特的社区生态,难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比如各大短视频App都开始大力扶持如“科普类”“知识类”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那么单独的知识短视频App如何吸引用户,如何钻研更多的玩法、收获核心受众将成为考验。
内容创作者如何应对?
行业的环境永远在变化,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也是挑战。
2018年,大量短视频App的问世,同时拿出了各式各样的补贴政策,面向MCN机构、公会及内容创作团队大量招募优质内容。
补贴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因此吸引了不少内容创作者入局,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瞄准各平台补贴的机构。哪里有补贴,他们便去哪个平台上发展。
yoo视频最初便是因为高价补贴吸引了不少关注度。虽然官方并未对外公布具体的补贴政策,但根据网络上传播的消息,腾讯yoo视频达人招募,补贴标准每条视频最高可补贴2万元。
但这仅是传闻,可信度有待商榷。
但补贴只是快钱,难以持续。平台方招收内容是为了沉淀早期的内容池,随着平台发展步入正轨,势必会对补贴进行收缩。如果内容创作者不能为平台带来价值,最终可能就会被清退出局。
“平台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说句实话,现在很多机构的内容创作能力是有待市场考验的,很多都只是蹭补贴,但没有想过怎么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某平台的运营人员曾说道,平台会越来越看重MCN机构、公会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新平台的迭代速度或许也会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平台补贴或许会越来越少,很难再有疯狂砸钱的局面。
行业“冰火两重天”,最终只有内容玩家能长远地走下去。
腾讯“yoo视频”正式亮相,新平台新玩法,也是新机会?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0-14 10:37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yoo视频亮出了特别的玩法和模式——希望用“赛道模式+圈层达人”等模式,打造优质的、行业高线内容。
所谓行业高线,实际上是指从行业的高标准出发。对于短视频行业而言,内容同样是核心,市场和观众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oo视频玩法背后,也引发行业思考:精品化、高质量、多领域的内容能否重新给市场带去新的机遇和活力?
亮相:首创赛道模式
10月9日,上海外滩世博创意秀场。
这场被命名为“万yoo引力——腾讯yoo视频”的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广电媒体、影视公司、经纪公司、MCN机构、自媒体等机构的数百名行业人士。
在低调上线数日后,腾讯yoo视频在大会上正式亮相。
“yoo视频在上线测试之初,便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产品亮点模式——yoo赛道,力图将其打造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达人秀。”在推介会的演讲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林松涛如是说道。
(腾讯集团副总裁 林松涛)
yoo视频的“赛道”模式,实际上是引导各个兴趣圈层的用户聚合,通过深层次的短视频互动,催生优质内容的产出。
在林松涛看来,短视频行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行业的消费升级呈现着用户需求升级、用户参与升级、自我表达意识三大特点。
如何应对这种行业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赛道”模式正是腾讯yoo视频给出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腾讯yoo视频共拿出了十大赛道:金话筒声音赛道、家乡话赛道、天真派赛道、音乐赛道、即刻电音赛道、演员赛道、模仿赛道、街舞赛道、喜剧人赛道、美搭赛道。各个赛道形式各异,聚合着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
场妹发现,在yoo视频应用的右下角的菜单栏里,“yoo赛道”被内置为单独的菜单栏。
目前栏目内已经上线了音乐赛道、街舞赛道等5个赛道,而且有赛事上演,每一期的比拼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与持续时长。
例如音乐赛道,当前正在上演着主题为“我不是情圣”的比拼赛事,目前各大参与者在竞相演绎情歌。目前赛事已经聚集了80多万的热度值,参与用户达数百人。
如何才能参与赛道?
据悉,参赛者发布带有主题对应标签的视频,即可参与到各大赛道的赛事比拼中来。后续的时间里,天真派、喜剧人等赛道也会相继迎来开启,带来不同兴趣的比拼赛事。
林松涛介绍,自yoo视频内测上线一个月以来,60%的用户参与了赛道互动,而赛道参与活跃度更是高达80%。
玩法:达人共赢、扶持给力
yoo视频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瞄准了高品质内容。
据场妹了解,yoo视频在上线之初已经引入了大量的头部短视频IP,比如“深夜徐老师”“一禅小和尚”等,并获得了很多独家内容授权。
对于yoo视频而言,赛道模式的推出,其目的更在于催生优质内容,同步培养优质达人。
当前,以播放量为王的情形下,优秀的达人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行业需要一个机制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如今,yoo视频还首推“赛道模式”,将吸引而来的达人进行分类聚合,目的在于希望牢牢黏住达人,并让他们得到成长。
毕竟,平台和MCN机构、达人需要探索更加牢固的合作模式。除了给予补贴之外,双方如何在内容上实现共赢,才是新平台能否在短视频百团大战中突围的关键所在。
因此,yoo视频针对每个赛道内的达人,资源扶持都吸引力十足。
(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李秀磊)
比如金话筒声音赛道内聚集着相互切磋的主持人达人,前七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共同拍摄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腾讯视频合作的《不负40年》系列短视频机会,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更重要的是,每个赛道都有着符合各自特性的资源扶持,更好地针对达人发展——
例如,音乐赛道的激励,是定制制作人帮助进行单曲定制、MV拍摄、音乐剧拍摄等;
演员赛道提供了企鹅影视年度大剧定制角色机会;
美搭赛道的优质达人则能够获得参与欧莱雅品牌活动时装周的机会。
某种程度而言,赛道比拼为平台筛选出各色才能的达人。而yoo视频提供的丰厚激励资源,无论是单曲定制还是出演电影,打通了达人与偶像之间的上升通道,为短视频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
不仅如此,每个赛道都相当于一个兴趣部落,发起者、参与者们再赛道内发挥各自专长,相互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切磋,筛选出各个圈层内优势最明显的头部达人。
换言之,借由赛道模式,yoo视频除了能够吸引达人入驻之外,也在尝试构建社交闭环——在留住达人与用户的同时,推动内容生产,让更多人有能力生产好内容。
目前,所有赛道均由yoo视频官方所推出,各大赛道的发起人均标签特色各异:金话筒声音赛道发起人为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秀磊、家乡话赛道发起人为90后知名主持人张大大,阵容十分强大。
林松涛表示:“未来,yoo视频会把发起赛道的权利交到用户手中,打造一个全民竞演、全民参与的开放平台,专业制作机构、兴趣用户都可以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则通过这样的形式聚合,展现自我或交流互动。”
行业:新定位,新机会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想去做更加深度的内容,可能是垂直的、更有趣的或者更高标准的,这些内容一定会有它的市场。”自娱自乐CEO闫驰曾如此评价现在的短视频行业。
闫驰这番话,实际上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考量。如今的短视频赛道已是热闹非凡——据蓝鲸TMT报道,短视频类APP已经达到了651款,不足一年的时间,短视频行业新增了250余款APP。
不仅如此,各大巨头推出新APP的动作还在继续,这股热潮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腾讯短视频产品部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 王娟 )
这样的情形下,如何给产品定位、如何走出差异化路线,不仅是产品生命力的需求,也能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和潜在用户。
如今,更加深度、更高标准的内容,显然也是用户对于短视频行业的渴求。而对应的,在迈出激烈竞争的流量战漩涡后,短视频的争夺战转而走向内容上的比拼成为了趋势。
换言之,只有真正能够生产和承载好内容的平台,才能够真正留住用户,吸引优质MCN机构和达人入驻。
除了yoo视频之外,各大平台奇招尽出,开始往品质路线靠拢,专注优质内容产出,以此留住用户与流量。
比如,抖音推出音乐人计划、快手启动MCN招募计划、火山小视频推出百万行家计划、美拍瞄准泛知识社区……各大平台的内容争夺战在不断升级。
yoo视频显然不同——他们不仅是用玩法、激励机制等全方面拥抱品质内容,而是一开始就把平台的定位上升到构建高品质的内容生态模式。
借助于腾讯系的优质资源,yoo视频能够将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并给予达人和MCN机构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这正是yoo视频的价值所在。
正如某业内人士直言:“良币必将驱逐劣币,门槛和底线逐渐抬升,用户的自我认知意识觉醒也要求产品对长远打算做出更准确的定位,短视频平台要敢于革新,走在用户的前面。”
而新的定位,往往也能带来新的机会。对于yoo视频此番动作,不少与会的MCN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聊城传媒负责人老王在参加了会议之后,便发布了朋友圈,表示确切感受到了腾讯做短视频的“决心”:“我也深深被这个产业吸引,重新思考定位!同时招募优秀的达人和机构公告参与进来,与腾讯一起找机会!” 查看全部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yoo视频亮出了特别的玩法和模式——希望用“赛道模式+圈层达人”等模式,打造优质的、行业高线内容。
所谓行业高线,实际上是指从行业的高标准出发。对于短视频行业而言,内容同样是核心,市场和观众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oo视频玩法背后,也引发行业思考:精品化、高质量、多领域的内容能否重新给市场带去新的机遇和活力?
亮相:首创赛道模式
10月9日,上海外滩世博创意秀场。
这场被命名为“万yoo引力——腾讯yoo视频”的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广电媒体、影视公司、经纪公司、MCN机构、自媒体等机构的数百名行业人士。
在低调上线数日后,腾讯yoo视频在大会上正式亮相。
“yoo视频在上线测试之初,便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产品亮点模式——yoo赛道,力图将其打造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达人秀。”在推介会的演讲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林松涛如是说道。
(腾讯集团副总裁 林松涛)
yoo视频的“赛道”模式,实际上是引导各个兴趣圈层的用户聚合,通过深层次的短视频互动,催生优质内容的产出。
在林松涛看来,短视频行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行业的消费升级呈现着用户需求升级、用户参与升级、自我表达意识三大特点。
如何应对这种行业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赛道”模式正是腾讯yoo视频给出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腾讯yoo视频共拿出了十大赛道:金话筒声音赛道、家乡话赛道、天真派赛道、音乐赛道、即刻电音赛道、演员赛道、模仿赛道、街舞赛道、喜剧人赛道、美搭赛道。各个赛道形式各异,聚合着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
场妹发现,在yoo视频应用的右下角的菜单栏里,“yoo赛道”被内置为单独的菜单栏。
目前栏目内已经上线了音乐赛道、街舞赛道等5个赛道,而且有赛事上演,每一期的比拼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与持续时长。
例如音乐赛道,当前正在上演着主题为“我不是情圣”的比拼赛事,目前各大参与者在竞相演绎情歌。目前赛事已经聚集了80多万的热度值,参与用户达数百人。
如何才能参与赛道?
据悉,参赛者发布带有主题对应标签的视频,即可参与到各大赛道的赛事比拼中来。后续的时间里,天真派、喜剧人等赛道也会相继迎来开启,带来不同兴趣的比拼赛事。
林松涛介绍,自yoo视频内测上线一个月以来,60%的用户参与了赛道互动,而赛道参与活跃度更是高达80%。
玩法:达人共赢、扶持给力
yoo视频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瞄准了高品质内容。
据场妹了解,yoo视频在上线之初已经引入了大量的头部短视频IP,比如“深夜徐老师”“一禅小和尚”等,并获得了很多独家内容授权。
对于yoo视频而言,赛道模式的推出,其目的更在于催生优质内容,同步培养优质达人。
当前,以播放量为王的情形下,优秀的达人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行业需要一个机制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如今,yoo视频还首推“赛道模式”,将吸引而来的达人进行分类聚合,目的在于希望牢牢黏住达人,并让他们得到成长。
毕竟,平台和MCN机构、达人需要探索更加牢固的合作模式。除了给予补贴之外,双方如何在内容上实现共赢,才是新平台能否在短视频百团大战中突围的关键所在。
因此,yoo视频针对每个赛道内的达人,资源扶持都吸引力十足。
(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李秀磊)
比如金话筒声音赛道内聚集着相互切磋的主持人达人,前七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共同拍摄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腾讯视频合作的《不负40年》系列短视频机会,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更重要的是,每个赛道都有着符合各自特性的资源扶持,更好地针对达人发展——
例如,音乐赛道的激励,是定制制作人帮助进行单曲定制、MV拍摄、音乐剧拍摄等;
演员赛道提供了企鹅影视年度大剧定制角色机会;
美搭赛道的优质达人则能够获得参与欧莱雅品牌活动时装周的机会。
某种程度而言,赛道比拼为平台筛选出各色才能的达人。而yoo视频提供的丰厚激励资源,无论是单曲定制还是出演电影,打通了达人与偶像之间的上升通道,为短视频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
不仅如此,每个赛道都相当于一个兴趣部落,发起者、参与者们再赛道内发挥各自专长,相互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切磋,筛选出各个圈层内优势最明显的头部达人。
换言之,借由赛道模式,yoo视频除了能够吸引达人入驻之外,也在尝试构建社交闭环——在留住达人与用户的同时,推动内容生产,让更多人有能力生产好内容。
目前,所有赛道均由yoo视频官方所推出,各大赛道的发起人均标签特色各异:金话筒声音赛道发起人为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秀磊、家乡话赛道发起人为90后知名主持人张大大,阵容十分强大。
林松涛表示:“未来,yoo视频会把发起赛道的权利交到用户手中,打造一个全民竞演、全民参与的开放平台,专业制作机构、兴趣用户都可以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则通过这样的形式聚合,展现自我或交流互动。”
行业:新定位,新机会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想去做更加深度的内容,可能是垂直的、更有趣的或者更高标准的,这些内容一定会有它的市场。”自娱自乐CEO闫驰曾如此评价现在的短视频行业。
闫驰这番话,实际上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考量。如今的短视频赛道已是热闹非凡——据蓝鲸TMT报道,短视频类APP已经达到了651款,不足一年的时间,短视频行业新增了250余款APP。
不仅如此,各大巨头推出新APP的动作还在继续,这股热潮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腾讯短视频产品部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 王娟 )
这样的情形下,如何给产品定位、如何走出差异化路线,不仅是产品生命力的需求,也能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和潜在用户。
如今,更加深度、更高标准的内容,显然也是用户对于短视频行业的渴求。而对应的,在迈出激烈竞争的流量战漩涡后,短视频的争夺战转而走向内容上的比拼成为了趋势。
换言之,只有真正能够生产和承载好内容的平台,才能够真正留住用户,吸引优质MCN机构和达人入驻。
除了yoo视频之外,各大平台奇招尽出,开始往品质路线靠拢,专注优质内容产出,以此留住用户与流量。
比如,抖音推出音乐人计划、快手启动MCN招募计划、火山小视频推出百万行家计划、美拍瞄准泛知识社区……各大平台的内容争夺战在不断升级。
yoo视频显然不同——他们不仅是用玩法、激励机制等全方面拥抱品质内容,而是一开始就把平台的定位上升到构建高品质的内容生态模式。
借助于腾讯系的优质资源,yoo视频能够将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并给予达人和MCN机构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这正是yoo视频的价值所在。
正如某业内人士直言:“良币必将驱逐劣币,门槛和底线逐渐抬升,用户的自我认知意识觉醒也要求产品对长远打算做出更准确的定位,短视频平台要敢于革新,走在用户的前面。”
而新的定位,往往也能带来新的机会。对于yoo视频此番动作,不少与会的MCN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聊城传媒负责人老王在参加了会议之后,便发布了朋友圈,表示确切感受到了腾讯做短视频的“决心”:“我也深深被这个产业吸引,重新思考定位!同时招募优秀的达人和机构公告参与进来,与腾讯一起找机会!”
被骂后,抖音广告平台三度上线,这次,抽成60%降为30%!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5 08:41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这已经不是星图第一次上线了。
这次,最直接的就是抽成比例变了。
第一次上线的时候,抖音表示将抽取60%;这一次,分成比例下降为30%,而且这笔抽成费用直接转化为流量消耗。
多次调整规则和玩法之后,抖音星图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流量就是王道,流量就是金钱。但抽多少,市场说了算。
三度修改,抖音抽成降为30%
三度修改,抽成太高被骂后,抖音广告交易平台——“星图”终于正式上线。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据场妹了解,此前抖音达人或者MCN机构接广告,只需要向平台进行报备,抖音官方不抽取任何费用,而报备过的视频则可以免于被抖音官方删除下架。
此前,每月走达人报备通道的原生广告单高达总单量的70%。如今,抖音达人们想接广告而不被平台删除,就必须经过星图平台去交易。
星图平台的上线,除了规范化,更重要的就是抖音想从庞大的广告业务中分一杯羹。
只是,这次上线,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抖音的广告抽成比例,从第一次上线的6成变成了3成!
星图的上线之路颇为坎坷。早在7月20日,抖音官方“抖音星探家”在达人群里发布消息,称官方推广任务接单平台星图已正式上线。
7月23日,抖音官方发布了“星图平台”的具体介绍和操作方式,从官方发布的简单流程图可看出,品牌主、抖音达人/明星等都需经过星图平台。
当时也有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道,第一次上线时,抖音签约达人下单需要收取60%的费用。抽成比例之高,可谓前有未有,也可看出抖音的强势。
随后,上线不久的星图平台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抖音过于霸道和强硬,且除了收到邀请的MCN机构之外,中腰部的机构及公会大多找不到如何入驻星图。
7月31日,有短视频机构称星图平台由于技术升级,将推迟至8月6日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可以通过线下报备承接广告,但须在发布视频7天前进行报备。
官方还表示,此次报备为急单报备,报备将在8月5日24点关闭,视频发布时间需为8月25日24点之前。
但半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升级,抖音在星图本应上线的8月6日再次表示推迟上线,并在时间定在了9月初。
这是星图的第二次推迟通知,直接延期了一个月。
“雷声大雨点小”,这是不少MCN机构对于星图上线之后的最直接评价。虽然官方表示星图推迟上线的原因是“技术升级”,但大部分MCN机构则认为根本原因是平台与机构之间的分成比例谈不妥。
经历两次“出师不利”之后,抖音依然没有放弃星图,足见其对于广告这块蛋糕寸步不让的决心。
只是,既然市场对抽成这件事如此敏感,到底抖音要怎么完成这30%的收费?
要投广告?先买流量!
