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者

内容创作者

大鱼号开通收益有妙招!快进来看看!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20-03-26 08:45 • 来自相关话题

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一直在讲互联网创业,因为时代在进步,现在互联网是最好的创业平台。

昨天同事拜托我帮他写一篇文章,因为他有事没办法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所以就交给了我。

其实一天两天不在自己创作的平台上发表文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同事比较重视这个号,已经进入很久了,一天都没有断更。

还是很佩服他这种坚持的精神,也只有这样也会有自己想要的收益,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媒体平台。

大鱼号如何赚钱?

大鱼号是一个内容创作平台,它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文娱生态的多点分发渠道,包括UC、土豆、优酷等多个平台,同时也在创作收益、原创保护和内容服务等方面为创作者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大鱼号里有很多可以收益的地方,比如说:广告分成,靠文章的阅读用户点击广告获取收益。

还有被大家所熟悉的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三部分组成,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涵、有趣味、有深度的作品,其中基础创作奖金和原创视频奖金最高达2万元/月。

还有一部分可以收益的地方就是开通原创,多创作优质的内容开通原创,拥有原创的大鱼号可以开通更多收入方式。

同时也可以开通打赏,粉丝打赏,积少成多,收益也相当不错。

大鱼号里有个商品推广功能,大鱼号星级5星,且符合商品推广类型,大鱼号作者可在文章中添加商品,在文章中生成商品卡片,文章发布后,一旦有用户购买该商品,则可获得分成佣金。



大鱼号成功案例

17173:它在大鱼号注册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一共有10800篇文章,其中爆文的篇数也是数以百计的,同时还获得了年度影响力大奖。



17173在大鱼号上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断对标于大鱼号上的各种指标,每日在后台页面中查看原创、质量、活跃、合规、粉丝等多方面的指标达成情况,还获得了大鱼奖金。



大鱼号开通收益技巧

在大鱼号里开通收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技巧,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一下。

1.原创指数

不管是哪个平台,对原创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尤其是这种内容创作的平台,几乎成了平台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作品是纯搬运的,不仅单价不会很高,有可能都不会被平台推荐。

所以要不断的发表优质原创文章,这样才会提升你的原创指数,开通收益的几率就会变大,在大鱼号里开通原创,好处非常多,还有几率单价翻倍。



2.垂直指数

以前我们都一直在强调账号垂直度的重要性,内容垂直之后,对于粉丝也很好维护。

在进入平台之前,平台会让我们选择一个领域,我们选择好之后就要做好领域的垂直性,这样也会加大作品的推荐力度。

在大鱼号里,要认真创作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作品,不跨领域,这样垂直指数就非常好满足了。

3.活跃指数

不管是养什么账号,都一定要多创作,才会被别人记住,被平台记住,如果长期不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想要的目的。

所以要经常发表作品,积累文章数量,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收益,如果你连作品都没有,那哪里来的收益呢?

4.质量指数

作品的质量决定着很多因素,文章的质量不好,不但吸引不了粉丝,也不会吸引平台,更不会获得收益。

平时要多练习写作,以前我也分享过关于写作的提升技巧,很多人都觉得有用,想要写好文章就要付出精力学习。

5.用户指数

大鱼号里的用户指数是根据阅读量、转载量、收藏量和点赞量来决定的,这些指数逐渐提升,用户指数就会逐渐提升。



我的看法

大鱼号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是怎样去真正的经营好可能大家都没有去研究过,如果想要做到高收益,就要多学习。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里面的变化也很快,不断有新的自媒体平台推出,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

其实不管是什么平台,其中的盈利模式都是想通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在哪个平台上发展都要不断的学习。

这是一个好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几乎人人都可以实现。

任何人的技能、知识、经验或者日常生活,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可以用来赚钱盈利。

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创作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想要成功,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查看全部
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一直在讲互联网创业,因为时代在进步,现在互联网是最好的创业平台。

昨天同事拜托我帮他写一篇文章,因为他有事没办法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所以就交给了我。

其实一天两天不在自己创作的平台上发表文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同事比较重视这个号,已经进入很久了,一天都没有断更。

还是很佩服他这种坚持的精神,也只有这样也会有自己想要的收益,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媒体平台。

大鱼号如何赚钱?

大鱼号是一个内容创作平台,它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文娱生态的多点分发渠道,包括UC、土豆、优酷等多个平台,同时也在创作收益、原创保护和内容服务等方面为创作者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大鱼号里有很多可以收益的地方,比如说:广告分成,靠文章的阅读用户点击广告获取收益。

还有被大家所熟悉的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三部分组成,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涵、有趣味、有深度的作品,其中基础创作奖金和原创视频奖金最高达2万元/月。

还有一部分可以收益的地方就是开通原创,多创作优质的内容开通原创,拥有原创的大鱼号可以开通更多收入方式。

同时也可以开通打赏,粉丝打赏,积少成多,收益也相当不错。

大鱼号里有个商品推广功能,大鱼号星级5星,且符合商品推广类型,大鱼号作者可在文章中添加商品,在文章中生成商品卡片,文章发布后,一旦有用户购买该商品,则可获得分成佣金。



大鱼号成功案例

17173:它在大鱼号注册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一共有10800篇文章,其中爆文的篇数也是数以百计的,同时还获得了年度影响力大奖。



17173在大鱼号上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断对标于大鱼号上的各种指标,每日在后台页面中查看原创、质量、活跃、合规、粉丝等多方面的指标达成情况,还获得了大鱼奖金。



大鱼号开通收益技巧

在大鱼号里开通收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技巧,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一下。

1.原创指数

不管是哪个平台,对原创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尤其是这种内容创作的平台,几乎成了平台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作品是纯搬运的,不仅单价不会很高,有可能都不会被平台推荐。

所以要不断的发表优质原创文章,这样才会提升你的原创指数,开通收益的几率就会变大,在大鱼号里开通原创,好处非常多,还有几率单价翻倍。



2.垂直指数

以前我们都一直在强调账号垂直度的重要性,内容垂直之后,对于粉丝也很好维护。

在进入平台之前,平台会让我们选择一个领域,我们选择好之后就要做好领域的垂直性,这样也会加大作品的推荐力度。

在大鱼号里,要认真创作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作品,不跨领域,这样垂直指数就非常好满足了。

3.活跃指数

不管是养什么账号,都一定要多创作,才会被别人记住,被平台记住,如果长期不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想要的目的。

所以要经常发表作品,积累文章数量,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收益,如果你连作品都没有,那哪里来的收益呢?

4.质量指数

作品的质量决定着很多因素,文章的质量不好,不但吸引不了粉丝,也不会吸引平台,更不会获得收益。

平时要多练习写作,以前我也分享过关于写作的提升技巧,很多人都觉得有用,想要写好文章就要付出精力学习。

5.用户指数

大鱼号里的用户指数是根据阅读量、转载量、收藏量和点赞量来决定的,这些指数逐渐提升,用户指数就会逐渐提升。



我的看法

大鱼号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是怎样去真正的经营好可能大家都没有去研究过,如果想要做到高收益,就要多学习。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里面的变化也很快,不断有新的自媒体平台推出,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

其实不管是什么平台,其中的盈利模式都是想通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在哪个平台上发展都要不断的学习。

这是一个好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几乎人人都可以实现。

任何人的技能、知识、经验或者日常生活,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可以用来赚钱盈利。

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创作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想要成功,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资讯类短视频的九九八十一难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1-10 07:55 • 来自相关话题

近来有两件事值得资讯类内容创作者注意。

1.一周前,因地产自媒体刻意报道失实消息的现象,几家官媒相继集中批判了自媒体的行业乱象。引得双方及业内人士讨论。

2.上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因其地方政务号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发表“(事故)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女司机已被控制”等描述,虽然事件随后反转,证明私家车车主实为受害者,但舆论伤害已形成。

两件事暴露出了目前资讯行业的弱点,技术平权下资讯从业者的门槛下放,新媒体资讯从业者的专业其素质有待提高。而受网络事件传播速度的影响,传统媒体无法兼顾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UGC海量但准确度有待提升,PGC效率有限导致谣言先行。这是新闻资讯行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下传统媒体转型与内容行业深化发展并行,高质量快效率的优质新闻资讯内容严重空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款集齐了市场所需的新闻资讯内容是如何炼成的。



PART01

资质到位

综合资讯类节目今年或多或少都有着被有关部门约谈整改、短时下架的经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去粗取精,规范化的过程,内容行业也同样如此。