重新上线的星图平台,从画面和登录设置都进行了升级。
进入星图平台之后,可以看到对于星图的描述是“抖音商业内容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底下的登录渠道分为了两种:达人登录 和 客户/MCN登录。
下面场妹简单介绍下不同身份的登录情况:
1、达人登录:
据“抖音广告助手”发布的信息,达人分为抖音签约达人和MCN签约达人。
独立达人与抖音签约后,方可登陆星图平台。已签约MCN的达人可直接登录星图平台,由达人所在MCN同步登陆信息。
2、抖音MCN登录:
抖音MCN在登录星图之前需要先进行MCN认证,认证后的MCN可通过“客户/MCN登录”按钮,根据提示进入到专属MCN的后台管理页面,对MCN账号下的所属达人及对应任务进行管理。
3、客户(广告主)登录:
客户可自主完成注册,完成“账号注册、资质证明、对公验证”三个步骤后,即可进入专属客户的后台管理页面。
场妹就以客户身份完成了注册,在后台可看到“新建任务”和“充值”两个按钮。
其中,填写任务时需要填写“任务名称”“产品/品牌介绍”“选择服务商”等信息。信息完成后,便会有服务商进行广告对接。
目前,抖音提供了四家星图服务商作为选择,分别是“北京明亮的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火星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映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众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的来说,星图平台并没有采用按单付费的模式,而是使用了信息流广告里常见的充值限额,起始充值总限额为20万。也就是说,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先进行充值。
据场妹拿到的一份星图的MCN资料显示,其中有一项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定是这么写的——
星图充值配额=基础限额20万+硬广配额(客户抖音品牌广告消耗/*30%),硬广配额按季度清零。
所谓硬广配额,实际上就是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相应地购买流量。
这相当于变相抽成,不过是将费用折算为流量。意味着,广告主要在抖音发广告,你还要花30%的广告收入去买抖音的流量。
比如,20万的软广需要购买20万/*30%即6万的抖音硬广[b]流量。[/b]如果MCN机构投放了20万的视频广告并获得相应的收入,抖音就能够获得6万的流量收入。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广告主需要负担的广告费用变成了两笔:达人创作的短视频费用+购买抖音硬广配额的费用。
而所谓的星图服务商,只是在其中扮演服务者、对接人,不参与每笔广告费的抽成,由抖音官方直接给予服务费,相当于他们是抖音请来的“员工”。
据映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星图服务商,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广告主对接达人,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不会从达人的费用中进行抽成,星图平台每个月会给星图服务商结算服务费用。
“这个套路跟微博一样。你这个月或者季度充值进来的钱,你自己广告和账号用不完的,下一个季度就清零。”某MCN机构的运营负责人阿铭告诉场妹,这个玩法就要求MCN机构要及时消耗硬广配额。达人和MCN:观望中“大部分机构其实也还在观望中。”另一家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图刚刚上线,他们也还在摸索。
抖音决心将广告价格和抽取费用摆上台面,但面对的问题除了分成比例之外,还有MCN机构的资质审核和入驻门槛、如何让没有签约机构的达人加入MCN机构或者签约平台等等,桩桩件件都涉及到利益问题。
此前,曾有抖音达人告诉场妹,抖音官方要求他们签约成为抖音独家达人,只有签约之后才能够入驻星图。达人入驻星图平台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签约已经认证的MCN机构,一个是签约官方内容独家约。
“想要在我这里赚钱,就要听我的。”一位抖音达人表示,她并没有签约MCN机构或者抖音官方的想法,倾向于全平台发展,但签约抖音只能是独家。
不过,如果不签约就意味着不能在抖音上面接广告,她认为抖音此举对达人而言过于苛刻。
“平台要赚达人的钱,就要忍受达人流失的后果,抖音也不会例外。”某MCN机构的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认为达人和平台之间永远都在博弈。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日渐成熟的抖音自然需要将一切规范化,不惜以牺牲一部分达人为代价。
不过,星图此次上线之后,场妹发现抖音的广告抽成其实是换了打法:不是直接抽成,而是做起了流量生意。
抖音的流量生意经
短视频达人广告,当然是不容小觑的收入。按照抖音达人的广告报价,业内报价为3-5分/粉丝,也就是说一个100万粉丝的抖音达人的报价可高达5万。
眼看着MCN机构和达人在自己的平台上赚得盆满钵盈,抖音急需一个类似于快手“快接单”、美拍“M计划”的商业广告平台,并从不菲的广告收入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接入专业的服务商之后,能够方便广告主找到达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前,不少广告主只能通过广告公司进行对接,能够挑选的达人有限,而且确实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这四家星图服务商都拥有视频广告制作和投放经验,能够为广告主制定更加匹配的投放方案。
而且,虽然加上抖音的抽成之后,广告价格变贵了,但能够更加保证视频投放之后的曝光量。
可以这么理解,抖音抽取的费用是硬广配比,可以转化为流量进行消耗。这是官方将流量进行变现的又一种方式,直接将软广和硬广进行打包售卖。
抖音如今的内容推荐机制决定了粉丝量大的红人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曝光量,因为虽然用户关注了达人,但观看习惯依然是在主页刷信息流。所以,将软广和硬广一起打包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保证广告效果。
手握流量优势的抖音自然需要想方设法将广告价值最大化,但抖音同时又十分珍惜平台的流量。
据了解,抖音此前上线了类似于微博、美拍的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在抖音站内转发其他用户的视频,并会呈现在个人动态中。
这看起来是增加用户粘性和社交玩法的功能,但抖音对于这个功能显得尤为谨慎。
曾有抖音达人透露道,抖音的转发功能上线之后,转发相关品牌的视频时系统提示违规。但场妹尝试之后,发现可以正常操作,猜测是只对拥有一定数量的头部达人设限。
阿铭则表示,转发功能现在可以正常使用,但限流很明显,感觉就是被屏蔽了。
要知道,在微博,头部KOL转发微博也是需要收费的。据一家与微博有深度合作的MCN机构介绍,微博转发广告需要抽取一定的费用,如今抖音或许也在探索这样的变现方式。
在场妹看来,一心想要成为“短视频版微博”的抖音,连流量变现都和微博看齐。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抖音想要将话语权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终究是不太现实的。
如今虽然降低了抽成比例并将费用转化为流量消耗,但MCN机构和达人是否会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星图平台更重要的使命不是“图钱”,而应该图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商业模式。
否则,谁又知道星图是否还会经历再次“推迟”呢? 查看全部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这已经不是星图第一次上线了。
这次,最直接的就是抽成比例变了。
第一次上线的时候,抖音表示将抽取60%;这一次,分成比例下降为30%,而且这笔抽成费用直接转化为流量消耗。
多次调整规则和玩法之后,抖音星图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流量就是王道,流量就是金钱。但抽多少,市场说了算。
三度修改,抖音抽成降为30%
三度修改,抽成太高被骂后,抖音广告交易平台——“星图”终于正式上线。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据场妹了解,此前抖音达人或者MCN机构接广告,只需要向平台进行报备,抖音官方不抽取任何费用,而报备过的视频则可以免于被抖音官方删除下架。
此前,每月走达人报备通道的原生广告单高达总单量的70%。如今,抖音达人们想接广告而不被平台删除,就必须经过星图平台去交易。
星图平台的上线,除了规范化,更重要的就是抖音想从庞大的广告业务中分一杯羹。
只是,这次上线,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抖音的广告抽成比例,从第一次上线的6成变成了3成!
星图的上线之路颇为坎坷。早在7月20日,抖音官方“抖音星探家”在达人群里发布消息,称官方推广任务接单平台星图已正式上线。
7月23日,抖音官方发布了“星图平台”的具体介绍和操作方式,从官方发布的简单流程图可看出,品牌主、抖音达人/明星等都需经过星图平台。
当时也有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道,第一次上线时,抖音签约达人下单需要收取60%的费用。抽成比例之高,可谓前有未有,也可看出抖音的强势。
随后,上线不久的星图平台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抖音过于霸道和强硬,且除了收到邀请的MCN机构之外,中腰部的机构及公会大多找不到如何入驻星图。
7月31日,有短视频机构称星图平台由于技术升级,将推迟至8月6日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可以通过线下报备承接广告,但须在发布视频7天前进行报备。
官方还表示,此次报备为急单报备,报备将在8月5日24点关闭,视频发布时间需为8月25日24点之前。
但半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升级,抖音在星图本应上线的8月6日再次表示推迟上线,并在时间定在了9月初。
这是星图的第二次推迟通知,直接延期了一个月。
“雷声大雨点小”,这是不少MCN机构对于星图上线之后的最直接评价。虽然官方表示星图推迟上线的原因是“技术升级”,但大部分MCN机构则认为根本原因是平台与机构之间的分成比例谈不妥。
经历两次“出师不利”之后,抖音依然没有放弃星图,足见其对于广告这块蛋糕寸步不让的决心。
只是,既然市场对抽成这件事如此敏感,到底抖音要怎么完成这30%的收费?
要投广告?先买流量!
重新上线的星图平台,从画面和登录设置都进行了升级。
进入星图平台之后,可以看到对于星图的描述是“抖音商业内容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底下的登录渠道分为了两种:达人登录 和 客户/MCN登录。
下面场妹简单介绍下不同身份的登录情况:
1、达人登录:
据“抖音广告助手”发布的信息,达人分为抖音签约达人和MCN签约达人。
独立达人与抖音签约后,方可登陆星图平台。已签约MCN的达人可直接登录星图平台,由达人所在MCN同步登陆信息。
2、抖音MCN登录:
抖音MCN在登录星图之前需要先进行MCN认证,认证后的MCN可通过“客户/MCN登录”按钮,根据提示进入到专属MCN的后台管理页面,对MCN账号下的所属达人及对应任务进行管理。
3、客户(广告主)登录:
客户可自主完成注册,完成“账号注册、资质证明、对公验证”三个步骤后,即可进入专属客户的后台管理页面。
场妹就以客户身份完成了注册,在后台可看到“新建任务”和“充值”两个按钮。
其中,填写任务时需要填写“任务名称”“产品/品牌介绍”“选择服务商”等信息。信息完成后,便会有服务商进行广告对接。
目前,抖音提供了四家星图服务商作为选择,分别是“北京明亮的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火星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映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众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的来说,星图平台并没有采用按单付费的模式,而是使用了信息流广告里常见的充值限额,起始充值总限额为20万。也就是说,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先进行充值。
据场妹拿到的一份星图的MCN资料显示,其中有一项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定是这么写的——
星图充值配额=基础限额20万+硬广配额(客户抖音品牌广告消耗/*30%),硬广配额按季度清零。
所谓硬广配额,实际上就是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相应地购买流量。
这相当于变相抽成,不过是将费用折算为流量。意味着,广告主要在抖音发广告,你还要花30%的广告收入去买抖音的流量。
比如,20万的软广需要购买20万/*30%即6万的抖音硬广[b]流量。[/b]如果MCN机构投放了20万的视频广告并获得相应的收入,抖音就能够获得6万的流量收入。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广告主需要负担的广告费用变成了两笔:达人创作的短视频费用+购买抖音硬广配额的费用。
而所谓的星图服务商,只是在其中扮演服务者、对接人,不参与每笔广告费的抽成,由抖音官方直接给予服务费,相当于他们是抖音请来的“员工”。
据映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星图服务商,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广告主对接达人,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不会从达人的费用中进行抽成,星图平台每个月会给星图服务商结算服务费用。
“这个套路跟微博一样。你这个月或者季度充值进来的钱,你自己广告和账号用不完的,下一个季度就清零。”某MCN机构的运营负责人阿铭告诉场妹,这个玩法就要求MCN机构要及时消耗硬广配额。达人和MCN:观望中“大部分机构其实也还在观望中。”另一家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图刚刚上线,他们也还在摸索。
抖音决心将广告价格和抽取费用摆上台面,但面对的问题除了分成比例之外,还有MCN机构的资质审核和入驻门槛、如何让没有签约机构的达人加入MCN机构或者签约平台等等,桩桩件件都涉及到利益问题。
此前,曾有抖音达人告诉场妹,抖音官方要求他们签约成为抖音独家达人,只有签约之后才能够入驻星图。达人入驻星图平台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签约已经认证的MCN机构,一个是签约官方内容独家约。
“想要在我这里赚钱,就要听我的。”一位抖音达人表示,她并没有签约MCN机构或者抖音官方的想法,倾向于全平台发展,但签约抖音只能是独家。
不过,如果不签约就意味着不能在抖音上面接广告,她认为抖音此举对达人而言过于苛刻。
“平台要赚达人的钱,就要忍受达人流失的后果,抖音也不会例外。”某MCN机构的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认为达人和平台之间永远都在博弈。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日渐成熟的抖音自然需要将一切规范化,不惜以牺牲一部分达人为代价。
不过,星图此次上线之后,场妹发现抖音的广告抽成其实是换了打法:不是直接抽成,而是做起了流量生意。
抖音的流量生意经
短视频达人广告,当然是不容小觑的收入。按照抖音达人的广告报价,业内报价为3-5分/粉丝,也就是说一个100万粉丝的抖音达人的报价可高达5万。
眼看着MCN机构和达人在自己的平台上赚得盆满钵盈,抖音急需一个类似于快手“快接单”、美拍“M计划”的商业广告平台,并从不菲的广告收入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接入专业的服务商之后,能够方便广告主找到达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前,不少广告主只能通过广告公司进行对接,能够挑选的达人有限,而且确实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这四家星图服务商都拥有视频广告制作和投放经验,能够为广告主制定更加匹配的投放方案。
而且,虽然加上抖音的抽成之后,广告价格变贵了,但能够更加保证视频投放之后的曝光量。
可以这么理解,抖音抽取的费用是硬广配比,可以转化为流量进行消耗。这是官方将流量进行变现的又一种方式,直接将软广和硬广进行打包售卖。
抖音如今的内容推荐机制决定了粉丝量大的红人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曝光量,因为虽然用户关注了达人,但观看习惯依然是在主页刷信息流。所以,将软广和硬广一起打包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保证广告效果。
手握流量优势的抖音自然需要想方设法将广告价值最大化,但抖音同时又十分珍惜平台的流量。
据了解,抖音此前上线了类似于微博、美拍的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在抖音站内转发其他用户的视频,并会呈现在个人动态中。
这看起来是增加用户粘性和社交玩法的功能,但抖音对于这个功能显得尤为谨慎。
曾有抖音达人透露道,抖音的转发功能上线之后,转发相关品牌的视频时系统提示违规。但场妹尝试之后,发现可以正常操作,猜测是只对拥有一定数量的头部达人设限。
阿铭则表示,转发功能现在可以正常使用,但限流很明显,感觉就是被屏蔽了。
要知道,在微博,头部KOL转发微博也是需要收费的。据一家与微博有深度合作的MCN机构介绍,微博转发广告需要抽取一定的费用,如今抖音或许也在探索这样的变现方式。
在场妹看来,一心想要成为“短视频版微博”的抖音,连流量变现都和微博看齐。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抖音想要将话语权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终究是不太现实的。
如今虽然降低了抽成比例并将费用转化为流量消耗,但MCN机构和达人是否会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星图平台更重要的使命不是“图钱”,而应该图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商业模式。
否则,谁又知道星图是否还会经历再次“推迟”呢?
为什么感觉抖音上刷到的广告,几乎全是游戏类?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1 10:24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查看全部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漫谈短视频平台概况,全面解读头部内容
美丶少丶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4 15:36
从开眼、V电影,到秒拍、美拍,再到快手、抖音,各类短视频APP层出不穷。当大量猎奇的用户涌入,各类短视频APP应该如何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
短视频平台概况
短视频平台有三个主要方面:平台、连接和服务、内容提供者。
平台
首先说平台。平台中有两个重要层次:重构型平台和入口型平台。重构型平台,比如说你买东西,过去你去超市选购东西,然后打包带回家,现在一个APP可以完成,这就是重构产业。这种平台创造的价值最大,因为它重新建立产业链,涉及到产业链的每一部分,比如物流、信用体系、大数据以及供应商等等。就像阿里现在在做的事情。而入口型平台就像我们打车,以前我们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现在我们坐在家里通过APP打车,其实服务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用户行为的入口,这就是入口型平台,它的体量远大不到重构。那么短视频平台属于哪一种呢?短视频平台并没有改变这个产业链以及整个产业,它只是改变了一个入口,把原来看电视这批人转化成用手机看视频的人,因此,短视频属于入口型平台。
从投资角度来看,平台会被首先被融资。2005年9月,YouTube在获得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350万美元投资后,正式发布测试版。2006年10月,谷歌看到YouTube的巨大潜力,斥资16.5亿美元将这家视频分享网站收购,当时YouTube仅有65名员工。
但是,短视频平台人力无法管理大量的长尾CP,那么如何推荐资源分配或者商业化项目?这就需要一些中间人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是Servicesand Connection。
连接和服务
连接和服务中,即MCN所做的事情。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这个词是一个舶来词,Channel原本指YouTube的订阅频道,在中国更合适的词应为MPN (Multi-Platform Network)。那么,MCN是做什么的?MCN将PGC内容整合持续输出内容,实现商业变现。它帮助CP(Content Provider)专注于内容创作,因为它能够帮助CP广告议价、宣传推广,进行资源整合招商 ,以及管理推荐资源的分配。对于CP来说,CP通过MCN帮忙找到好的平台流量和商业合作。对于平台来说,平台通过MCN可以间接管理到更多的中长尾CP。因此我们可以发现,MCN具有以下能力:签约整合、工业化的内容制作以及管理培训能力;频道/平台化的流量把控力;精准的商业引入、投放能力以及版权管理能力。
MCN的祖师是MAKER STUDIOS。2014年迪士尼以9.5亿美元买下MAKERSTUDIOS,标志着MCN商业模式的正式确立。它曾是Youtube最大内容制造商,旗下签约5.5万个Youtube频道,拥有4亿订阅用户,每月55亿次观看(2014年数据)。直到2017年迪士尼关闭Maker Studios,成立Disney Digital Network,频道缩减到300个,目前美国的MCN正在衰落,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举例一些比较好的MCN,比如Vevo音乐,它有自己独立APP,月播放量60亿次,几乎所有大牌歌手都会选择在这里首发MV,例如Kendrick的Humble,MV单曲已播放 4亿次,而Tayler swift 的LookWhat You Made Me Do 有8亿播放量。YouTube的MCN最好的就是Vevo,而中国不同,中国MCN多平台发布。中国的MCN包括视知(内容翻译,比如十九大红头文件内容翻译以及发布会内容翻译)、罐头场(日食记等)、二更视频、梨视频等。目前国内平台流量分散,平台直接对接补贴CP,头部CP内容自己可以搞定广告,架空MCN。而国外MCN也面临一些尴尬:平台集中,头部CP依靠平台广告分成活得很好;CP如果需要流量,可以在彼此之间以互换粉丝的形式合作;MCN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YouTube分成模式为平台 45% 、MCN22% 、CP 33%。
内容提供者
现在,PGC、UGC界限变得不明,比如Papi酱,因此现在业内索性都称为CP。我们说平台的链条相对成熟时,就是CP发展的时期。在这里介绍一些头部CP。比如Casey ,这是Vlog里拍得最好的,带火了Vlog中一大批拍Vlog的人,另外还有游戏博主PewDiePie、hip-hop视频主LilPump等等。
当头条决定拿出十亿来支持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时,企鹅号拿出300亿资源引入短视频内容时,我们就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
●●●
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视频
背景介绍
媒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从第一份商业化报纸快速发展到互联网商业化,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四个好处: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信息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化;生产发行成本降低;用户获取成本变得更低。
未来趋势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未来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形式会成为未来的信息媒介?未来的内容会极度逼近真实活,举例VR产业,其中VR产业层次有很多,包括看到什么内容、怎么拍、采集下来素材如何剪辑、VR反应速度以及渲染速度,最后才是终端,终端教育用户。在这几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内容,好比电视机,电视的节目内容约丰富,用户买这个电视的价值越大。但是VR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渲染时差导致的大脑眩晕问题;二是分辨率问题和成本问题。那么,为什么VR/AR这么火呢?就是因为他们极度逼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媒介的特点
媒介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媒介具有复合性,一个新媒介不会完全取代另一个媒介;媒体具有增量性,比如报纸,开始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花很少一部分钱去阅读很少一部分内容,但随着媒体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和阅读报纸,媒体的最终竞争是用户时间,增量性是不可持续的,媒体的替代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要研究用户的获取成本和内容的品质;移动设备的出现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增加了用户时间的增量,所以移动互联网成为目前主流的媒介。所以短视频,就是我们定义的,在这个时代中能够吸引并且侵占用户大量时间一种形式。
●●●
国内短视频平台与内容
国内几大短视频阵营
国内有几大产品阵营:今日头条系: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MUSE;微博系: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晃咖;360系:快视频、花椒直播、奶糖短视频。新浪微博为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提供用户和流量。同时,由秒拍、小咖秀、一直播形成的视频矩阵生态亦为新浪微博反哺新内容、关注与热度。
什么是内容壁垒?
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独家合作、版权购买、自制内容等方式产生内容壁垒。各大新闻平台是不存在内容壁垒的,比如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其实新闻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但是音乐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会以内容来形成自己的壁垒,比如某些歌曲你只能在QQ音乐中听到,某些音乐,你只能在网易云音乐中听到。
国内平台的主要模式
国内优秀案例
2014年7月,秒拍发起“ALS冰桶挑战赛,共有128位明星参与,获得20亿关注。在获得市场的认可后,一下科技推出小咖秀,上线两个月AppStore中榜排名第一位。2016年,在移动直播成为风口后,一下科技随即推出“一直播”,攻占城池。
直播+社交衍生更具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如何高效搭建一个泛娱乐直播平台?如何打造高竞争力的泛娱乐内容体系?
要点:
1.直播平台如何打造自有泛娱乐内容体系寻找竞争力?
2.如何快速高效搭建一个适合泛娱乐化产品的直播平台?
3.直播+社交内容沉淀,衍生更具粘性及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 查看全部
从开眼、V电影,到秒拍、美拍,再到快手、抖音,各类短视频APP层出不穷。当大量猎奇的用户涌入,各类短视频APP应该如何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
短视频平台概况
短视频平台有三个主要方面:平台、连接和服务、内容提供者。
平台
首先说平台。平台中有两个重要层次:重构型平台和入口型平台。重构型平台,比如说你买东西,过去你去超市选购东西,然后打包带回家,现在一个APP可以完成,这就是重构产业。这种平台创造的价值最大,因为它重新建立产业链,涉及到产业链的每一部分,比如物流、信用体系、大数据以及供应商等等。就像阿里现在在做的事情。而入口型平台就像我们打车,以前我们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现在我们坐在家里通过APP打车,其实服务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用户行为的入口,这就是入口型平台,它的体量远大不到重构。那么短视频平台属于哪一种呢?短视频平台并没有改变这个产业链以及整个产业,它只是改变了一个入口,把原来看电视这批人转化成用手机看视频的人,因此,短视频属于入口型平台。
从投资角度来看,平台会被首先被融资。2005年9月,YouTube在获得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350万美元投资后,正式发布测试版。2006年10月,谷歌看到YouTube的巨大潜力,斥资16.5亿美元将这家视频分享网站收购,当时YouTube仅有65名员工。
但是,短视频平台人力无法管理大量的长尾CP,那么如何推荐资源分配或者商业化项目?这就需要一些中间人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是Servicesand Connection。
连接和服务
连接和服务中,即MCN所做的事情。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这个词是一个舶来词,Channel原本指YouTube的订阅频道,在中国更合适的词应为MPN (Multi-Platform Network)。那么,MCN是做什么的?MCN将PGC内容整合持续输出内容,实现商业变现。它帮助CP(Content Provider)专注于内容创作,因为它能够帮助CP广告议价、宣传推广,进行资源整合招商 ,以及管理推荐资源的分配。对于CP来说,CP通过MCN帮忙找到好的平台流量和商业合作。对于平台来说,平台通过MCN可以间接管理到更多的中长尾CP。因此我们可以发现,MCN具有以下能力:签约整合、工业化的内容制作以及管理培训能力;频道/平台化的流量把控力;精准的商业引入、投放能力以及版权管理能力。
MCN的祖师是MAKER STUDIOS。2014年迪士尼以9.5亿美元买下MAKERSTUDIOS,标志着MCN商业模式的正式确立。它曾是Youtube最大内容制造商,旗下签约5.5万个Youtube频道,拥有4亿订阅用户,每月55亿次观看(2014年数据)。直到2017年迪士尼关闭Maker Studios,成立Disney Digital Network,频道缩减到300个,目前美国的MCN正在衰落,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举例一些比较好的MCN,比如Vevo音乐,它有自己独立APP,月播放量60亿次,几乎所有大牌歌手都会选择在这里首发MV,例如Kendrick的Humble,MV单曲已播放 4亿次,而Tayler swift 的LookWhat You Made Me Do 有8亿播放量。YouTube的MCN最好的就是Vevo,而中国不同,中国MCN多平台发布。中国的MCN包括视知(内容翻译,比如十九大红头文件内容翻译以及发布会内容翻译)、罐头场(日食记等)、二更视频、梨视频等。目前国内平台流量分散,平台直接对接补贴CP,头部CP内容自己可以搞定广告,架空MCN。而国外MCN也面临一些尴尬:平台集中,头部CP依靠平台广告分成活得很好;CP如果需要流量,可以在彼此之间以互换粉丝的形式合作;MCN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YouTube分成模式为平台 45% 、MCN22% 、CP 33%。
内容提供者
现在,PGC、UGC界限变得不明,比如Papi酱,因此现在业内索性都称为CP。我们说平台的链条相对成熟时,就是CP发展的时期。在这里介绍一些头部CP。比如Casey ,这是Vlog里拍得最好的,带火了Vlog中一大批拍Vlog的人,另外还有游戏博主PewDiePie、hip-hop视频主LilPump等等。
当头条决定拿出十亿来支持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时,企鹅号拿出300亿资源引入短视频内容时,我们就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
●●●
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视频
背景介绍
媒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从第一份商业化报纸快速发展到互联网商业化,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四个好处: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信息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化;生产发行成本降低;用户获取成本变得更低。
未来趋势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未来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形式会成为未来的信息媒介?未来的内容会极度逼近真实活,举例VR产业,其中VR产业层次有很多,包括看到什么内容、怎么拍、采集下来素材如何剪辑、VR反应速度以及渲染速度,最后才是终端,终端教育用户。在这几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内容,好比电视机,电视的节目内容约丰富,用户买这个电视的价值越大。但是VR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渲染时差导致的大脑眩晕问题;二是分辨率问题和成本问题。那么,为什么VR/AR这么火呢?就是因为他们极度逼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媒介的特点
媒介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媒介具有复合性,一个新媒介不会完全取代另一个媒介;媒体具有增量性,比如报纸,开始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花很少一部分钱去阅读很少一部分内容,但随着媒体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和阅读报纸,媒体的最终竞争是用户时间,增量性是不可持续的,媒体的替代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要研究用户的获取成本和内容的品质;移动设备的出现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增加了用户时间的增量,所以移动互联网成为目前主流的媒介。所以短视频,就是我们定义的,在这个时代中能够吸引并且侵占用户大量时间一种形式。
●●●
国内短视频平台与内容
国内几大短视频阵营
国内有几大产品阵营:今日头条系: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MUSE;微博系: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晃咖;360系:快视频、花椒直播、奶糖短视频。新浪微博为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提供用户和流量。同时,由秒拍、小咖秀、一直播形成的视频矩阵生态亦为新浪微博反哺新内容、关注与热度。
什么是内容壁垒?
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独家合作、版权购买、自制内容等方式产生内容壁垒。各大新闻平台是不存在内容壁垒的,比如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其实新闻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但是音乐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会以内容来形成自己的壁垒,比如某些歌曲你只能在QQ音乐中听到,某些音乐,你只能在网易云音乐中听到。
国内平台的主要模式
国内优秀案例
2014年7月,秒拍发起“ALS冰桶挑战赛,共有128位明星参与,获得20亿关注。在获得市场的认可后,一下科技推出小咖秀,上线两个月AppStore中榜排名第一位。2016年,在移动直播成为风口后,一下科技随即推出“一直播”,攻占城池。
直播+社交衍生更具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如何高效搭建一个泛娱乐直播平台?如何打造高竞争力的泛娱乐内容体系?
要点:
1.直播平台如何打造自有泛娱乐内容体系寻找竞争力?
2.如何快速高效搭建一个适合泛娱乐化产品的直播平台?
3.直播+社交内容沉淀,衍生更具粘性及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
2017年度回顾:短视频大逃杀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1 11:23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查看全部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6 22:57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查看全部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腾讯短视频重大调整,yoo视频被合并?行业“冰火两重天”
OkTrends 发表了文章 • 2019-03-29 22:32
这款面世仅半年多的产品,近日遭遇重大调整:团队被合并、优先级被放低。虽然调整之后仍保持正常运营,但可以看出它不再是腾讯布局短视频的重点。
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短视频行业仍在迎来送往。百度、聚美、果壳等巨头携新App入局,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继续加码短视频。行业发展,正呈现“冰火两重天”。
平台加速迭代,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同样意味着挑战。至少,巨额补贴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yoo视频被合并
3月28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曾在腾讯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高调亮相、被认为内部期望被微视还高的短视频产品——yoo视频,近期经历了重大调整。
据了解,yoo视频团队并入微视和腾讯视频,包括产品总监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被调往微视。
腾讯方面对此回应:“为了更好地探索长、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方向,yoo视频业务团队整合调整到腾讯视频团队,仍保持正常运营,此次调整属于公司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此外,腾讯方面还表示:“并没有裁撤只是优先级放低,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团队还是正常发展。”
yoo视频被调整,其实早已有了先兆。
此前,yoo视频不再花大量补贴招收内容,与各大机构、内容创作团队的内容采买合作已于今年1月中止,转由企鹅号结算。
“yoo视频没有必要再多花一份钱,因为已经并入企鹅号,所以统一由企鹅号采买内容之后,再进行分发。”3月初,某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场妹,yoo视频已经没有了大量补贴,仅有一部分项目在运作,大部分都停了。
“yoo视频的BD回归到企鹅号,而且本来yoo视频的人就是腾讯视频的。”某企鹅号的合作MCN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确实不算裁撤,但也能说明yoo视频的内部重视程度下降了。
这款出生时自带光环的明星产品,终究没能溅起太大的水花。
yoo视频上线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上线之前代号为“火锅”,主打短视频消费升级,两大核心玩法为yoo赛道和定制IP节目,而这也反映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源于生活的Vlog和高于生活的Vstory。
腾讯希望用这样一款产品教育市场,引领短视频行业的内容升级。但实际上,不少机构都跟场妹反映过,他们认为yoo视频的门槛太高、审核太严格、难以参与等,因此似乎过于曲高和寡。
yoo视频终究没能成功抛出一条宽敞的道路,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目前的短视频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其定位的“内容高线”。
某短视频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阿文评价道:“归根到底是内容形式的不稳定性。以为短视频是风口,谁知道呢?腾讯浪费这么多钱,教育不了市场。”
正如微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行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重新入局;yoo视频的定位,或许对于目前的行业而言还是过早了些。
新App继续冒头
短视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
场妹关注到,仅3月份,行业就有4款新App问世,分别是聚美推出的“刷宝”、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果壳推出的“吱扭”以及百度推出的“快搜视频”。
“刷宝”主打“看视频,赚现金”,用户可以一边刷短视频一边领取红包,内容风格和玩法定位目前还不清晰。
此外,也有新短视频App的定位都不再是泛娱乐方向,定位更加垂直,与巨头的基因结合得更为密切。比如“吱扭”定位为知识扭蛋机,主打知识短视频;“快搜视频”则定位全网视频搜索客户端,可以搜索全网热搜影视内容等。
不过,场妹发现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在各大应用商店已经下架。
对于不少巨头而言,短视频产品已然成为了标配。可以预见,2019年的短视频App还会持续增加,但想要突围、打造现象级产品,恐怕并不容易。
除了不断冒头的短视频新App之外,巨头继续探索短视频领域。比如小红书在平台内部推出了短视频产品“hey”,产品主打功能是视频打卡,用户可通过3秒钟快速发布短视频“打卡”。
马蜂窝将首页的发布栏简化至只剩“发布图文”和“发布短视频”两个按钮,短视频被提升到与图文并列的位置。马蜂窝短视频负责人赵倩表示,今年以来,马蜂窝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正以更快的速度,向短视频加码。
此外,据了解,2018年至今,马蜂窝平台上已拥有累计近200万条短视频。
而且,随着“短视频+”成为趋势,越来越多产品会在内部开辟短视频板块或者加入短视频功能,短视频内容将变得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独立的仅提供短视频内容消费的短视频App如果没有特色化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没有形成独特的社区生态,难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比如各大短视频App都开始大力扶持如“科普类”“知识类”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那么单独的知识短视频App如何吸引用户,如何钻研更多的玩法、收获核心受众将成为考验。
内容创作者如何应对?
行业的环境永远在变化,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也是挑战。
2018年,大量短视频App的问世,同时拿出了各式各样的补贴政策,面向MCN机构、公会及内容创作团队大量招募优质内容。
补贴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因此吸引了不少内容创作者入局,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瞄准各平台补贴的机构。哪里有补贴,他们便去哪个平台上发展。
yoo视频最初便是因为高价补贴吸引了不少关注度。虽然官方并未对外公布具体的补贴政策,但根据网络上传播的消息,腾讯yoo视频达人招募,补贴标准每条视频最高可补贴2万元。
但这仅是传闻,可信度有待商榷。
但补贴只是快钱,难以持续。平台方招收内容是为了沉淀早期的内容池,随着平台发展步入正轨,势必会对补贴进行收缩。如果内容创作者不能为平台带来价值,最终可能就会被清退出局。
“平台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说句实话,现在很多机构的内容创作能力是有待市场考验的,很多都只是蹭补贴,但没有想过怎么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某平台的运营人员曾说道,平台会越来越看重MCN机构、公会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新平台的迭代速度或许也会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平台补贴或许会越来越少,很难再有疯狂砸钱的局面。
行业“冰火两重天”,最终只有内容玩家能长远地走下去。 查看全部
这款面世仅半年多的产品,近日遭遇重大调整:团队被合并、优先级被放低。虽然调整之后仍保持正常运营,但可以看出它不再是腾讯布局短视频的重点。
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短视频行业仍在迎来送往。百度、聚美、果壳等巨头携新App入局,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继续加码短视频。行业发展,正呈现“冰火两重天”。
平台加速迭代,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同样意味着挑战。至少,巨额补贴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yoo视频被合并
3月28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曾在腾讯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高调亮相、被认为内部期望被微视还高的短视频产品——yoo视频,近期经历了重大调整。
据了解,yoo视频团队并入微视和腾讯视频,包括产品总监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被调往微视。
腾讯方面对此回应:“为了更好地探索长、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方向,yoo视频业务团队整合调整到腾讯视频团队,仍保持正常运营,此次调整属于公司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此外,腾讯方面还表示:“并没有裁撤只是优先级放低,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团队还是正常发展。”
yoo视频被调整,其实早已有了先兆。
此前,yoo视频不再花大量补贴招收内容,与各大机构、内容创作团队的内容采买合作已于今年1月中止,转由企鹅号结算。
“yoo视频没有必要再多花一份钱,因为已经并入企鹅号,所以统一由企鹅号采买内容之后,再进行分发。”3月初,某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场妹,yoo视频已经没有了大量补贴,仅有一部分项目在运作,大部分都停了。
“yoo视频的BD回归到企鹅号,而且本来yoo视频的人就是腾讯视频的。”某企鹅号的合作MCN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确实不算裁撤,但也能说明yoo视频的内部重视程度下降了。
这款出生时自带光环的明星产品,终究没能溅起太大的水花。
yoo视频上线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上线之前代号为“火锅”,主打短视频消费升级,两大核心玩法为yoo赛道和定制IP节目,而这也反映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源于生活的Vlog和高于生活的Vstory。
腾讯希望用这样一款产品教育市场,引领短视频行业的内容升级。但实际上,不少机构都跟场妹反映过,他们认为yoo视频的门槛太高、审核太严格、难以参与等,因此似乎过于曲高和寡。
yoo视频终究没能成功抛出一条宽敞的道路,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目前的短视频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其定位的“内容高线”。
某短视频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阿文评价道:“归根到底是内容形式的不稳定性。以为短视频是风口,谁知道呢?腾讯浪费这么多钱,教育不了市场。”
正如微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行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重新入局;yoo视频的定位,或许对于目前的行业而言还是过早了些。
新App继续冒头
短视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
场妹关注到,仅3月份,行业就有4款新App问世,分别是聚美推出的“刷宝”、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果壳推出的“吱扭”以及百度推出的“快搜视频”。
“刷宝”主打“看视频,赚现金”,用户可以一边刷短视频一边领取红包,内容风格和玩法定位目前还不清晰。
此外,也有新短视频App的定位都不再是泛娱乐方向,定位更加垂直,与巨头的基因结合得更为密切。比如“吱扭”定位为知识扭蛋机,主打知识短视频;“快搜视频”则定位全网视频搜索客户端,可以搜索全网热搜影视内容等。
不过,场妹发现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在各大应用商店已经下架。
对于不少巨头而言,短视频产品已然成为了标配。可以预见,2019年的短视频App还会持续增加,但想要突围、打造现象级产品,恐怕并不容易。
除了不断冒头的短视频新App之外,巨头继续探索短视频领域。比如小红书在平台内部推出了短视频产品“hey”,产品主打功能是视频打卡,用户可通过3秒钟快速发布短视频“打卡”。
马蜂窝将首页的发布栏简化至只剩“发布图文”和“发布短视频”两个按钮,短视频被提升到与图文并列的位置。马蜂窝短视频负责人赵倩表示,今年以来,马蜂窝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正以更快的速度,向短视频加码。
此外,据了解,2018年至今,马蜂窝平台上已拥有累计近200万条短视频。
而且,随着“短视频+”成为趋势,越来越多产品会在内部开辟短视频板块或者加入短视频功能,短视频内容将变得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独立的仅提供短视频内容消费的短视频App如果没有特色化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没有形成独特的社区生态,难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比如各大短视频App都开始大力扶持如“科普类”“知识类”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那么单独的知识短视频App如何吸引用户,如何钻研更多的玩法、收获核心受众将成为考验。
内容创作者如何应对?
行业的环境永远在变化,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也是挑战。
2018年,大量短视频App的问世,同时拿出了各式各样的补贴政策,面向MCN机构、公会及内容创作团队大量招募优质内容。
补贴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因此吸引了不少内容创作者入局,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瞄准各平台补贴的机构。哪里有补贴,他们便去哪个平台上发展。
yoo视频最初便是因为高价补贴吸引了不少关注度。虽然官方并未对外公布具体的补贴政策,但根据网络上传播的消息,腾讯yoo视频达人招募,补贴标准每条视频最高可补贴2万元。
但这仅是传闻,可信度有待商榷。
但补贴只是快钱,难以持续。平台方招收内容是为了沉淀早期的内容池,随着平台发展步入正轨,势必会对补贴进行收缩。如果内容创作者不能为平台带来价值,最终可能就会被清退出局。
“平台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说句实话,现在很多机构的内容创作能力是有待市场考验的,很多都只是蹭补贴,但没有想过怎么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某平台的运营人员曾说道,平台会越来越看重MCN机构、公会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新平台的迭代速度或许也会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平台补贴或许会越来越少,很难再有疯狂砸钱的局面。
行业“冰火两重天”,最终只有内容玩家能长远地走下去。
腾讯“yoo视频”正式亮相,新平台新玩法,也是新机会?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0-14 10:37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yoo视频亮出了特别的玩法和模式——希望用“赛道模式+圈层达人”等模式,打造优质的、行业高线内容。
所谓行业高线,实际上是指从行业的高标准出发。对于短视频行业而言,内容同样是核心,市场和观众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oo视频玩法背后,也引发行业思考:精品化、高质量、多领域的内容能否重新给市场带去新的机遇和活力?
亮相:首创赛道模式
10月9日,上海外滩世博创意秀场。
这场被命名为“万yoo引力——腾讯yoo视频”的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广电媒体、影视公司、经纪公司、MCN机构、自媒体等机构的数百名行业人士。
在低调上线数日后,腾讯yoo视频在大会上正式亮相。
“yoo视频在上线测试之初,便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产品亮点模式——yoo赛道,力图将其打造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达人秀。”在推介会的演讲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林松涛如是说道。
(腾讯集团副总裁 林松涛)
yoo视频的“赛道”模式,实际上是引导各个兴趣圈层的用户聚合,通过深层次的短视频互动,催生优质内容的产出。
在林松涛看来,短视频行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行业的消费升级呈现着用户需求升级、用户参与升级、自我表达意识三大特点。
如何应对这种行业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赛道”模式正是腾讯yoo视频给出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腾讯yoo视频共拿出了十大赛道:金话筒声音赛道、家乡话赛道、天真派赛道、音乐赛道、即刻电音赛道、演员赛道、模仿赛道、街舞赛道、喜剧人赛道、美搭赛道。各个赛道形式各异,聚合着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
场妹发现,在yoo视频应用的右下角的菜单栏里,“yoo赛道”被内置为单独的菜单栏。
目前栏目内已经上线了音乐赛道、街舞赛道等5个赛道,而且有赛事上演,每一期的比拼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与持续时长。
例如音乐赛道,当前正在上演着主题为“我不是情圣”的比拼赛事,目前各大参与者在竞相演绎情歌。目前赛事已经聚集了80多万的热度值,参与用户达数百人。
如何才能参与赛道?