那么资讯类平台首先接受考验的,就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三个证,前者对应内容平台的图文资讯业务的资质,后两者对应着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业务的资质。

①首先任何个人、企业成立网站,不管经营与否都要取得ICP 备案,以及ICP 经营许可证。当网站拿到 ICP 证并通过公安部备案后,才能正式算作合法的存在。

②生产新闻类图文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条件是企业没有外资,且满足有 5 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 3 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等。

③传播视频类内容、生产时政类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获取方式有(1)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2)并购有该视听证的企业,曲线获得该牌照(3)和母公司共用一张牌照(4)投靠各省市电视台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④生产原创视频内容(影视剧集、网大、网站)的平台,需要拿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条件是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 300 万元人民币。主要管理人员(不少于 3 名)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简历、业绩或曾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证明等。

从申请条件来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与生产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强相关,但也最难取得。

多数互联网资讯类平台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各平台只得在此基础上寻找巧妙的结合点,比如梨视频就焦点定位在“民生”,从烟火气息的素材切入,完成了“轻社会”类型的新闻。

PART02

保证传播速度的基础上掌握一手素材

能够满足生产速度+一手素材的,恐怕只有遍布全国、具备新闻敏感度且熟练处理视频制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了。当然不必指望这些条件在个别工作者身上同时得到满足,拆分功能才可达到规律产出的高效状态。

在如何看待UGC的海量和PGC的效率有限这个问题上,北京时间副总裁王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GC是线索,PUGC是素材,PGC是标准。”普通受众在事发第一时间提供线索,专业编辑完成后期编辑和审核的工作,此时是可供传播的视频片段,而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其中提供新闻报道的标尺,合力促成专业的新闻网。

目前时间视频、梨视频等资讯平台已加大全国拍客系统的投入,用吸纳,培训,管理等方式大范围建设采编人员。10月初,后者更是宣布将下沉至294个地级市,铺设拍客网络,网格化、体系化的内容生产者布局在源头上给到了优质新闻资讯内容更大的发展空间。



PART03

采编人员价值回归

内容精品化实际上为内容价值回归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传统的新闻生产在分工上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采访、成文、求证、剪辑、审核等流程根本无法满足高速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的需求,原本的生产时间被大大压缩,条件有限的自媒体没有办法完成诸如“三个无交集的交叉信源同时证实”的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内容市场已经度过了粗粝的内容消费的阶段,受众更中意的是质而不是量。这说明,一旦取得信任,受众对内容创作者有着很高的包容性。如果时间无法领先,那么信息准确、解读深刻、角度新颖都是依然可以吸引受众的原因。内容创作者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被允许稍微放慢脚步。

如文章开头第二个案例,信息失实造成结局反转,这样的案例近来并不是少见。“网红saya殴打孕妇” “德阳女医生自杀”“小凤雅诈捐”等案件都是因为未经证实的信息而引起的社会舆论,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了不可逆的身心灵损伤。正是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内容消费者对新闻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讯平台与原创访谈节目等带有新闻调查属性的内容,都先后做出的积极的调整以应对这样的需求。平台的拍客系统普遍推出专业培训、信用系统管理、选题指导、真实性审核等质量把控,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化则更倾向于采访记录、深度调查、跟进报道等题材上加大投入。此外,资讯平台也相继在垂直领域开始专栏,朝内容颗粒化的方向发展。

PART04

摆脱同质化

牌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差异化资讯类内容,方能在事件恒定,方法论相对稳定的素材池里出落得神形兼备。2016年后,媒体纷纷入局短视频领域,资讯内容行业的竞争又多了个强有力的对手,它们相继找到定位并据此推进。

①技术革新带来的感官变化

VR是财新视频的一条重要的产品线,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VR新闻报道、VR直播和VR纪录片。此外,今年火热的MCN管理模式也被运用于传统媒体的垂类管理,时间视频目前在微博就主要采用主账号带小账号的运营模式。

②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

典型代表有新京报+广电旗下的看看新闻。前者形成了“我们”“动新闻”,其中一些头部的影响力也反哺着新京报的品牌覆盖,比如屡创爆款的《局面》。后者与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爱奇艺、bilibili等互联网平台均有合作,发力国际新闻、国内要闻、民生监督、突发新闻、主题宣传等硬新闻领域。