据悉,参赛者发布带有主题对应标签的视频,即可参与到各大赛道的赛事比拼中来。后续的时间里,天真派、喜剧人等赛道也会相继迎来开启,带来不同兴趣的比拼赛事。
林松涛介绍,自yoo视频内测上线一个月以来,60%的用户参与了赛道互动,而赛道参与活跃度更是高达80%。
玩法:达人共赢、扶持给力
yoo视频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瞄准了高品质内容。
据场妹了解,yoo视频在上线之初已经引入了大量的头部短视频IP,比如“深夜徐老师”“一禅小和尚”等,并获得了很多独家内容授权。
对于yoo视频而言,赛道模式的推出,其目的更在于催生优质内容,同步培养优质达人。
当前,以播放量为王的情形下,优秀的达人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行业需要一个机制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如今,yoo视频还首推“赛道模式”,将吸引而来的达人进行分类聚合,目的在于希望牢牢黏住达人,并让他们得到成长。
毕竟,平台和MCN机构、达人需要探索更加牢固的合作模式。除了给予补贴之外,双方如何在内容上实现共赢,才是新平台能否在短视频百团大战中突围的关键所在。
因此,yoo视频针对每个赛道内的达人,资源扶持都吸引力十足。
(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李秀磊)
比如金话筒声音赛道内聚集着相互切磋的主持人达人,前七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共同拍摄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腾讯视频合作的《不负40年》系列短视频机会,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更重要的是,每个赛道都有着符合各自特性的资源扶持,更好地针对达人发展——
例如,音乐赛道的激励,是定制制作人帮助进行单曲定制、MV拍摄、音乐剧拍摄等;
演员赛道提供了企鹅影视年度大剧定制角色机会;
美搭赛道的优质达人则能够获得参与欧莱雅品牌活动时装周的机会。
某种程度而言,赛道比拼为平台筛选出各色才能的达人。而yoo视频提供的丰厚激励资源,无论是单曲定制还是出演电影,打通了达人与偶像之间的上升通道,为短视频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
不仅如此,每个赛道都相当于一个兴趣部落,发起者、参与者们再赛道内发挥各自专长,相互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切磋,筛选出各个圈层内优势最明显的头部达人。
换言之,借由赛道模式,yoo视频除了能够吸引达人入驻之外,也在尝试构建社交闭环——在留住达人与用户的同时,推动内容生产,让更多人有能力生产好内容。
目前,所有赛道均由yoo视频官方所推出,各大赛道的发起人均标签特色各异:金话筒声音赛道发起人为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秀磊、家乡话赛道发起人为90后知名主持人张大大,阵容十分强大。
林松涛表示:“未来,yoo视频会把发起赛道的权利交到用户手中,打造一个全民竞演、全民参与的开放平台,专业制作机构、兴趣用户都可以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则通过这样的形式聚合,展现自我或交流互动。”
行业:新定位,新机会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想去做更加深度的内容,可能是垂直的、更有趣的或者更高标准的,这些内容一定会有它的市场。”自娱自乐CEO闫驰曾如此评价现在的短视频行业。
闫驰这番话,实际上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考量。如今的短视频赛道已是热闹非凡——据蓝鲸TMT报道,短视频类APP已经达到了651款,不足一年的时间,短视频行业新增了250余款APP。
不仅如此,各大巨头推出新APP的动作还在继续,这股热潮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腾讯短视频产品部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 王娟 )
这样的情形下,如何给产品定位、如何走出差异化路线,不仅是产品生命力的需求,也能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和潜在用户。
如今,更加深度、更高标准的内容,显然也是用户对于短视频行业的渴求。而对应的,在迈出激烈竞争的流量战漩涡后,短视频的争夺战转而走向内容上的比拼成为了趋势。
换言之,只有真正能够生产和承载好内容的平台,才能够真正留住用户,吸引优质MCN机构和达人入驻。
除了yoo视频之外,各大平台奇招尽出,开始往品质路线靠拢,专注优质内容产出,以此留住用户与流量。
比如,抖音推出音乐人计划、快手启动MCN招募计划、火山小视频推出百万行家计划、美拍瞄准泛知识社区……各大平台的内容争夺战在不断升级。
yoo视频显然不同——他们不仅是用玩法、激励机制等全方面拥抱品质内容,而是一开始就把平台的定位上升到构建高品质的内容生态模式。
借助于腾讯系的优质资源,yoo视频能够将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并给予达人和MCN机构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这正是yoo视频的价值所在。
正如某业内人士直言:“良币必将驱逐劣币,门槛和底线逐渐抬升,用户的自我认知意识觉醒也要求产品对长远打算做出更准确的定位,短视频平台要敢于革新,走在用户的前面。”
而新的定位,往往也能带来新的机会。对于yoo视频此番动作,不少与会的MCN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聊城传媒负责人老王在参加了会议之后,便发布了朋友圈,表示确切感受到了腾讯做短视频的“决心”:“我也深深被这个产业吸引,重新思考定位!同时招募优秀的达人和机构公告参与进来,与腾讯一起找机会!” 查看全部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yoo视频亮出了特别的玩法和模式——希望用“赛道模式+圈层达人”等模式,打造优质的、行业高线内容。
所谓行业高线,实际上是指从行业的高标准出发。对于短视频行业而言,内容同样是核心,市场和观众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oo视频玩法背后,也引发行业思考:精品化、高质量、多领域的内容能否重新给市场带去新的机遇和活力?
亮相:首创赛道模式
10月9日,上海外滩世博创意秀场。
这场被命名为“万yoo引力——腾讯yoo视频”的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广电媒体、影视公司、经纪公司、MCN机构、自媒体等机构的数百名行业人士。
在低调上线数日后,腾讯yoo视频在大会上正式亮相。
“yoo视频在上线测试之初,便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产品亮点模式——yoo赛道,力图将其打造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达人秀。”在推介会的演讲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林松涛如是说道。
(腾讯集团副总裁 林松涛)
yoo视频的“赛道”模式,实际上是引导各个兴趣圈层的用户聚合,通过深层次的短视频互动,催生优质内容的产出。
在林松涛看来,短视频行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行业的消费升级呈现着用户需求升级、用户参与升级、自我表达意识三大特点。
如何应对这种行业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赛道”模式正是腾讯yoo视频给出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腾讯yoo视频共拿出了十大赛道:金话筒声音赛道、家乡话赛道、天真派赛道、音乐赛道、即刻电音赛道、演员赛道、模仿赛道、街舞赛道、喜剧人赛道、美搭赛道。各个赛道形式各异,聚合着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
场妹发现,在yoo视频应用的右下角的菜单栏里,“yoo赛道”被内置为单独的菜单栏。
目前栏目内已经上线了音乐赛道、街舞赛道等5个赛道,而且有赛事上演,每一期的比拼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与持续时长。
例如音乐赛道,当前正在上演着主题为“我不是情圣”的比拼赛事,目前各大参与者在竞相演绎情歌。目前赛事已经聚集了80多万的热度值,参与用户达数百人。
如何才能参与赛道?
据悉,参赛者发布带有主题对应标签的视频,即可参与到各大赛道的赛事比拼中来。后续的时间里,天真派、喜剧人等赛道也会相继迎来开启,带来不同兴趣的比拼赛事。
林松涛介绍,自yoo视频内测上线一个月以来,60%的用户参与了赛道互动,而赛道参与活跃度更是高达80%。
玩法:达人共赢、扶持给力
yoo视频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瞄准了高品质内容。
据场妹了解,yoo视频在上线之初已经引入了大量的头部短视频IP,比如“深夜徐老师”“一禅小和尚”等,并获得了很多独家内容授权。
对于yoo视频而言,赛道模式的推出,其目的更在于催生优质内容,同步培养优质达人。
当前,以播放量为王的情形下,优秀的达人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行业需要一个机制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如今,yoo视频还首推“赛道模式”,将吸引而来的达人进行分类聚合,目的在于希望牢牢黏住达人,并让他们得到成长。
毕竟,平台和MCN机构、达人需要探索更加牢固的合作模式。除了给予补贴之外,双方如何在内容上实现共赢,才是新平台能否在短视频百团大战中突围的关键所在。
因此,yoo视频针对每个赛道内的达人,资源扶持都吸引力十足。
(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李秀磊)
比如金话筒声音赛道内聚集着相互切磋的主持人达人,前七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共同拍摄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腾讯视频合作的《不负40年》系列短视频机会,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更重要的是,每个赛道都有着符合各自特性的资源扶持,更好地针对达人发展——
例如,音乐赛道的激励,是定制制作人帮助进行单曲定制、MV拍摄、音乐剧拍摄等;
演员赛道提供了企鹅影视年度大剧定制角色机会;
美搭赛道的优质达人则能够获得参与欧莱雅品牌活动时装周的机会。
某种程度而言,赛道比拼为平台筛选出各色才能的达人。而yoo视频提供的丰厚激励资源,无论是单曲定制还是出演电影,打通了达人与偶像之间的上升通道,为短视频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
不仅如此,每个赛道都相当于一个兴趣部落,发起者、参与者们再赛道内发挥各自专长,相互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切磋,筛选出各个圈层内优势最明显的头部达人。
换言之,借由赛道模式,yoo视频除了能够吸引达人入驻之外,也在尝试构建社交闭环——在留住达人与用户的同时,推动内容生产,让更多人有能力生产好内容。
目前,所有赛道均由yoo视频官方所推出,各大赛道的发起人均标签特色各异:金话筒声音赛道发起人为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秀磊、家乡话赛道发起人为90后知名主持人张大大,阵容十分强大。
林松涛表示:“未来,yoo视频会把发起赛道的权利交到用户手中,打造一个全民竞演、全民参与的开放平台,专业制作机构、兴趣用户都可以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则通过这样的形式聚合,展现自我或交流互动。”
行业:新定位,新机会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想去做更加深度的内容,可能是垂直的、更有趣的或者更高标准的,这些内容一定会有它的市场。”自娱自乐CEO闫驰曾如此评价现在的短视频行业。
闫驰这番话,实际上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考量。如今的短视频赛道已是热闹非凡——据蓝鲸TMT报道,短视频类APP已经达到了651款,不足一年的时间,短视频行业新增了250余款APP。
不仅如此,各大巨头推出新APP的动作还在继续,这股热潮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腾讯短视频产品部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 王娟 )
这样的情形下,如何给产品定位、如何走出差异化路线,不仅是产品生命力的需求,也能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和潜在用户。
如今,更加深度、更高标准的内容,显然也是用户对于短视频行业的渴求。而对应的,在迈出激烈竞争的流量战漩涡后,短视频的争夺战转而走向内容上的比拼成为了趋势。
换言之,只有真正能够生产和承载好内容的平台,才能够真正留住用户,吸引优质MCN机构和达人入驻。
除了yoo视频之外,各大平台奇招尽出,开始往品质路线靠拢,专注优质内容产出,以此留住用户与流量。
比如,抖音推出音乐人计划、快手启动MCN招募计划、火山小视频推出百万行家计划、美拍瞄准泛知识社区……各大平台的内容争夺战在不断升级。
yoo视频显然不同——他们不仅是用玩法、激励机制等全方面拥抱品质内容,而是一开始就把平台的定位上升到构建高品质的内容生态模式。
借助于腾讯系的优质资源,yoo视频能够将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并给予达人和MCN机构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这正是yoo视频的价值所在。
正如某业内人士直言:“良币必将驱逐劣币,门槛和底线逐渐抬升,用户的自我认知意识觉醒也要求产品对长远打算做出更准确的定位,短视频平台要敢于革新,走在用户的前面。”
而新的定位,往往也能带来新的机会。对于yoo视频此番动作,不少与会的MCN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聊城传媒负责人老王在参加了会议之后,便发布了朋友圈,表示确切感受到了腾讯做短视频的“决心”:“我也深深被这个产业吸引,重新思考定位!同时招募优秀的达人和机构公告参与进来,与腾讯一起找机会!”
被骂后,抖音广告平台三度上线,这次,抽成60%降为30%!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5 08:41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这已经不是星图第一次上线了。
这次,最直接的就是抽成比例变了。
第一次上线的时候,抖音表示将抽取60%;这一次,分成比例下降为30%,而且这笔抽成费用直接转化为流量消耗。
多次调整规则和玩法之后,抖音星图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流量就是王道,流量就是金钱。但抽多少,市场说了算。
三度修改,抖音抽成降为30%
三度修改,抽成太高被骂后,抖音广告交易平台——“星图”终于正式上线。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据场妹了解,此前抖音达人或者MCN机构接广告,只需要向平台进行报备,抖音官方不抽取任何费用,而报备过的视频则可以免于被抖音官方删除下架。
此前,每月走达人报备通道的原生广告单高达总单量的70%。如今,抖音达人们想接广告而不被平台删除,就必须经过星图平台去交易。
星图平台的上线,除了规范化,更重要的就是抖音想从庞大的广告业务中分一杯羹。
只是,这次上线,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抖音的广告抽成比例,从第一次上线的6成变成了3成!
星图的上线之路颇为坎坷。早在7月20日,抖音官方“抖音星探家”在达人群里发布消息,称官方推广任务接单平台星图已正式上线。
7月23日,抖音官方发布了“星图平台”的具体介绍和操作方式,从官方发布的简单流程图可看出,品牌主、抖音达人/明星等都需经过星图平台。
当时也有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道,第一次上线时,抖音签约达人下单需要收取60%的费用。抽成比例之高,可谓前有未有,也可看出抖音的强势。
随后,上线不久的星图平台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抖音过于霸道和强硬,且除了收到邀请的MCN机构之外,中腰部的机构及公会大多找不到如何入驻星图。
7月31日,有短视频机构称星图平台由于技术升级,将推迟至8月6日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可以通过线下报备承接广告,但须在发布视频7天前进行报备。
官方还表示,此次报备为急单报备,报备将在8月5日24点关闭,视频发布时间需为8月25日24点之前。
但半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升级,抖音在星图本应上线的8月6日再次表示推迟上线,并在时间定在了9月初。
这是星图的第二次推迟通知,直接延期了一个月。
“雷声大雨点小”,这是不少MCN机构对于星图上线之后的最直接评价。虽然官方表示星图推迟上线的原因是“技术升级”,但大部分MCN机构则认为根本原因是平台与机构之间的分成比例谈不妥。
经历两次“出师不利”之后,抖音依然没有放弃星图,足见其对于广告这块蛋糕寸步不让的决心。
只是,既然市场对抽成这件事如此敏感,到底抖音要怎么完成这30%的收费?
要投广告?先买流量!
重新上线的星图平台,从画面和登录设置都进行了升级。
进入星图平台之后,可以看到对于星图的描述是“抖音商业内容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底下的登录渠道分为了两种:达人登录 和 客户/MCN登录。
下面场妹简单介绍下不同身份的登录情况:
1、达人登录:
据“抖音广告助手”发布的信息,达人分为抖音签约达人和MCN签约达人。
独立达人与抖音签约后,方可登陆星图平台。已签约MCN的达人可直接登录星图平台,由达人所在MCN同步登陆信息。
2、抖音MCN登录:
抖音MCN在登录星图之前需要先进行MCN认证,认证后的MCN可通过“客户/MCN登录”按钮,根据提示进入到专属MCN的后台管理页面,对MCN账号下的所属达人及对应任务进行管理。
3、客户(广告主)登录:
客户可自主完成注册,完成“账号注册、资质证明、对公验证”三个步骤后,即可进入专属客户的后台管理页面。
场妹就以客户身份完成了注册,在后台可看到“新建任务”和“充值”两个按钮。
其中,填写任务时需要填写“任务名称”“产品/品牌介绍”“选择服务商”等信息。信息完成后,便会有服务商进行广告对接。
目前,抖音提供了四家星图服务商作为选择,分别是“北京明亮的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火星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映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众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的来说,星图平台并没有采用按单付费的模式,而是使用了信息流广告里常见的充值限额,起始充值总限额为20万。也就是说,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先进行充值。
据场妹拿到的一份星图的MCN资料显示,其中有一项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定是这么写的——
星图充值配额=基础限额20万+硬广配额(客户抖音品牌广告消耗/*30%),硬广配额按季度清零。
所谓硬广配额,实际上就是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相应地购买流量。
这相当于变相抽成,不过是将费用折算为流量。意味着,广告主要在抖音发广告,你还要花30%的广告收入去买抖音的流量。
比如,20万的软广需要购买20万/*30%即6万的抖音硬广[b]流量。[/b]如果MCN机构投放了20万的视频广告并获得相应的收入,抖音就能够获得6万的流量收入。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广告主需要负担的广告费用变成了两笔:达人创作的短视频费用+购买抖音硬广配额的费用。
而所谓的星图服务商,只是在其中扮演服务者、对接人,不参与每笔广告费的抽成,由抖音官方直接给予服务费,相当于他们是抖音请来的“员工”。
据映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星图服务商,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广告主对接达人,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不会从达人的费用中进行抽成,星图平台每个月会给星图服务商结算服务费用。
“这个套路跟微博一样。你这个月或者季度充值进来的钱,你自己广告和账号用不完的,下一个季度就清零。”某MCN机构的运营负责人阿铭告诉场妹,这个玩法就要求MCN机构要及时消耗硬广配额。达人和MCN:观望中“大部分机构其实也还在观望中。”另一家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图刚刚上线,他们也还在摸索。
抖音决心将广告价格和抽取费用摆上台面,但面对的问题除了分成比例之外,还有MCN机构的资质审核和入驻门槛、如何让没有签约机构的达人加入MCN机构或者签约平台等等,桩桩件件都涉及到利益问题。
此前,曾有抖音达人告诉场妹,抖音官方要求他们签约成为抖音独家达人,只有签约之后才能够入驻星图。达人入驻星图平台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签约已经认证的MCN机构,一个是签约官方内容独家约。
“想要在我这里赚钱,就要听我的。”一位抖音达人表示,她并没有签约MCN机构或者抖音官方的想法,倾向于全平台发展,但签约抖音只能是独家。
不过,如果不签约就意味着不能在抖音上面接广告,她认为抖音此举对达人而言过于苛刻。
“平台要赚达人的钱,就要忍受达人流失的后果,抖音也不会例外。”某MCN机构的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认为达人和平台之间永远都在博弈。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日渐成熟的抖音自然需要将一切规范化,不惜以牺牲一部分达人为代价。
不过,星图此次上线之后,场妹发现抖音的广告抽成其实是换了打法:不是直接抽成,而是做起了流量生意。
抖音的流量生意经
短视频达人广告,当然是不容小觑的收入。按照抖音达人的广告报价,业内报价为3-5分/粉丝,也就是说一个100万粉丝的抖音达人的报价可高达5万。
眼看着MCN机构和达人在自己的平台上赚得盆满钵盈,抖音急需一个类似于快手“快接单”、美拍“M计划”的商业广告平台,并从不菲的广告收入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接入专业的服务商之后,能够方便广告主找到达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前,不少广告主只能通过广告公司进行对接,能够挑选的达人有限,而且确实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这四家星图服务商都拥有视频广告制作和投放经验,能够为广告主制定更加匹配的投放方案。
而且,虽然加上抖音的抽成之后,广告价格变贵了,但能够更加保证视频投放之后的曝光量。
可以这么理解,抖音抽取的费用是硬广配比,可以转化为流量进行消耗。这是官方将流量进行变现的又一种方式,直接将软广和硬广进行打包售卖。
抖音如今的内容推荐机制决定了粉丝量大的红人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曝光量,因为虽然用户关注了达人,但观看习惯依然是在主页刷信息流。所以,将软广和硬广一起打包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保证广告效果。
手握流量优势的抖音自然需要想方设法将广告价值最大化,但抖音同时又十分珍惜平台的流量。
据了解,抖音此前上线了类似于微博、美拍的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在抖音站内转发其他用户的视频,并会呈现在个人动态中。
这看起来是增加用户粘性和社交玩法的功能,但抖音对于这个功能显得尤为谨慎。
曾有抖音达人透露道,抖音的转发功能上线之后,转发相关品牌的视频时系统提示违规。但场妹尝试之后,发现可以正常操作,猜测是只对拥有一定数量的头部达人设限。
阿铭则表示,转发功能现在可以正常使用,但限流很明显,感觉就是被屏蔽了。
要知道,在微博,头部KOL转发微博也是需要收费的。据一家与微博有深度合作的MCN机构介绍,微博转发广告需要抽取一定的费用,如今抖音或许也在探索这样的变现方式。
在场妹看来,一心想要成为“短视频版微博”的抖音,连流量变现都和微博看齐。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抖音想要将话语权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终究是不太现实的。
如今虽然降低了抽成比例并将费用转化为流量消耗,但MCN机构和达人是否会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星图平台更重要的使命不是“图钱”,而应该图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商业模式。
否则,谁又知道星图是否还会经历再次“推迟”呢? 查看全部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这已经不是星图第一次上线了。
这次,最直接的就是抽成比例变了。
第一次上线的时候,抖音表示将抽取60%;这一次,分成比例下降为30%,而且这笔抽成费用直接转化为流量消耗。
多次调整规则和玩法之后,抖音星图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流量就是王道,流量就是金钱。但抽多少,市场说了算。
三度修改,抖音抽成降为30%
三度修改,抽成太高被骂后,抖音广告交易平台——“星图”终于正式上线。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据场妹了解,此前抖音达人或者MCN机构接广告,只需要向平台进行报备,抖音官方不抽取任何费用,而报备过的视频则可以免于被抖音官方删除下架。
此前,每月走达人报备通道的原生广告单高达总单量的70%。如今,抖音达人们想接广告而不被平台删除,就必须经过星图平台去交易。
星图平台的上线,除了规范化,更重要的就是抖音想从庞大的广告业务中分一杯羹。
只是,这次上线,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抖音的广告抽成比例,从第一次上线的6成变成了3成!