③人群细分

封面视频的主打80、90后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的全国性新闻产品,热门话题街采的《奇葩爱吐槽》与世界杯解说的《今晚不看球》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领域。

④地域划分

浙视频致力于本地原创新闻视频生产,并将其精品化、国际化。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开辟对外传播渠道,进行中英文国际化传播。背靠中青网的“青蜂侠”则在聚焦各地社会新闻的基础上报道国外见闻,形成差异化竞争。

⑤沿袭原有特色

主打“时政与思想”的澎湃,推出澎湃视频后依然立足于此。除了下设的十五个子栏目外,还一并打造了聚焦事发第一现场的“上直播”,与时政类新闻脱口秀《中国政前方》。

小到代表性的文案/镜头语言,大到标新立异的思想内核,技术革新等都是摆脱同质化的有效手段。聚焦差异点并加以优化升级,神秘又隐匿的市场就会暴露出来。

不管媒介如何变革,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几乎是平稳且恒定的。大浪淘沙,接下来就是明星资讯内容的诞生。 查看全部
近来有两件事值得资讯类内容创作者注意。

1.一周前,因地产自媒体刻意报道失实消息的现象,几家官媒相继集中批判了自媒体的行业乱象。引得双方及业内人士讨论。

2.上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因其地方政务号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发表“(事故)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女司机已被控制”等描述,虽然事件随后反转,证明私家车车主实为受害者,但舆论伤害已形成。

两件事暴露出了目前资讯行业的弱点,技术平权下资讯从业者的门槛下放,新媒体资讯从业者的专业其素质有待提高。而受网络事件传播速度的影响,传统媒体无法兼顾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UGC海量但准确度有待提升,PGC效率有限导致谣言先行。这是新闻资讯行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下传统媒体转型与内容行业深化发展并行,高质量快效率的优质新闻资讯内容严重空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款集齐了市场所需的新闻资讯内容是如何炼成的。



PART01

资质到位

综合资讯类节目今年或多或少都有着被有关部门约谈整改、短时下架的经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去粗取精,规范化的过程,内容行业也同样如此。

那么资讯类平台首先接受考验的,就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三个证,前者对应内容平台的图文资讯业务的资质,后两者对应着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业务的资质。

①首先任何个人、企业成立网站,不管经营与否都要取得ICP 备案,以及ICP 经营许可证。当网站拿到 ICP 证并通过公安部备案后,才能正式算作合法的存在。

生产新闻类图文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条件是企业没有外资,且满足有 5 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 3 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等。

③传播视频类内容、生产时政类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获取方式有(1)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2)并购有该视听证的企业,曲线获得该牌照(3)和母公司共用一张牌照(4)投靠各省市电视台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④生产原创视频内容(影视剧集、网大、网站)的平台,需要拿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条件是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 300 万元人民币。主要管理人员(不少于 3 名)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简历、业绩或曾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证明等。

从申请条件来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与生产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强相关,但也最难取得。

多数互联网资讯类平台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各平台只得在此基础上寻找巧妙的结合点,比如梨视频就焦点定位在“民生”,从烟火气息的素材切入,完成了“轻社会”类型的新闻。

PART02

保证传播速度的基础上掌握一手素材

能够满足生产速度+一手素材的,恐怕只有遍布全国、具备新闻敏感度且熟练处理视频制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了。当然不必指望这些条件在个别工作者身上同时得到满足,拆分功能才可达到规律产出的高效状态。

在如何看待UGC的海量和PGC的效率有限这个问题上,北京时间副总裁王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GC是线索,PUGC是素材,PGC是标准。”普通受众在事发第一时间提供线索,专业编辑完成后期编辑和审核的工作,此时是可供传播的视频片段,而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其中提供新闻报道的标尺,合力促成专业的新闻网。

目前时间视频、梨视频等资讯平台已加大全国拍客系统的投入,用吸纳,培训,管理等方式大范围建设采编人员。10月初,后者更是宣布将下沉至294个地级市,铺设拍客网络,网格化、体系化的内容生产者布局在源头上给到了优质新闻资讯内容更大的发展空间。