星图的上线之路颇为坎坷。早在7月20日,抖音官方“抖音星探家”在达人群里发布消息,称官方推广任务接单平台星图已正式上线。
7月23日,抖音官方发布了“星图平台”的具体介绍和操作方式,从官方发布的简单流程图可看出,品牌主、抖音达人/明星等都需经过星图平台。
当时也有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道,第一次上线时,抖音签约达人下单需要收取60%的费用。抽成比例之高,可谓前有未有,也可看出抖音的强势。
随后,上线不久的星图平台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抖音过于霸道和强硬,且除了收到邀请的MCN机构之外,中腰部的机构及公会大多找不到如何入驻星图。
7月31日,有短视频机构称星图平台由于技术升级,将推迟至8月6日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可以通过线下报备承接广告,但须在发布视频7天前进行报备。
官方还表示,此次报备为急单报备,报备将在8月5日24点关闭,视频发布时间需为8月25日24点之前。
但半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升级,抖音在星图本应上线的8月6日再次表示推迟上线,并在时间定在了9月初。
这是星图的第二次推迟通知,直接延期了一个月。
“雷声大雨点小”,这是不少MCN机构对于星图上线之后的最直接评价。虽然官方表示星图推迟上线的原因是“技术升级”,但大部分MCN机构则认为根本原因是平台与机构之间的分成比例谈不妥。
经历两次“出师不利”之后,抖音依然没有放弃星图,足见其对于广告这块蛋糕寸步不让的决心。
只是,既然市场对抽成这件事如此敏感,到底抖音要怎么完成这30%的收费?
要投广告?先买流量!
重新上线的星图平台,从画面和登录设置都进行了升级。
进入星图平台之后,可以看到对于星图的描述是“抖音商业内容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底下的登录渠道分为了两种:达人登录 和 客户/MCN登录。
下面场妹简单介绍下不同身份的登录情况:
1、达人登录:
据“抖音广告助手”发布的信息,达人分为抖音签约达人和MCN签约达人。
独立达人与抖音签约后,方可登陆星图平台。已签约MCN的达人可直接登录星图平台,由达人所在MCN同步登陆信息。
2、抖音MCN登录:
抖音MCN在登录星图之前需要先进行MCN认证,认证后的MCN可通过“客户/MCN登录”按钮,根据提示进入到专属MCN的后台管理页面,对MCN账号下的所属达人及对应任务进行管理。
3、客户(广告主)登录:
客户可自主完成注册,完成“账号注册、资质证明、对公验证”三个步骤后,即可进入专属客户的后台管理页面。
场妹就以客户身份完成了注册,在后台可看到“新建任务”和“充值”两个按钮。
其中,填写任务时需要填写“任务名称”“产品/品牌介绍”“选择服务商”等信息。信息完成后,便会有服务商进行广告对接。
目前,抖音提供了四家星图服务商作为选择,分别是“北京明亮的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火星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映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众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的来说,星图平台并没有采用按单付费的模式,而是使用了信息流广告里常见的充值限额,起始充值总限额为20万。也就是说,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先进行充值。
据场妹拿到的一份星图的MCN资料显示,其中有一项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定是这么写的——
星图充值配额=基础限额20万+硬广配额(客户抖音品牌广告消耗/*30%),硬广配额按季度清零。
所谓硬广配额,实际上就是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相应地购买流量。
这相当于变相抽成,不过是将费用折算为流量。意味着,广告主要在抖音发广告,你还要花30%的广告收入去买抖音的流量。
比如,20万的软广需要购买20万/*30%即6万的抖音硬广[b]流量。[/b]如果MCN机构投放了20万的视频广告并获得相应的收入,抖音就能够获得6万的流量收入。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广告主需要负担的广告费用变成了两笔:达人创作的短视频费用+购买抖音硬广配额的费用。
而所谓的星图服务商,只是在其中扮演服务者、对接人,不参与每笔广告费的抽成,由抖音官方直接给予服务费,相当于他们是抖音请来的“员工”。
据映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星图服务商,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广告主对接达人,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不会从达人的费用中进行抽成,星图平台每个月会给星图服务商结算服务费用。
“这个套路跟微博一样。你这个月或者季度充值进来的钱,你自己广告和账号用不完的,下一个季度就清零。”某MCN机构的运营负责人阿铭告诉场妹,这个玩法就要求MCN机构要及时消耗硬广配额。达人和MCN:观望中“大部分机构其实也还在观望中。”另一家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图刚刚上线,他们也还在摸索。
抖音决心将广告价格和抽取费用摆上台面,但面对的问题除了分成比例之外,还有MCN机构的资质审核和入驻门槛、如何让没有签约机构的达人加入MCN机构或者签约平台等等,桩桩件件都涉及到利益问题。
此前,曾有抖音达人告诉场妹,抖音官方要求他们签约成为抖音独家达人,只有签约之后才能够入驻星图。达人入驻星图平台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签约已经认证的MCN机构,一个是签约官方内容独家约。
“想要在我这里赚钱,就要听我的。”一位抖音达人表示,她并没有签约MCN机构或者抖音官方的想法,倾向于全平台发展,但签约抖音只能是独家。
不过,如果不签约就意味着不能在抖音上面接广告,她认为抖音此举对达人而言过于苛刻。
“平台要赚达人的钱,就要忍受达人流失的后果,抖音也不会例外。”某MCN机构的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认为达人和平台之间永远都在博弈。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日渐成熟的抖音自然需要将一切规范化,不惜以牺牲一部分达人为代价。
不过,星图此次上线之后,场妹发现抖音的广告抽成其实是换了打法:不是直接抽成,而是做起了流量生意。
抖音的流量生意经
短视频达人广告,当然是不容小觑的收入。按照抖音达人的广告报价,业内报价为3-5分/粉丝,也就是说一个100万粉丝的抖音达人的报价可高达5万。
眼看着MCN机构和达人在自己的平台上赚得盆满钵盈,抖音急需一个类似于快手“快接单”、美拍“M计划”的商业广告平台,并从不菲的广告收入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接入专业的服务商之后,能够方便广告主找到达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前,不少广告主只能通过广告公司进行对接,能够挑选的达人有限,而且确实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这四家星图服务商都拥有视频广告制作和投放经验,能够为广告主制定更加匹配的投放方案。
而且,虽然加上抖音的抽成之后,广告价格变贵了,但能够更加保证视频投放之后的曝光量。
可以这么理解,抖音抽取的费用是硬广配比,可以转化为流量进行消耗。这是官方将流量进行变现的又一种方式,直接将软广和硬广进行打包售卖。
抖音如今的内容推荐机制决定了粉丝量大的红人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曝光量,因为虽然用户关注了达人,但观看习惯依然是在主页刷信息流。所以,将软广和硬广一起打包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保证广告效果。
手握流量优势的抖音自然需要想方设法将广告价值最大化,但抖音同时又十分珍惜平台的流量。
据了解,抖音此前上线了类似于微博、美拍的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在抖音站内转发其他用户的视频,并会呈现在个人动态中。
这看起来是增加用户粘性和社交玩法的功能,但抖音对于这个功能显得尤为谨慎。
曾有抖音达人透露道,抖音的转发功能上线之后,转发相关品牌的视频时系统提示违规。但场妹尝试之后,发现可以正常操作,猜测是只对拥有一定数量的头部达人设限。
阿铭则表示,转发功能现在可以正常使用,但限流很明显,感觉就是被屏蔽了。
要知道,在微博,头部KOL转发微博也是需要收费的。据一家与微博有深度合作的MCN机构介绍,微博转发广告需要抽取一定的费用,如今抖音或许也在探索这样的变现方式。
在场妹看来,一心想要成为“短视频版微博”的抖音,连流量变现都和微博看齐。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抖音想要将话语权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终究是不太现实的。
如今虽然降低了抽成比例并将费用转化为流量消耗,但MCN机构和达人是否会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星图平台更重要的使命不是“图钱”,而应该图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商业模式。
否则,谁又知道星图是否还会经历再次“推迟”呢?
为什么感觉抖音上刷到的广告,几乎全是游戏类?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1 10:24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查看全部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漫谈短视频平台概况,全面解读头部内容
美丶少丶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4 15:36
从开眼、V电影,到秒拍、美拍,再到快手、抖音,各类短视频APP层出不穷。当大量猎奇的用户涌入,各类短视频APP应该如何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
短视频平台概况
短视频平台有三个主要方面:平台、连接和服务、内容提供者。
平台
首先说平台。平台中有两个重要层次:重构型平台和入口型平台。重构型平台,比如说你买东西,过去你去超市选购东西,然后打包带回家,现在一个APP可以完成,这就是重构产业。这种平台创造的价值最大,因为它重新建立产业链,涉及到产业链的每一部分,比如物流、信用体系、大数据以及供应商等等。就像阿里现在在做的事情。而入口型平台就像我们打车,以前我们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现在我们坐在家里通过APP打车,其实服务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用户行为的入口,这就是入口型平台,它的体量远大不到重构。那么短视频平台属于哪一种呢?短视频平台并没有改变这个产业链以及整个产业,它只是改变了一个入口,把原来看电视这批人转化成用手机看视频的人,因此,短视频属于入口型平台。
从投资角度来看,平台会被首先被融资。2005年9月,YouTube在获得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350万美元投资后,正式发布测试版。2006年10月,谷歌看到YouTube的巨大潜力,斥资16.5亿美元将这家视频分享网站收购,当时YouTube仅有65名员工。
但是,短视频平台人力无法管理大量的长尾CP,那么如何推荐资源分配或者商业化项目?这就需要一些中间人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是Servicesand Connection。
连接和服务
连接和服务中,即MCN所做的事情。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这个词是一个舶来词,Channel原本指YouTube的订阅频道,在中国更合适的词应为MPN (Multi-Platform Network)。那么,MCN是做什么的?MCN将PGC内容整合持续输出内容,实现商业变现。它帮助CP(Content Provider)专注于内容创作,因为它能够帮助CP广告议价、宣传推广,进行资源整合招商 ,以及管理推荐资源的分配。对于CP来说,CP通过MCN帮忙找到好的平台流量和商业合作。对于平台来说,平台通过MCN可以间接管理到更多的中长尾CP。因此我们可以发现,MCN具有以下能力:签约整合、工业化的内容制作以及管理培训能力;频道/平台化的流量把控力;精准的商业引入、投放能力以及版权管理能力。
MCN的祖师是MAKER STUDIOS。2014年迪士尼以9.5亿美元买下MAKERSTUDIOS,标志着MCN商业模式的正式确立。它曾是Youtube最大内容制造商,旗下签约5.5万个Youtube频道,拥有4亿订阅用户,每月55亿次观看(2014年数据)。直到2017年迪士尼关闭Maker Studios,成立Disney Digital Network,频道缩减到300个,目前美国的MCN正在衰落,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举例一些比较好的MCN,比如Vevo音乐,它有自己独立APP,月播放量60亿次,几乎所有大牌歌手都会选择在这里首发MV,例如Kendrick的Humble,MV单曲已播放 4亿次,而Tayler swift 的LookWhat You Made Me Do 有8亿播放量。YouTube的MCN最好的就是Vevo,而中国不同,中国MCN多平台发布。中国的MCN包括视知(内容翻译,比如十九大红头文件内容翻译以及发布会内容翻译)、罐头场(日食记等)、二更视频、梨视频等。目前国内平台流量分散,平台直接对接补贴CP,头部CP内容自己可以搞定广告,架空MCN。而国外MCN也面临一些尴尬:平台集中,头部CP依靠平台广告分成活得很好;CP如果需要流量,可以在彼此之间以互换粉丝的形式合作;MCN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YouTube分成模式为平台 45% 、MCN22% 、CP 33%。
内容提供者
现在,PGC、UGC界限变得不明,比如Papi酱,因此现在业内索性都称为CP。我们说平台的链条相对成熟时,就是CP发展的时期。在这里介绍一些头部CP。比如Casey ,这是Vlog里拍得最好的,带火了Vlog中一大批拍Vlog的人,另外还有游戏博主PewDiePie、hip-hop视频主LilPump等等。
当头条决定拿出十亿来支持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时,企鹅号拿出300亿资源引入短视频内容时,我们就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
●●●
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视频
背景介绍
媒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从第一份商业化报纸快速发展到互联网商业化,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四个好处: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信息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化;生产发行成本降低;用户获取成本变得更低。
未来趋势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未来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形式会成为未来的信息媒介?未来的内容会极度逼近真实活,举例VR产业,其中VR产业层次有很多,包括看到什么内容、怎么拍、采集下来素材如何剪辑、VR反应速度以及渲染速度,最后才是终端,终端教育用户。在这几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内容,好比电视机,电视的节目内容约丰富,用户买这个电视的价值越大。但是VR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渲染时差导致的大脑眩晕问题;二是分辨率问题和成本问题。那么,为什么VR/AR这么火呢?就是因为他们极度逼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媒介的特点
媒介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媒介具有复合性,一个新媒介不会完全取代另一个媒介;媒体具有增量性,比如报纸,开始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花很少一部分钱去阅读很少一部分内容,但随着媒体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和阅读报纸,媒体的最终竞争是用户时间,增量性是不可持续的,媒体的替代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要研究用户的获取成本和内容的品质;移动设备的出现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增加了用户时间的增量,所以移动互联网成为目前主流的媒介。所以短视频,就是我们定义的,在这个时代中能够吸引并且侵占用户大量时间一种形式。
●●●
国内短视频平台与内容
国内几大短视频阵营
国内有几大产品阵营:今日头条系: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MUSE;微博系: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晃咖;360系:快视频、花椒直播、奶糖短视频。新浪微博为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提供用户和流量。同时,由秒拍、小咖秀、一直播形成的视频矩阵生态亦为新浪微博反哺新内容、关注与热度。
什么是内容壁垒?
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独家合作、版权购买、自制内容等方式产生内容壁垒。各大新闻平台是不存在内容壁垒的,比如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其实新闻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但是音乐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会以内容来形成自己的壁垒,比如某些歌曲你只能在QQ音乐中听到,某些音乐,你只能在网易云音乐中听到。
国内平台的主要模式
国内优秀案例
2014年7月,秒拍发起“ALS冰桶挑战赛,共有128位明星参与,获得20亿关注。在获得市场的认可后,一下科技推出小咖秀,上线两个月AppStore中榜排名第一位。2016年,在移动直播成为风口后,一下科技随即推出“一直播”,攻占城池。
直播+社交衍生更具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如何高效搭建一个泛娱乐直播平台?如何打造高竞争力的泛娱乐内容体系?
要点:
1.直播平台如何打造自有泛娱乐内容体系寻找竞争力?
2.如何快速高效搭建一个适合泛娱乐化产品的直播平台?
3.直播+社交内容沉淀,衍生更具粘性及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 查看全部
从开眼、V电影,到秒拍、美拍,再到快手、抖音,各类短视频APP层出不穷。当大量猎奇的用户涌入,各类短视频APP应该如何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
短视频平台概况
短视频平台有三个主要方面:平台、连接和服务、内容提供者。
平台
首先说平台。平台中有两个重要层次:重构型平台和入口型平台。重构型平台,比如说你买东西,过去你去超市选购东西,然后打包带回家,现在一个APP可以完成,这就是重构产业。这种平台创造的价值最大,因为它重新建立产业链,涉及到产业链的每一部分,比如物流、信用体系、大数据以及供应商等等。就像阿里现在在做的事情。而入口型平台就像我们打车,以前我们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现在我们坐在家里通过APP打车,其实服务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用户行为的入口,这就是入口型平台,它的体量远大不到重构。那么短视频平台属于哪一种呢?短视频平台并没有改变这个产业链以及整个产业,它只是改变了一个入口,把原来看电视这批人转化成用手机看视频的人,因此,短视频属于入口型平台。
从投资角度来看,平台会被首先被融资。2005年9月,YouTube在获得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350万美元投资后,正式发布测试版。2006年10月,谷歌看到YouTube的巨大潜力,斥资16.5亿美元将这家视频分享网站收购,当时YouTube仅有65名员工。
但是,短视频平台人力无法管理大量的长尾CP,那么如何推荐资源分配或者商业化项目?这就需要一些中间人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是Servicesand Connection。
连接和服务
连接和服务中,即MCN所做的事情。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这个词是一个舶来词,Channel原本指YouTube的订阅频道,在中国更合适的词应为MPN (Multi-Platform Network)。那么,MCN是做什么的?MCN将PGC内容整合持续输出内容,实现商业变现。它帮助CP(Content Provider)专注于内容创作,因为它能够帮助CP广告议价、宣传推广,进行资源整合招商 ,以及管理推荐资源的分配。对于CP来说,CP通过MCN帮忙找到好的平台流量和商业合作。对于平台来说,平台通过MCN可以间接管理到更多的中长尾CP。因此我们可以发现,MCN具有以下能力:签约整合、工业化的内容制作以及管理培训能力;频道/平台化的流量把控力;精准的商业引入、投放能力以及版权管理能力。
MCN的祖师是MAKER STUDIOS。2014年迪士尼以9.5亿美元买下MAKERSTUDIOS,标志着MCN商业模式的正式确立。它曾是Youtube最大内容制造商,旗下签约5.5万个Youtube频道,拥有4亿订阅用户,每月55亿次观看(2014年数据)。直到2017年迪士尼关闭Maker Studios,成立Disney Digital Network,频道缩减到300个,目前美国的MCN正在衰落,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举例一些比较好的MCN,比如Vevo音乐,它有自己独立APP,月播放量60亿次,几乎所有大牌歌手都会选择在这里首发MV,例如Kendrick的Humble,MV单曲已播放 4亿次,而Tayler swift 的LookWhat You Made Me Do 有8亿播放量。YouTube的MCN最好的就是Vevo,而中国不同,中国MCN多平台发布。中国的MCN包括视知(内容翻译,比如十九大红头文件内容翻译以及发布会内容翻译)、罐头场(日食记等)、二更视频、梨视频等。目前国内平台流量分散,平台直接对接补贴CP,头部CP内容自己可以搞定广告,架空MCN。而国外MCN也面临一些尴尬:平台集中,头部CP依靠平台广告分成活得很好;CP如果需要流量,可以在彼此之间以互换粉丝的形式合作;MCN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YouTube分成模式为平台 45% 、MCN22% 、CP 33%。
内容提供者
现在,PGC、UGC界限变得不明,比如Papi酱,因此现在业内索性都称为CP。我们说平台的链条相对成熟时,就是CP发展的时期。在这里介绍一些头部CP。比如Casey ,这是Vlog里拍得最好的,带火了Vlog中一大批拍Vlog的人,另外还有游戏博主PewDiePie、hip-hop视频主LilPump等等。
当头条决定拿出十亿来支持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时,企鹅号拿出300亿资源引入短视频内容时,我们就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
●●●
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视频
背景介绍
媒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从第一份商业化报纸快速发展到互联网商业化,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四个好处: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信息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化;生产发行成本降低;用户获取成本变得更低。
未来趋势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未来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形式会成为未来的信息媒介?未来的内容会极度逼近真实活,举例VR产业,其中VR产业层次有很多,包括看到什么内容、怎么拍、采集下来素材如何剪辑、VR反应速度以及渲染速度,最后才是终端,终端教育用户。在这几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内容,好比电视机,电视的节目内容约丰富,用户买这个电视的价值越大。但是VR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渲染时差导致的大脑眩晕问题;二是分辨率问题和成本问题。那么,为什么VR/AR这么火呢?就是因为他们极度逼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媒介的特点
媒介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媒介具有复合性,一个新媒介不会完全取代另一个媒介;媒体具有增量性,比如报纸,开始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花很少一部分钱去阅读很少一部分内容,但随着媒体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和阅读报纸,媒体的最终竞争是用户时间,增量性是不可持续的,媒体的替代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要研究用户的获取成本和内容的品质;移动设备的出现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增加了用户时间的增量,所以移动互联网成为目前主流的媒介。所以短视频,就是我们定义的,在这个时代中能够吸引并且侵占用户大量时间一种形式。
●●●
国内短视频平台与内容
国内几大短视频阵营
国内有几大产品阵营:今日头条系: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MUSE;微博系: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晃咖;360系:快视频、花椒直播、奶糖短视频。新浪微博为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提供用户和流量。同时,由秒拍、小咖秀、一直播形成的视频矩阵生态亦为新浪微博反哺新内容、关注与热度。
什么是内容壁垒?
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独家合作、版权购买、自制内容等方式产生内容壁垒。各大新闻平台是不存在内容壁垒的,比如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其实新闻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但是音乐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会以内容来形成自己的壁垒,比如某些歌曲你只能在QQ音乐中听到,某些音乐,你只能在网易云音乐中听到。
国内平台的主要模式
国内优秀案例
2014年7月,秒拍发起“ALS冰桶挑战赛,共有128位明星参与,获得20亿关注。在获得市场的认可后,一下科技推出小咖秀,上线两个月AppStore中榜排名第一位。2016年,在移动直播成为风口后,一下科技随即推出“一直播”,攻占城池。
直播+社交衍生更具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如何高效搭建一个泛娱乐直播平台?如何打造高竞争力的泛娱乐内容体系?
要点:
1.直播平台如何打造自有泛娱乐内容体系寻找竞争力?
2.如何快速高效搭建一个适合泛娱乐化产品的直播平台?
3.直播+社交内容沉淀,衍生更具粘性及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
2017年度回顾:短视频大逃杀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1 11:23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查看全部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6 22:57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查看全部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腾讯短视频重大调整,yoo视频被合并?行业“冰火两重天”
OkTrends 发表了文章 • 2019-03-29 22:32
这款面世仅半年多的产品,近日遭遇重大调整:团队被合并、优先级被放低。虽然调整之后仍保持正常运营,但可以看出它不再是腾讯布局短视频的重点。
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短视频行业仍在迎来送往。百度、聚美、果壳等巨头携新App入局,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继续加码短视频。行业发展,正呈现“冰火两重天”。
平台加速迭代,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同样意味着挑战。至少,巨额补贴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yoo视频被合并
3月28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曾在腾讯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高调亮相、被认为内部期望被微视还高的短视频产品——yoo视频,近期经历了重大调整。
据了解,yoo视频团队并入微视和腾讯视频,包括产品总监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被调往微视。
腾讯方面对此回应:“为了更好地探索长、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方向,yoo视频业务团队整合调整到腾讯视频团队,仍保持正常运营,此次调整属于公司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此外,腾讯方面还表示:“并没有裁撤只是优先级放低,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团队还是正常发展。”
yoo视频被调整,其实早已有了先兆。
此前,yoo视频不再花大量补贴招收内容,与各大机构、内容创作团队的内容采买合作已于今年1月中止,转由企鹅号结算。
“yoo视频没有必要再多花一份钱,因为已经并入企鹅号,所以统一由企鹅号采买内容之后,再进行分发。”3月初,某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场妹,yoo视频已经没有了大量补贴,仅有一部分项目在运作,大部分都停了。
“yoo视频的BD回归到企鹅号,而且本来yoo视频的人就是腾讯视频的。”某企鹅号的合作MCN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确实不算裁撤,但也能说明yoo视频的内部重视程度下降了。
这款出生时自带光环的明星产品,终究没能溅起太大的水花。
yoo视频上线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上线之前代号为“火锅”,主打短视频消费升级,两大核心玩法为yoo赛道和定制IP节目,而这也反映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源于生活的Vlog和高于生活的Vstory。
腾讯希望用这样一款产品教育市场,引领短视频行业的内容升级。但实际上,不少机构都跟场妹反映过,他们认为yoo视频的门槛太高、审核太严格、难以参与等,因此似乎过于曲高和寡。
yoo视频终究没能成功抛出一条宽敞的道路,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目前的短视频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其定位的“内容高线”。
某短视频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阿文评价道:“归根到底是内容形式的不稳定性。以为短视频是风口,谁知道呢?腾讯浪费这么多钱,教育不了市场。”
正如微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行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重新入局;yoo视频的定位,或许对于目前的行业而言还是过早了些。
新App继续冒头
短视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
场妹关注到,仅3月份,行业就有4款新App问世,分别是聚美推出的“刷宝”、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果壳推出的“吱扭”以及百度推出的“快搜视频”。
“刷宝”主打“看视频,赚现金”,用户可以一边刷短视频一边领取红包,内容风格和玩法定位目前还不清晰。
此外,也有新短视频App的定位都不再是泛娱乐方向,定位更加垂直,与巨头的基因结合得更为密切。比如“吱扭”定位为知识扭蛋机,主打知识短视频;“快搜视频”则定位全网视频搜索客户端,可以搜索全网热搜影视内容等。
不过,场妹发现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在各大应用商店已经下架。
对于不少巨头而言,短视频产品已然成为了标配。可以预见,2019年的短视频App还会持续增加,但想要突围、打造现象级产品,恐怕并不容易。
除了不断冒头的短视频新App之外,巨头继续探索短视频领域。比如小红书在平台内部推出了短视频产品“hey”,产品主打功能是视频打卡,用户可通过3秒钟快速发布短视频“打卡”。
马蜂窝将首页的发布栏简化至只剩“发布图文”和“发布短视频”两个按钮,短视频被提升到与图文并列的位置。马蜂窝短视频负责人赵倩表示,今年以来,马蜂窝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正以更快的速度,向短视频加码。
此外,据了解,2018年至今,马蜂窝平台上已拥有累计近200万条短视频。
而且,随着“短视频+”成为趋势,越来越多产品会在内部开辟短视频板块或者加入短视频功能,短视频内容将变得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独立的仅提供短视频内容消费的短视频App如果没有特色化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没有形成独特的社区生态,难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比如各大短视频App都开始大力扶持如“科普类”“知识类”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那么单独的知识短视频App如何吸引用户,如何钻研更多的玩法、收获核心受众将成为考验。
内容创作者如何应对?
行业的环境永远在变化,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也是挑战。
2018年,大量短视频App的问世,同时拿出了各式各样的补贴政策,面向MCN机构、公会及内容创作团队大量招募优质内容。
补贴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因此吸引了不少内容创作者入局,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瞄准各平台补贴的机构。哪里有补贴,他们便去哪个平台上发展。
yoo视频最初便是因为高价补贴吸引了不少关注度。虽然官方并未对外公布具体的补贴政策,但根据网络上传播的消息,腾讯yoo视频达人招募,补贴标准每条视频最高可补贴2万元。
但这仅是传闻,可信度有待商榷。
但补贴只是快钱,难以持续。平台方招收内容是为了沉淀早期的内容池,随着平台发展步入正轨,势必会对补贴进行收缩。如果内容创作者不能为平台带来价值,最终可能就会被清退出局。
“平台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说句实话,现在很多机构的内容创作能力是有待市场考验的,很多都只是蹭补贴,但没有想过怎么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某平台的运营人员曾说道,平台会越来越看重MCN机构、公会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新平台的迭代速度或许也会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平台补贴或许会越来越少,很难再有疯狂砸钱的局面。
行业“冰火两重天”,最终只有内容玩家能长远地走下去。 查看全部
这款面世仅半年多的产品,近日遭遇重大调整:团队被合并、优先级被放低。虽然调整之后仍保持正常运营,但可以看出它不再是腾讯布局短视频的重点。
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短视频行业仍在迎来送往。百度、聚美、果壳等巨头携新App入局,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继续加码短视频。行业发展,正呈现“冰火两重天”。
平台加速迭代,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同样意味着挑战。至少,巨额补贴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yoo视频被合并
3月28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曾在腾讯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高调亮相、被认为内部期望被微视还高的短视频产品——yoo视频,近期经历了重大调整。
据了解,yoo视频团队并入微视和腾讯视频,包括产品总监在内的几位核心成员被调往微视。
腾讯方面对此回应:“为了更好地探索长、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方向,yoo视频业务团队整合调整到腾讯视频团队,仍保持正常运营,此次调整属于公司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此外,腾讯方面还表示:“并没有裁撤只是优先级放低,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团队还是正常发展。”
yoo视频被调整,其实早已有了先兆。
此前,yoo视频不再花大量补贴招收内容,与各大机构、内容创作团队的内容采买合作已于今年1月中止,转由企鹅号结算。
“yoo视频没有必要再多花一份钱,因为已经并入企鹅号,所以统一由企鹅号采买内容之后,再进行分发。”3月初,某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场妹,yoo视频已经没有了大量补贴,仅有一部分项目在运作,大部分都停了。
“yoo视频的BD回归到企鹅号,而且本来yoo视频的人就是腾讯视频的。”某企鹅号的合作MCN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确实不算裁撤,但也能说明yoo视频的内部重视程度下降了。
这款出生时自带光环的明星产品,终究没能溅起太大的水花。
yoo视频上线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上线之前代号为“火锅”,主打短视频消费升级,两大核心玩法为yoo赛道和定制IP节目,而这也反映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内容:源于生活的Vlog和高于生活的Vstory。
腾讯希望用这样一款产品教育市场,引领短视频行业的内容升级。但实际上,不少机构都跟场妹反映过,他们认为yoo视频的门槛太高、审核太严格、难以参与等,因此似乎过于曲高和寡。
yoo视频终究没能成功抛出一条宽敞的道路,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目前的短视频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其定位的“内容高线”。
某短视频内容团队的相关负责人阿文评价道:“归根到底是内容形式的不稳定性。以为短视频是风口,谁知道呢?腾讯浪费这么多钱,教育不了市场。”
正如微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行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重新入局;yoo视频的定位,或许对于目前的行业而言还是过早了些。
新App继续冒头
短视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
场妹关注到,仅3月份,行业就有4款新App问世,分别是聚美推出的“刷宝”、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果壳推出的“吱扭”以及百度推出的“快搜视频”。
“刷宝”主打“看视频,赚现金”,用户可以一边刷短视频一边领取红包,内容风格和玩法定位目前还不清晰。
此外,也有新短视频App的定位都不再是泛娱乐方向,定位更加垂直,与巨头的基因结合得更为密切。比如“吱扭”定位为知识扭蛋机,主打知识短视频;“快搜视频”则定位全网视频搜索客户端,可以搜索全网热搜影视内容等。
不过,场妹发现小米推出的“朕惊视频”在各大应用商店已经下架。
对于不少巨头而言,短视频产品已然成为了标配。可以预见,2019年的短视频App还会持续增加,但想要突围、打造现象级产品,恐怕并不容易。
除了不断冒头的短视频新App之外,巨头继续探索短视频领域。比如小红书在平台内部推出了短视频产品“hey”,产品主打功能是视频打卡,用户可通过3秒钟快速发布短视频“打卡”。
马蜂窝将首页的发布栏简化至只剩“发布图文”和“发布短视频”两个按钮,短视频被提升到与图文并列的位置。马蜂窝短视频负责人赵倩表示,今年以来,马蜂窝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正以更快的速度,向短视频加码。
此外,据了解,2018年至今,马蜂窝平台上已拥有累计近200万条短视频。
而且,随着“短视频+”成为趋势,越来越多产品会在内部开辟短视频板块或者加入短视频功能,短视频内容将变得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独立的仅提供短视频内容消费的短视频App如果没有特色化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没有形成独特的社区生态,难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比如各大短视频App都开始大力扶持如“科普类”“知识类”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那么单独的知识短视频App如何吸引用户,如何钻研更多的玩法、收获核心受众将成为考验。
内容创作者如何应对?
行业的环境永远在变化,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也是挑战。
2018年,大量短视频App的问世,同时拿出了各式各样的补贴政策,面向MCN机构、公会及内容创作团队大量招募优质内容。
补贴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因此吸引了不少内容创作者入局,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瞄准各平台补贴的机构。哪里有补贴,他们便去哪个平台上发展。
yoo视频最初便是因为高价补贴吸引了不少关注度。虽然官方并未对外公布具体的补贴政策,但根据网络上传播的消息,腾讯yoo视频达人招募,补贴标准每条视频最高可补贴2万元。
但这仅是传闻,可信度有待商榷。
但补贴只是快钱,难以持续。平台方招收内容是为了沉淀早期的内容池,随着平台发展步入正轨,势必会对补贴进行收缩。如果内容创作者不能为平台带来价值,最终可能就会被清退出局。
“平台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说句实话,现在很多机构的内容创作能力是有待市场考验的,很多都只是蹭补贴,但没有想过怎么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某平台的运营人员曾说道,平台会越来越看重MCN机构、公会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新平台的迭代速度或许也会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平台补贴或许会越来越少,很难再有疯狂砸钱的局面。
行业“冰火两重天”,最终只有内容玩家能长远地走下去。
腾讯“yoo视频”正式亮相,新平台新玩法,也是新机会?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0-14 10:37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yoo视频亮出了特别的玩法和模式——希望用“赛道模式+圈层达人”等模式,打造优质的、行业高线内容。
所谓行业高线,实际上是指从行业的高标准出发。对于短视频行业而言,内容同样是核心,市场和观众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oo视频玩法背后,也引发行业思考:精品化、高质量、多领域的内容能否重新给市场带去新的机遇和活力?
亮相:首创赛道模式
10月9日,上海外滩世博创意秀场。
这场被命名为“万yoo引力——腾讯yoo视频”的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广电媒体、影视公司、经纪公司、MCN机构、自媒体等机构的数百名行业人士。
在低调上线数日后,腾讯yoo视频在大会上正式亮相。
“yoo视频在上线测试之初,便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产品亮点模式——yoo赛道,力图将其打造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达人秀。”在推介会的演讲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林松涛如是说道。
(腾讯集团副总裁 林松涛)
yoo视频的“赛道”模式,实际上是引导各个兴趣圈层的用户聚合,通过深层次的短视频互动,催生优质内容的产出。
在林松涛看来,短视频行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行业的消费升级呈现着用户需求升级、用户参与升级、自我表达意识三大特点。
如何应对这种行业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赛道”模式正是腾讯yoo视频给出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腾讯yoo视频共拿出了十大赛道:金话筒声音赛道、家乡话赛道、天真派赛道、音乐赛道、即刻电音赛道、演员赛道、模仿赛道、街舞赛道、喜剧人赛道、美搭赛道。各个赛道形式各异,聚合着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
场妹发现,在yoo视频应用的右下角的菜单栏里,“yoo赛道”被内置为单独的菜单栏。
目前栏目内已经上线了音乐赛道、街舞赛道等5个赛道,而且有赛事上演,每一期的比拼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与持续时长。
例如音乐赛道,当前正在上演着主题为“我不是情圣”的比拼赛事,目前各大参与者在竞相演绎情歌。目前赛事已经聚集了80多万的热度值,参与用户达数百人。
如何才能参与赛道?
据悉,参赛者发布带有主题对应标签的视频,即可参与到各大赛道的赛事比拼中来。后续的时间里,天真派、喜剧人等赛道也会相继迎来开启,带来不同兴趣的比拼赛事。
林松涛介绍,自yoo视频内测上线一个月以来,60%的用户参与了赛道互动,而赛道参与活跃度更是高达80%。
玩法:达人共赢、扶持给力
yoo视频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瞄准了高品质内容。
据场妹了解,yoo视频在上线之初已经引入了大量的头部短视频IP,比如“深夜徐老师”“一禅小和尚”等,并获得了很多独家内容授权。
对于yoo视频而言,赛道模式的推出,其目的更在于催生优质内容,同步培养优质达人。
当前,以播放量为王的情形下,优秀的达人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行业需要一个机制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如今,yoo视频还首推“赛道模式”,将吸引而来的达人进行分类聚合,目的在于希望牢牢黏住达人,并让他们得到成长。
毕竟,平台和MCN机构、达人需要探索更加牢固的合作模式。除了给予补贴之外,双方如何在内容上实现共赢,才是新平台能否在短视频百团大战中突围的关键所在。
因此,yoo视频针对每个赛道内的达人,资源扶持都吸引力十足。
(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李秀磊)
比如金话筒声音赛道内聚集着相互切磋的主持人达人,前七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共同拍摄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腾讯视频合作的《不负40年》系列短视频机会,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更重要的是,每个赛道都有着符合各自特性的资源扶持,更好地针对达人发展——
例如,音乐赛道的激励,是定制制作人帮助进行单曲定制、MV拍摄、音乐剧拍摄等;
演员赛道提供了企鹅影视年度大剧定制角色机会;
美搭赛道的优质达人则能够获得参与欧莱雅品牌活动时装周的机会。
某种程度而言,赛道比拼为平台筛选出各色才能的达人。而yoo视频提供的丰厚激励资源,无论是单曲定制还是出演电影,打通了达人与偶像之间的上升通道,为短视频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
不仅如此,每个赛道都相当于一个兴趣部落,发起者、参与者们再赛道内发挥各自专长,相互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切磋,筛选出各个圈层内优势最明显的头部达人。
换言之,借由赛道模式,yoo视频除了能够吸引达人入驻之外,也在尝试构建社交闭环——在留住达人与用户的同时,推动内容生产,让更多人有能力生产好内容。
目前,所有赛道均由yoo视频官方所推出,各大赛道的发起人均标签特色各异:金话筒声音赛道发起人为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秀磊、家乡话赛道发起人为90后知名主持人张大大,阵容十分强大。
林松涛表示:“未来,yoo视频会把发起赛道的权利交到用户手中,打造一个全民竞演、全民参与的开放平台,专业制作机构、兴趣用户都可以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则通过这样的形式聚合,展现自我或交流互动。”
行业:新定位,新机会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想去做更加深度的内容,可能是垂直的、更有趣的或者更高标准的,这些内容一定会有它的市场。”自娱自乐CEO闫驰曾如此评价现在的短视频行业。
闫驰这番话,实际上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考量。如今的短视频赛道已是热闹非凡——据蓝鲸TMT报道,短视频类APP已经达到了651款,不足一年的时间,短视频行业新增了250余款APP。
不仅如此,各大巨头推出新APP的动作还在继续,这股热潮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腾讯短视频产品部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 王娟 )
这样的情形下,如何给产品定位、如何走出差异化路线,不仅是产品生命力的需求,也能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和潜在用户。
如今,更加深度、更高标准的内容,显然也是用户对于短视频行业的渴求。而对应的,在迈出激烈竞争的流量战漩涡后,短视频的争夺战转而走向内容上的比拼成为了趋势。
换言之,只有真正能够生产和承载好内容的平台,才能够真正留住用户,吸引优质MCN机构和达人入驻。
除了yoo视频之外,各大平台奇招尽出,开始往品质路线靠拢,专注优质内容产出,以此留住用户与流量。
比如,抖音推出音乐人计划、快手启动MCN招募计划、火山小视频推出百万行家计划、美拍瞄准泛知识社区……各大平台的内容争夺战在不断升级。
yoo视频显然不同——他们不仅是用玩法、激励机制等全方面拥抱品质内容,而是一开始就把平台的定位上升到构建高品质的内容生态模式。
借助于腾讯系的优质资源,yoo视频能够将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并给予达人和MCN机构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这正是yoo视频的价值所在。
正如某业内人士直言:“良币必将驱逐劣币,门槛和底线逐渐抬升,用户的自我认知意识觉醒也要求产品对长远打算做出更准确的定位,短视频平台要敢于革新,走在用户的前面。”
而新的定位,往往也能带来新的机会。对于yoo视频此番动作,不少与会的MCN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聊城传媒负责人老王在参加了会议之后,便发布了朋友圈,表示确切感受到了腾讯做短视频的“决心”:“我也深深被这个产业吸引,重新思考定位!同时招募优秀的达人和机构公告参与进来,与腾讯一起找机会!” 查看全部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yoo视频亮出了特别的玩法和模式——希望用“赛道模式+圈层达人”等模式,打造优质的、行业高线内容。
所谓行业高线,实际上是指从行业的高标准出发。对于短视频行业而言,内容同样是核心,市场和观众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oo视频玩法背后,也引发行业思考:精品化、高质量、多领域的内容能否重新给市场带去新的机遇和活力?
亮相:首创赛道模式
10月9日,上海外滩世博创意秀场。
这场被命名为“万yoo引力——腾讯yoo视频”的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广电媒体、影视公司、经纪公司、MCN机构、自媒体等机构的数百名行业人士。
在低调上线数日后,腾讯yoo视频在大会上正式亮相。
“yoo视频在上线测试之初,便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产品亮点模式——yoo赛道,力图将其打造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达人秀。”在推介会的演讲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林松涛如是说道。
(腾讯集团副总裁 林松涛)
yoo视频的“赛道”模式,实际上是引导各个兴趣圈层的用户聚合,通过深层次的短视频互动,催生优质内容的产出。
在林松涛看来,短视频行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行业的消费升级呈现着用户需求升级、用户参与升级、自我表达意识三大特点。
如何应对这种行业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赛道”模式正是腾讯yoo视频给出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腾讯yoo视频共拿出了十大赛道:金话筒声音赛道、家乡话赛道、天真派赛道、音乐赛道、即刻电音赛道、演员赛道、模仿赛道、街舞赛道、喜剧人赛道、美搭赛道。各个赛道形式各异,聚合着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
场妹发现,在yoo视频应用的右下角的菜单栏里,“yoo赛道”被内置为单独的菜单栏。
目前栏目内已经上线了音乐赛道、街舞赛道等5个赛道,而且有赛事上演,每一期的比拼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与持续时长。
例如音乐赛道,当前正在上演着主题为“我不是情圣”的比拼赛事,目前各大参与者在竞相演绎情歌。目前赛事已经聚集了80多万的热度值,参与用户达数百人。
如何才能参与赛道?
据悉,参赛者发布带有主题对应标签的视频,即可参与到各大赛道的赛事比拼中来。后续的时间里,天真派、喜剧人等赛道也会相继迎来开启,带来不同兴趣的比拼赛事。
林松涛介绍,自yoo视频内测上线一个月以来,60%的用户参与了赛道互动,而赛道参与活跃度更是高达80%。
玩法:达人共赢、扶持给力
yoo视频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瞄准了高品质内容。
据场妹了解,yoo视频在上线之初已经引入了大量的头部短视频IP,比如“深夜徐老师”“一禅小和尚”等,并获得了很多独家内容授权。
对于yoo视频而言,赛道模式的推出,其目的更在于催生优质内容,同步培养优质达人。
当前,以播放量为王的情形下,优秀的达人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行业需要一个机制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如今,yoo视频还首推“赛道模式”,将吸引而来的达人进行分类聚合,目的在于希望牢牢黏住达人,并让他们得到成长。
毕竟,平台和MCN机构、达人需要探索更加牢固的合作模式。除了给予补贴之外,双方如何在内容上实现共赢,才是新平台能否在短视频百团大战中突围的关键所在。
因此,yoo视频针对每个赛道内的达人,资源扶持都吸引力十足。
(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李秀磊)
比如金话筒声音赛道内聚集着相互切磋的主持人达人,前七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共同拍摄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腾讯视频合作的《不负40年》系列短视频机会,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更重要的是,每个赛道都有着符合各自特性的资源扶持,更好地针对达人发展——
例如,音乐赛道的激励,是定制制作人帮助进行单曲定制、MV拍摄、音乐剧拍摄等;
演员赛道提供了企鹅影视年度大剧定制角色机会;
美搭赛道的优质达人则能够获得参与欧莱雅品牌活动时装周的机会。
某种程度而言,赛道比拼为平台筛选出各色才能的达人。而yoo视频提供的丰厚激励资源,无论是单曲定制还是出演电影,打通了达人与偶像之间的上升通道,为短视频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
不仅如此,每个赛道都相当于一个兴趣部落,发起者、参与者们再赛道内发挥各自专长,相互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切磋,筛选出各个圈层内优势最明显的头部达人。
换言之,借由赛道模式,yoo视频除了能够吸引达人入驻之外,也在尝试构建社交闭环——在留住达人与用户的同时,推动内容生产,让更多人有能力生产好内容。
目前,所有赛道均由yoo视频官方所推出,各大赛道的发起人均标签特色各异:金话筒声音赛道发起人为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秀磊、家乡话赛道发起人为90后知名主持人张大大,阵容十分强大。
林松涛表示:“未来,yoo视频会把发起赛道的权利交到用户手中,打造一个全民竞演、全民参与的开放平台,专业制作机构、兴趣用户都可以发起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而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则通过这样的形式聚合,展现自我或交流互动。”
行业:新定位,新机会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机会,想去做更加深度的内容,可能是垂直的、更有趣的或者更高标准的,这些内容一定会有它的市场。”自娱自乐CEO闫驰曾如此评价现在的短视频行业。
闫驰这番话,实际上是出于对市场环境的考量。如今的短视频赛道已是热闹非凡——据蓝鲸TMT报道,短视频类APP已经达到了651款,不足一年的时间,短视频行业新增了250余款APP。
不仅如此,各大巨头推出新APP的动作还在继续,这股热潮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腾讯短视频产品部总经理、腾讯视频总编辑 王娟 )
这样的情形下,如何给产品定位、如何走出差异化路线,不仅是产品生命力的需求,也能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和潜在用户。
如今,更加深度、更高标准的内容,显然也是用户对于短视频行业的渴求。而对应的,在迈出激烈竞争的流量战漩涡后,短视频的争夺战转而走向内容上的比拼成为了趋势。
换言之,只有真正能够生产和承载好内容的平台,才能够真正留住用户,吸引优质MCN机构和达人入驻。
除了yoo视频之外,各大平台奇招尽出,开始往品质路线靠拢,专注优质内容产出,以此留住用户与流量。
比如,抖音推出音乐人计划、快手启动MCN招募计划、火山小视频推出百万行家计划、美拍瞄准泛知识社区……各大平台的内容争夺战在不断升级。
yoo视频显然不同——他们不仅是用玩法、激励机制等全方面拥抱品质内容,而是一开始就把平台的定位上升到构建高品质的内容生态模式。
借助于腾讯系的优质资源,yoo视频能够将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并给予达人和MCN机构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这正是yoo视频的价值所在。
正如某业内人士直言:“良币必将驱逐劣币,门槛和底线逐渐抬升,用户的自我认知意识觉醒也要求产品对长远打算做出更准确的定位,短视频平台要敢于革新,走在用户的前面。”
而新的定位,往往也能带来新的机会。对于yoo视频此番动作,不少与会的MCN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聊城传媒负责人老王在参加了会议之后,便发布了朋友圈,表示确切感受到了腾讯做短视频的“决心”:“我也深深被这个产业吸引,重新思考定位!同时招募优秀的达人和机构公告参与进来,与腾讯一起找机会!”
被骂后,抖音广告平台三度上线,这次,抽成60%降为30%!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5 08:41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这已经不是星图第一次上线了。
这次,最直接的就是抽成比例变了。
第一次上线的时候,抖音表示将抽取60%;这一次,分成比例下降为30%,而且这笔抽成费用直接转化为流量消耗。
多次调整规则和玩法之后,抖音星图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流量就是王道,流量就是金钱。但抽多少,市场说了算。
三度修改,抖音抽成降为30%
三度修改,抽成太高被骂后,抖音广告交易平台——“星图”终于正式上线。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据场妹了解,此前抖音达人或者MCN机构接广告,只需要向平台进行报备,抖音官方不抽取任何费用,而报备过的视频则可以免于被抖音官方删除下架。
此前,每月走达人报备通道的原生广告单高达总单量的70%。如今,抖音达人们想接广告而不被平台删除,就必须经过星图平台去交易。
星图平台的上线,除了规范化,更重要的就是抖音想从庞大的广告业务中分一杯羹。
只是,这次上线,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抖音的广告抽成比例,从第一次上线的6成变成了3成!
星图的上线之路颇为坎坷。早在7月20日,抖音官方“抖音星探家”在达人群里发布消息,称官方推广任务接单平台星图已正式上线。
7月23日,抖音官方发布了“星图平台”的具体介绍和操作方式,从官方发布的简单流程图可看出,品牌主、抖音达人/明星等都需经过星图平台。
当时也有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道,第一次上线时,抖音签约达人下单需要收取60%的费用。抽成比例之高,可谓前有未有,也可看出抖音的强势。
随后,上线不久的星图平台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抖音过于霸道和强硬,且除了收到邀请的MCN机构之外,中腰部的机构及公会大多找不到如何入驻星图。
7月31日,有短视频机构称星图平台由于技术升级,将推迟至8月6日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可以通过线下报备承接广告,但须在发布视频7天前进行报备。
官方还表示,此次报备为急单报备,报备将在8月5日24点关闭,视频发布时间需为8月25日24点之前。
但半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升级,抖音在星图本应上线的8月6日再次表示推迟上线,并在时间定在了9月初。
这是星图的第二次推迟通知,直接延期了一个月。
“雷声大雨点小”,这是不少MCN机构对于星图上线之后的最直接评价。虽然官方表示星图推迟上线的原因是“技术升级”,但大部分MCN机构则认为根本原因是平台与机构之间的分成比例谈不妥。
经历两次“出师不利”之后,抖音依然没有放弃星图,足见其对于广告这块蛋糕寸步不让的决心。
只是,既然市场对抽成这件事如此敏感,到底抖音要怎么完成这30%的收费?
要投广告?先买流量!
重新上线的星图平台,从画面和登录设置都进行了升级。
进入星图平台之后,可以看到对于星图的描述是“抖音商业内容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底下的登录渠道分为了两种:达人登录 和 客户/MCN登录。
下面场妹简单介绍下不同身份的登录情况:
1、达人登录:
据“抖音广告助手”发布的信息,达人分为抖音签约达人和MCN签约达人。
独立达人与抖音签约后,方可登陆星图平台。已签约MCN的达人可直接登录星图平台,由达人所在MCN同步登陆信息。
2、抖音MCN登录:
抖音MCN在登录星图之前需要先进行MCN认证,认证后的MCN可通过“客户/MCN登录”按钮,根据提示进入到专属MCN的后台管理页面,对MCN账号下的所属达人及对应任务进行管理。
3、客户(广告主)登录:
客户可自主完成注册,完成“账号注册、资质证明、对公验证”三个步骤后,即可进入专属客户的后台管理页面。
场妹就以客户身份完成了注册,在后台可看到“新建任务”和“充值”两个按钮。
其中,填写任务时需要填写“任务名称”“产品/品牌介绍”“选择服务商”等信息。信息完成后,便会有服务商进行广告对接。
目前,抖音提供了四家星图服务商作为选择,分别是“北京明亮的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火星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映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众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的来说,星图平台并没有采用按单付费的模式,而是使用了信息流广告里常见的充值限额,起始充值总限额为20万。也就是说,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先进行充值。
据场妹拿到的一份星图的MCN资料显示,其中有一项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定是这么写的——
星图充值配额=基础限额20万+硬广配额(客户抖音品牌广告消耗/*30%),硬广配额按季度清零。
所谓硬广配额,实际上就是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相应地购买流量。
这相当于变相抽成,不过是将费用折算为流量。意味着,广告主要在抖音发广告,你还要花30%的广告收入去买抖音的流量。
比如,20万的软广需要购买20万/*30%即6万的抖音硬广[b]流量。[/b]如果MCN机构投放了20万的视频广告并获得相应的收入,抖音就能够获得6万的流量收入。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广告主需要负担的广告费用变成了两笔:达人创作的短视频费用+购买抖音硬广配额的费用。
而所谓的星图服务商,只是在其中扮演服务者、对接人,不参与每笔广告费的抽成,由抖音官方直接给予服务费,相当于他们是抖音请来的“员工”。
据映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星图服务商,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广告主对接达人,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不会从达人的费用中进行抽成,星图平台每个月会给星图服务商结算服务费用。
“这个套路跟微博一样。你这个月或者季度充值进来的钱,你自己广告和账号用不完的,下一个季度就清零。”某MCN机构的运营负责人阿铭告诉场妹,这个玩法就要求MCN机构要及时消耗硬广配额。达人和MCN:观望中“大部分机构其实也还在观望中。”另一家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图刚刚上线,他们也还在摸索。
抖音决心将广告价格和抽取费用摆上台面,但面对的问题除了分成比例之外,还有MCN机构的资质审核和入驻门槛、如何让没有签约机构的达人加入MCN机构或者签约平台等等,桩桩件件都涉及到利益问题。
此前,曾有抖音达人告诉场妹,抖音官方要求他们签约成为抖音独家达人,只有签约之后才能够入驻星图。达人入驻星图平台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签约已经认证的MCN机构,一个是签约官方内容独家约。
“想要在我这里赚钱,就要听我的。”一位抖音达人表示,她并没有签约MCN机构或者抖音官方的想法,倾向于全平台发展,但签约抖音只能是独家。
不过,如果不签约就意味着不能在抖音上面接广告,她认为抖音此举对达人而言过于苛刻。
“平台要赚达人的钱,就要忍受达人流失的后果,抖音也不会例外。”某MCN机构的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认为达人和平台之间永远都在博弈。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日渐成熟的抖音自然需要将一切规范化,不惜以牺牲一部分达人为代价。
不过,星图此次上线之后,场妹发现抖音的广告抽成其实是换了打法:不是直接抽成,而是做起了流量生意。
抖音的流量生意经
短视频达人广告,当然是不容小觑的收入。按照抖音达人的广告报价,业内报价为3-5分/粉丝,也就是说一个100万粉丝的抖音达人的报价可高达5万。
眼看着MCN机构和达人在自己的平台上赚得盆满钵盈,抖音急需一个类似于快手“快接单”、美拍“M计划”的商业广告平台,并从不菲的广告收入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接入专业的服务商之后,能够方便广告主找到达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前,不少广告主只能通过广告公司进行对接,能够挑选的达人有限,而且确实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这四家星图服务商都拥有视频广告制作和投放经验,能够为广告主制定更加匹配的投放方案。
而且,虽然加上抖音的抽成之后,广告价格变贵了,但能够更加保证视频投放之后的曝光量。
可以这么理解,抖音抽取的费用是硬广配比,可以转化为流量进行消耗。这是官方将流量进行变现的又一种方式,直接将软广和硬广进行打包售卖。
抖音如今的内容推荐机制决定了粉丝量大的红人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曝光量,因为虽然用户关注了达人,但观看习惯依然是在主页刷信息流。所以,将软广和硬广一起打包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保证广告效果。
手握流量优势的抖音自然需要想方设法将广告价值最大化,但抖音同时又十分珍惜平台的流量。
据了解,抖音此前上线了类似于微博、美拍的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在抖音站内转发其他用户的视频,并会呈现在个人动态中。
这看起来是增加用户粘性和社交玩法的功能,但抖音对于这个功能显得尤为谨慎。
曾有抖音达人透露道,抖音的转发功能上线之后,转发相关品牌的视频时系统提示违规。但场妹尝试之后,发现可以正常操作,猜测是只对拥有一定数量的头部达人设限。
阿铭则表示,转发功能现在可以正常使用,但限流很明显,感觉就是被屏蔽了。
要知道,在微博,头部KOL转发微博也是需要收费的。据一家与微博有深度合作的MCN机构介绍,微博转发广告需要抽取一定的费用,如今抖音或许也在探索这样的变现方式。
在场妹看来,一心想要成为“短视频版微博”的抖音,连流量变现都和微博看齐。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抖音想要将话语权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终究是不太现实的。
如今虽然降低了抽成比例并将费用转化为流量消耗,但MCN机构和达人是否会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星图平台更重要的使命不是“图钱”,而应该图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商业模式。
否则,谁又知道星图是否还会经历再次“推迟”呢? 查看全部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这已经不是星图第一次上线了。
这次,最直接的就是抽成比例变了。
第一次上线的时候,抖音表示将抽取60%;这一次,分成比例下降为30%,而且这笔抽成费用直接转化为流量消耗。
多次调整规则和玩法之后,抖音星图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流量就是王道,流量就是金钱。但抽多少,市场说了算。
三度修改,抖音抽成降为30%
三度修改,抽成太高被骂后,抖音广告交易平台——“星图”终于正式上线。
9月3日晚,抖音官方宣布星图正式开放使用,并表示目前有4家星图服务商、42家MCN公司和1200多位达人入驻。
据场妹了解,此前抖音达人或者MCN机构接广告,只需要向平台进行报备,抖音官方不抽取任何费用,而报备过的视频则可以免于被抖音官方删除下架。
此前,每月走达人报备通道的原生广告单高达总单量的70%。如今,抖音达人们想接广告而不被平台删除,就必须经过星图平台去交易。
星图平台的上线,除了规范化,更重要的就是抖音想从庞大的广告业务中分一杯羹。
只是,这次上线,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抖音的广告抽成比例,从第一次上线的6成变成了3成!
星图的上线之路颇为坎坷。早在7月20日,抖音官方“抖音星探家”在达人群里发布消息,称官方推广任务接单平台星图已正式上线。
7月23日,抖音官方发布了“星图平台”的具体介绍和操作方式,从官方发布的简单流程图可看出,品牌主、抖音达人/明星等都需经过星图平台。
当时也有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道,第一次上线时,抖音签约达人下单需要收取60%的费用。抽成比例之高,可谓前有未有,也可看出抖音的强势。
随后,上线不久的星图平台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抖音过于霸道和强硬,且除了收到邀请的MCN机构之外,中腰部的机构及公会大多找不到如何入驻星图。
7月31日,有短视频机构称星图平台由于技术升级,将推迟至8月6日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可以通过线下报备承接广告,但须在发布视频7天前进行报备。
官方还表示,此次报备为急单报备,报备将在8月5日24点关闭,视频发布时间需为8月25日24点之前。
但半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升级,抖音在星图本应上线的8月6日再次表示推迟上线,并在时间定在了9月初。
这是星图的第二次推迟通知,直接延期了一个月。
“雷声大雨点小”,这是不少MCN机构对于星图上线之后的最直接评价。虽然官方表示星图推迟上线的原因是“技术升级”,但大部分MCN机构则认为根本原因是平台与机构之间的分成比例谈不妥。
经历两次“出师不利”之后,抖音依然没有放弃星图,足见其对于广告这块蛋糕寸步不让的决心。
只是,既然市场对抽成这件事如此敏感,到底抖音要怎么完成这30%的收费?
要投广告?先买流量!
重新上线的星图平台,从画面和登录设置都进行了升级。
进入星图平台之后,可以看到对于星图的描述是“抖音商业内容智能交易&管理平台”,底下的登录渠道分为了两种:达人登录 和 客户/MCN登录。
下面场妹简单介绍下不同身份的登录情况:
1、达人登录:
据“抖音广告助手”发布的信息,达人分为抖音签约达人和MCN签约达人。
独立达人与抖音签约后,方可登陆星图平台。已签约MCN的达人可直接登录星图平台,由达人所在MCN同步登陆信息。
2、抖音MCN登录:
抖音MCN在登录星图之前需要先进行MCN认证,认证后的MCN可通过“客户/MCN登录”按钮,根据提示进入到专属MCN的后台管理页面,对MCN账号下的所属达人及对应任务进行管理。
3、客户(广告主)登录:
客户可自主完成注册,完成“账号注册、资质证明、对公验证”三个步骤后,即可进入专属客户的后台管理页面。
场妹就以客户身份完成了注册,在后台可看到“新建任务”和“充值”两个按钮。
其中,填写任务时需要填写“任务名称”“产品/品牌介绍”“选择服务商”等信息。信息完成后,便会有服务商进行广告对接。
目前,抖音提供了四家星图服务商作为选择,分别是“北京明亮的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火星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映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众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的来说,星图平台并没有采用按单付费的模式,而是使用了信息流广告里常见的充值限额,起始充值总限额为20万。也就是说,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先进行充值。
据场妹拿到的一份星图的MCN资料显示,其中有一项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定是这么写的——
星图充值配额=基础限额20万+硬广配额(客户抖音品牌广告消耗/*30%),硬广配额按季度清零。
所谓硬广配额,实际上就是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需要相应地购买流量。
这相当于变相抽成,不过是将费用折算为流量。意味着,广告主要在抖音发广告,你还要花30%的广告收入去买抖音的流量。
比如,20万的软广需要购买20万/*30%即6万的抖音硬广[b]流量。[/b]如果MCN机构投放了20万的视频广告并获得相应的收入,抖音就能够获得6万的流量收入。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广告主需要负担的广告费用变成了两笔:达人创作的短视频费用+购买抖音硬广配额的费用。
而所谓的星图服务商,只是在其中扮演服务者、对接人,不参与每笔广告费的抽成,由抖音官方直接给予服务费,相当于他们是抖音请来的“员工”。
据映天下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星图服务商,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广告主对接达人,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不会从达人的费用中进行抽成,星图平台每个月会给星图服务商结算服务费用。
“这个套路跟微博一样。你这个月或者季度充值进来的钱,你自己广告和账号用不完的,下一个季度就清零。”某MCN机构的运营负责人阿铭告诉场妹,这个玩法就要求MCN机构要及时消耗硬广配额。达人和MCN:观望中“大部分机构其实也还在观望中。”另一家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图刚刚上线,他们也还在摸索。
抖音决心将广告价格和抽取费用摆上台面,但面对的问题除了分成比例之外,还有MCN机构的资质审核和入驻门槛、如何让没有签约机构的达人加入MCN机构或者签约平台等等,桩桩件件都涉及到利益问题。
此前,曾有抖音达人告诉场妹,抖音官方要求他们签约成为抖音独家达人,只有签约之后才能够入驻星图。达人入驻星图平台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签约已经认证的MCN机构,一个是签约官方内容独家约。
“想要在我这里赚钱,就要听我的。”一位抖音达人表示,她并没有签约MCN机构或者抖音官方的想法,倾向于全平台发展,但签约抖音只能是独家。
不过,如果不签约就意味着不能在抖音上面接广告,她认为抖音此举对达人而言过于苛刻。
“平台要赚达人的钱,就要忍受达人流失的后果,抖音也不会例外。”某MCN机构的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认为达人和平台之间永远都在博弈。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日渐成熟的抖音自然需要将一切规范化,不惜以牺牲一部分达人为代价。
不过,星图此次上线之后,场妹发现抖音的广告抽成其实是换了打法:不是直接抽成,而是做起了流量生意。
抖音的流量生意经
短视频达人广告,当然是不容小觑的收入。按照抖音达人的广告报价,业内报价为3-5分/粉丝,也就是说一个100万粉丝的抖音达人的报价可高达5万。
眼看着MCN机构和达人在自己的平台上赚得盆满钵盈,抖音急需一个类似于快手“快接单”、美拍“M计划”的商业广告平台,并从不菲的广告收入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接入专业的服务商之后,能够方便广告主找到达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前,不少广告主只能通过广告公司进行对接,能够挑选的达人有限,而且确实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这四家星图服务商都拥有视频广告制作和投放经验,能够为广告主制定更加匹配的投放方案。
而且,虽然加上抖音的抽成之后,广告价格变贵了,但能够更加保证视频投放之后的曝光量。
可以这么理解,抖音抽取的费用是硬广配比,可以转化为流量进行消耗。这是官方将流量进行变现的又一种方式,直接将软广和硬广进行打包售卖。
抖音如今的内容推荐机制决定了粉丝量大的红人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曝光量,因为虽然用户关注了达人,但观看习惯依然是在主页刷信息流。所以,将软广和硬广一起打包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保证广告效果。
手握流量优势的抖音自然需要想方设法将广告价值最大化,但抖音同时又十分珍惜平台的流量。
据了解,抖音此前上线了类似于微博、美拍的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在抖音站内转发其他用户的视频,并会呈现在个人动态中。
这看起来是增加用户粘性和社交玩法的功能,但抖音对于这个功能显得尤为谨慎。
曾有抖音达人透露道,抖音的转发功能上线之后,转发相关品牌的视频时系统提示违规。但场妹尝试之后,发现可以正常操作,猜测是只对拥有一定数量的头部达人设限。
阿铭则表示,转发功能现在可以正常使用,但限流很明显,感觉就是被屏蔽了。
要知道,在微博,头部KOL转发微博也是需要收费的。据一家与微博有深度合作的MCN机构介绍,微博转发广告需要抽取一定的费用,如今抖音或许也在探索这样的变现方式。
在场妹看来,一心想要成为“短视频版微博”的抖音,连流量变现都和微博看齐。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抖音想要将话语权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终究是不太现实的。
如今虽然降低了抽成比例并将费用转化为流量消耗,但MCN机构和达人是否会买单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星图平台更重要的使命不是“图钱”,而应该图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商业模式。
否则,谁又知道星图是否还会经历再次“推迟”呢?
为什么感觉抖音上刷到的广告,几乎全是游戏类?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1 10:24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查看全部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漫谈短视频平台概况,全面解读头部内容
美丶少丶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4 15:36
从开眼、V电影,到秒拍、美拍,再到快手、抖音,各类短视频APP层出不穷。当大量猎奇的用户涌入,各类短视频APP应该如何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
短视频平台概况
短视频平台有三个主要方面:平台、连接和服务、内容提供者。
平台
首先说平台。平台中有两个重要层次:重构型平台和入口型平台。重构型平台,比如说你买东西,过去你去超市选购东西,然后打包带回家,现在一个APP可以完成,这就是重构产业。这种平台创造的价值最大,因为它重新建立产业链,涉及到产业链的每一部分,比如物流、信用体系、大数据以及供应商等等。就像阿里现在在做的事情。而入口型平台就像我们打车,以前我们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现在我们坐在家里通过APP打车,其实服务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用户行为的入口,这就是入口型平台,它的体量远大不到重构。那么短视频平台属于哪一种呢?短视频平台并没有改变这个产业链以及整个产业,它只是改变了一个入口,把原来看电视这批人转化成用手机看视频的人,因此,短视频属于入口型平台。
从投资角度来看,平台会被首先被融资。2005年9月,YouTube在获得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350万美元投资后,正式发布测试版。2006年10月,谷歌看到YouTube的巨大潜力,斥资16.5亿美元将这家视频分享网站收购,当时YouTube仅有65名员工。
但是,短视频平台人力无法管理大量的长尾CP,那么如何推荐资源分配或者商业化项目?这就需要一些中间人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是Servicesand Connection。
连接和服务
连接和服务中,即MCN所做的事情。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这个词是一个舶来词,Channel原本指YouTube的订阅频道,在中国更合适的词应为MPN (Multi-Platform Network)。那么,MCN是做什么的?MCN将PGC内容整合持续输出内容,实现商业变现。它帮助CP(Content Provider)专注于内容创作,因为它能够帮助CP广告议价、宣传推广,进行资源整合招商 ,以及管理推荐资源的分配。对于CP来说,CP通过MCN帮忙找到好的平台流量和商业合作。对于平台来说,平台通过MCN可以间接管理到更多的中长尾CP。因此我们可以发现,MCN具有以下能力:签约整合、工业化的内容制作以及管理培训能力;频道/平台化的流量把控力;精准的商业引入、投放能力以及版权管理能力。
MCN的祖师是MAKER STUDIOS。2014年迪士尼以9.5亿美元买下MAKERSTUDIOS,标志着MCN商业模式的正式确立。它曾是Youtube最大内容制造商,旗下签约5.5万个Youtube频道,拥有4亿订阅用户,每月55亿次观看(2014年数据)。直到2017年迪士尼关闭Maker Studios,成立Disney Digital Network,频道缩减到300个,目前美国的MCN正在衰落,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举例一些比较好的MCN,比如Vevo音乐,它有自己独立APP,月播放量60亿次,几乎所有大牌歌手都会选择在这里首发MV,例如Kendrick的Humble,MV单曲已播放 4亿次,而Tayler swift 的LookWhat You Made Me Do 有8亿播放量。YouTube的MCN最好的就是Vevo,而中国不同,中国MCN多平台发布。中国的MCN包括视知(内容翻译,比如十九大红头文件内容翻译以及发布会内容翻译)、罐头场(日食记等)、二更视频、梨视频等。目前国内平台流量分散,平台直接对接补贴CP,头部CP内容自己可以搞定广告,架空MCN。而国外MCN也面临一些尴尬:平台集中,头部CP依靠平台广告分成活得很好;CP如果需要流量,可以在彼此之间以互换粉丝的形式合作;MCN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YouTube分成模式为平台 45% 、MCN22% 、CP 33%。
内容提供者
现在,PGC、UGC界限变得不明,比如Papi酱,因此现在业内索性都称为CP。我们说平台的链条相对成熟时,就是CP发展的时期。在这里介绍一些头部CP。比如Casey ,这是Vlog里拍得最好的,带火了Vlog中一大批拍Vlog的人,另外还有游戏博主PewDiePie、hip-hop视频主LilPump等等。
当头条决定拿出十亿来支持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时,企鹅号拿出300亿资源引入短视频内容时,我们就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
●●●
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视频
背景介绍
媒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从第一份商业化报纸快速发展到互联网商业化,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四个好处: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信息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化;生产发行成本降低;用户获取成本变得更低。
未来趋势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未来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形式会成为未来的信息媒介?未来的内容会极度逼近真实活,举例VR产业,其中VR产业层次有很多,包括看到什么内容、怎么拍、采集下来素材如何剪辑、VR反应速度以及渲染速度,最后才是终端,终端教育用户。在这几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内容,好比电视机,电视的节目内容约丰富,用户买这个电视的价值越大。但是VR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渲染时差导致的大脑眩晕问题;二是分辨率问题和成本问题。那么,为什么VR/AR这么火呢?就是因为他们极度逼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媒介的特点
媒介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媒介具有复合性,一个新媒介不会完全取代另一个媒介;媒体具有增量性,比如报纸,开始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花很少一部分钱去阅读很少一部分内容,但随着媒体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和阅读报纸,媒体的最终竞争是用户时间,增量性是不可持续的,媒体的替代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要研究用户的获取成本和内容的品质;移动设备的出现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增加了用户时间的增量,所以移动互联网成为目前主流的媒介。所以短视频,就是我们定义的,在这个时代中能够吸引并且侵占用户大量时间一种形式。
●●●
国内短视频平台与内容
国内几大短视频阵营
国内有几大产品阵营:今日头条系: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MUSE;微博系: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晃咖;360系:快视频、花椒直播、奶糖短视频。新浪微博为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提供用户和流量。同时,由秒拍、小咖秀、一直播形成的视频矩阵生态亦为新浪微博反哺新内容、关注与热度。
什么是内容壁垒?
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独家合作、版权购买、自制内容等方式产生内容壁垒。各大新闻平台是不存在内容壁垒的,比如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其实新闻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但是音乐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会以内容来形成自己的壁垒,比如某些歌曲你只能在QQ音乐中听到,某些音乐,你只能在网易云音乐中听到。
国内平台的主要模式
国内优秀案例
2014年7月,秒拍发起“ALS冰桶挑战赛,共有128位明星参与,获得20亿关注。在获得市场的认可后,一下科技推出小咖秀,上线两个月AppStore中榜排名第一位。2016年,在移动直播成为风口后,一下科技随即推出“一直播”,攻占城池。
直播+社交衍生更具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如何高效搭建一个泛娱乐直播平台?如何打造高竞争力的泛娱乐内容体系?
要点:
1.直播平台如何打造自有泛娱乐内容体系寻找竞争力?
2.如何快速高效搭建一个适合泛娱乐化产品的直播平台?
3.直播+社交内容沉淀,衍生更具粘性及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 查看全部
从开眼、V电影,到秒拍、美拍,再到快手、抖音,各类短视频APP层出不穷。当大量猎奇的用户涌入,各类短视频APP应该如何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
短视频平台概况
短视频平台有三个主要方面:平台、连接和服务、内容提供者。
平台
首先说平台。平台中有两个重要层次:重构型平台和入口型平台。重构型平台,比如说你买东西,过去你去超市选购东西,然后打包带回家,现在一个APP可以完成,这就是重构产业。这种平台创造的价值最大,因为它重新建立产业链,涉及到产业链的每一部分,比如物流、信用体系、大数据以及供应商等等。就像阿里现在在做的事情。而入口型平台就像我们打车,以前我们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现在我们坐在家里通过APP打车,其实服务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用户行为的入口,这就是入口型平台,它的体量远大不到重构。那么短视频平台属于哪一种呢?短视频平台并没有改变这个产业链以及整个产业,它只是改变了一个入口,把原来看电视这批人转化成用手机看视频的人,因此,短视频属于入口型平台。
从投资角度来看,平台会被首先被融资。2005年9月,YouTube在获得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350万美元投资后,正式发布测试版。2006年10月,谷歌看到YouTube的巨大潜力,斥资16.5亿美元将这家视频分享网站收购,当时YouTube仅有65名员工。
但是,短视频平台人力无法管理大量的长尾CP,那么如何推荐资源分配或者商业化项目?这就需要一些中间人来做这个事情,这就是Servicesand Connection。
连接和服务
连接和服务中,即MCN所做的事情。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这个词是一个舶来词,Channel原本指YouTube的订阅频道,在中国更合适的词应为MPN (Multi-Platform Network)。那么,MCN是做什么的?MCN将PGC内容整合持续输出内容,实现商业变现。它帮助CP(Content Provider)专注于内容创作,因为它能够帮助CP广告议价、宣传推广,进行资源整合招商 ,以及管理推荐资源的分配。对于CP来说,CP通过MCN帮忙找到好的平台流量和商业合作。对于平台来说,平台通过MCN可以间接管理到更多的中长尾CP。因此我们可以发现,MCN具有以下能力:签约整合、工业化的内容制作以及管理培训能力;频道/平台化的流量把控力;精准的商业引入、投放能力以及版权管理能力。
MCN的祖师是MAKER STUDIOS。2014年迪士尼以9.5亿美元买下MAKERSTUDIOS,标志着MCN商业模式的正式确立。它曾是Youtube最大内容制造商,旗下签约5.5万个Youtube频道,拥有4亿订阅用户,每月55亿次观看(2014年数据)。直到2017年迪士尼关闭Maker Studios,成立Disney Digital Network,频道缩减到300个,目前美国的MCN正在衰落,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举例一些比较好的MCN,比如Vevo音乐,它有自己独立APP,月播放量60亿次,几乎所有大牌歌手都会选择在这里首发MV,例如Kendrick的Humble,MV单曲已播放 4亿次,而Tayler swift 的LookWhat You Made Me Do 有8亿播放量。YouTube的MCN最好的就是Vevo,而中国不同,中国MCN多平台发布。中国的MCN包括视知(内容翻译,比如十九大红头文件内容翻译以及发布会内容翻译)、罐头场(日食记等)、二更视频、梨视频等。目前国内平台流量分散,平台直接对接补贴CP,头部CP内容自己可以搞定广告,架空MCN。而国外MCN也面临一些尴尬:平台集中,头部CP依靠平台广告分成活得很好;CP如果需要流量,可以在彼此之间以互换粉丝的形式合作;MCN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YouTube分成模式为平台 45% 、MCN22% 、CP 33%。
内容提供者
现在,PGC、UGC界限变得不明,比如Papi酱,因此现在业内索性都称为CP。我们说平台的链条相对成熟时,就是CP发展的时期。在这里介绍一些头部CP。比如Casey ,这是Vlog里拍得最好的,带火了Vlog中一大批拍Vlog的人,另外还有游戏博主PewDiePie、hip-hop视频主LilPump等等。
当头条决定拿出十亿来支持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时,企鹅号拿出300亿资源引入短视频内容时,我们就认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补贴期。
●●●
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视频
背景介绍
媒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从第一份商业化报纸快速发展到互联网商业化,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四个好处: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信息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化;生产发行成本降低;用户获取成本变得更低。
未来趋势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未来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形式会成为未来的信息媒介?未来的内容会极度逼近真实活,举例VR产业,其中VR产业层次有很多,包括看到什么内容、怎么拍、采集下来素材如何剪辑、VR反应速度以及渲染速度,最后才是终端,终端教育用户。在这几个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内容,好比电视机,电视的节目内容约丰富,用户买这个电视的价值越大。但是VR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渲染时差导致的大脑眩晕问题;二是分辨率问题和成本问题。那么,为什么VR/AR这么火呢?就是因为他们极度逼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媒介的特点
媒介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媒介具有复合性,一个新媒介不会完全取代另一个媒介;媒体具有增量性,比如报纸,开始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花很少一部分钱去阅读很少一部分内容,但随着媒体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和阅读报纸,媒体的最终竞争是用户时间,增量性是不可持续的,媒体的替代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要研究用户的获取成本和内容的品质;移动设备的出现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增加了用户时间的增量,所以移动互联网成为目前主流的媒介。所以短视频,就是我们定义的,在这个时代中能够吸引并且侵占用户大量时间一种形式。
●●●
国内短视频平台与内容
国内几大短视频阵营
国内有几大产品阵营:今日头条系: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MUSE;微博系: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晃咖;360系:快视频、花椒直播、奶糖短视频。新浪微博为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提供用户和流量。同时,由秒拍、小咖秀、一直播形成的视频矩阵生态亦为新浪微博反哺新内容、关注与热度。
什么是内容壁垒?
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独家合作、版权购买、自制内容等方式产生内容壁垒。各大新闻平台是不存在内容壁垒的,比如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其实新闻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但是音乐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等内容平台,会以内容来形成自己的壁垒,比如某些歌曲你只能在QQ音乐中听到,某些音乐,你只能在网易云音乐中听到。
国内平台的主要模式
国内优秀案例
2014年7月,秒拍发起“ALS冰桶挑战赛,共有128位明星参与,获得20亿关注。在获得市场的认可后,一下科技推出小咖秀,上线两个月AppStore中榜排名第一位。2016年,在移动直播成为风口后,一下科技随即推出“一直播”,攻占城池。
直播+社交衍生更具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如何高效搭建一个泛娱乐直播平台?如何打造高竞争力的泛娱乐内容体系?
要点:
1.直播平台如何打造自有泛娱乐内容体系寻找竞争力?
2.如何快速高效搭建一个适合泛娱乐化产品的直播平台?
3.直播+社交内容沉淀,衍生更具粘性及传播力的次生短视频内容
2017年度回顾:短视频大逃杀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1 11:23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查看全部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06 22:57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查看全部
关于未来该怎么走,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做MCN,让更多创作者能依托Papi酱这个已经成型的品牌发布内容并实现价值。也是从那时起,杨铭开始着手筹划Papitube。
经过一年的发展,Papitube已经拥有了近30个账号,覆盖搞笑、生活、美妆、影视等8个垂直领域。2017年4月,Papitube母公司泰洋川禾完成A轮融资;7月,Papitube旗下账号单月全网播放量达7.26亿。
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概念始于YouTube。一个MCN公司就好比一个网红经纪公司,签约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在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为其提供营销推广、流量内容分发、招商引资等服务,MCN可以从中收取费用或广告分成。2014年,迪士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最大的MCN Maker Studios,被认为是MCN模式的巨大成功。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MCN逐渐成为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新风向。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和Maker Studios不同的是,国内这一波MCN热里不少MCN都带有内容基因。二更、日日煮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纷纷将业务延伸到MCN,PGC时代打造了不少爆款的万合天宜也和微博、秒拍达成基于迷你剧和微综艺短视频的 MCN 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创作者联盟”。
到今年,行业内也传出了一些头部MCN的融资消息。除了Papitube,今年6月,美妆垂直MCN快美妆完成6000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映资本与前海母基金;9月,做搞笑穿帮视频起家的何仙姑夫宣布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百度视频参资的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同时正式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