PART03

采编人员价值回归

内容精品化实际上为内容价值回归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传统的新闻生产在分工上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采访、成文、求证、剪辑、审核等流程根本无法满足高速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的需求,原本的生产时间被大大压缩,条件有限的自媒体没有办法完成诸如“三个无交集的交叉信源同时证实”的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内容市场已经度过了粗粝的内容消费的阶段,受众更中意的是质而不是量。这说明,一旦取得信任,受众对内容创作者有着很高的包容性。如果时间无法领先,那么信息准确、解读深刻、角度新颖都是依然可以吸引受众的原因。内容创作者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被允许稍微放慢脚步。

如文章开头第二个案例,信息失实造成结局反转,这样的案例近来并不是少见。“网红saya殴打孕妇” “德阳女医生自杀”“小凤雅诈捐”等案件都是因为未经证实的信息而引起的社会舆论,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了不可逆的身心灵损伤。正是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内容消费者对新闻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讯平台与原创访谈节目等带有新闻调查属性的内容,都先后做出的积极的调整以应对这样的需求。平台的拍客系统普遍推出专业培训、信用系统管理、选题指导、真实性审核等质量把控,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化则更倾向于采访记录、深度调查、跟进报道等题材上加大投入。此外,资讯平台也相继在垂直领域开始专栏,朝内容颗粒化的方向发展。

PART04

摆脱同质化

牌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差异化资讯类内容,方能在事件恒定,方法论相对稳定的素材池里出落得神形兼备。2016年后,媒体纷纷入局短视频领域,资讯内容行业的竞争又多了个强有力的对手,它们相继找到定位并据此推进。

①技术革新带来的感官变化

VR是财新视频的一条重要的产品线,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VR新闻报道、VR直播和VR纪录片。此外,今年火热的MCN管理模式也被运用于传统媒体的垂类管理,时间视频目前在微博就主要采用主账号带小账号的运营模式。

②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

典型代表有新京报+广电旗下的看看新闻。前者形成了“我们”“动新闻”,其中一些头部的影响力也反哺着新京报的品牌覆盖,比如屡创爆款的《局面》。后者与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爱奇艺、bilibili等互联网平台均有合作,发力国际新闻、国内要闻、民生监督、突发新闻、主题宣传等硬新闻领域。



③人群细分

封面视频的主打80、90后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的全国性新闻产品,热门话题街采的《奇葩爱吐槽》与世界杯解说的《今晚不看球》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领域。

④地域划分

浙视频致力于本地原创新闻视频生产,并将其精品化、国际化。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开辟对外传播渠道,进行中英文国际化传播。背靠中青网的“青蜂侠”则在聚焦各地社会新闻的基础上报道国外见闻,形成差异化竞争。

⑤沿袭原有特色

主打“时政与思想”的澎湃,推出澎湃视频后依然立足于此。除了下设的十五个子栏目外,还一并打造了聚焦事发第一现场的“上直播”,与时政类新闻脱口秀《中国政前方》。

小到代表性的文案/镜头语言,大到标新立异的思想内核,技术革新等都是摆脱同质化的有效手段。聚焦差异点并加以优化升级,神秘又隐匿的市场就会暴露出来。

不管媒介如何变革,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几乎是平稳且恒定的。大浪淘沙,接下来就是明星资讯内容的诞生。

重磅!内容产业平台再添一员猛将,“搜狗号”正式对外开放!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9-15 00:19 • 来自相关话题

9月13日,搜狗宣布入局内容生态领域,其内容开放平台——搜狗号 正式对外开放注册,目前已开通个人、媒体、国家机构、企业、其他机构五种类型账号的入驻通道。



据了解,搜狗号是依托于搜狗技术平台,为国内自媒体作者提供内容创作和用户运营一站式服务后台,包含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服务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将作品传播给目标受众。

## 综合来看,搜狗号目前有四大优势:

流量赋能:AI支撑,一点接入,多点分发。在流量入口方面,搜狗号已开通搜狗搜索APP、搜狗浏览器APP等平台流量入口。

用户赋能:搜索引擎+搜狗AI智能加持,精准触达用户。在面向终端用户推送内容方面,搜狗号将基于搜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推荐,将搜狗号上的信息推送给目标用户。

平台赋能:产品矩阵,内容覆盖全网,同步触达超过亿级用户(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输入法、今日十大、今天要看、搜狗百科、搜狗问问、搜狗视频等搜狗系产品全平台推荐)。在平台方面,搜狗号将为内容创作者打造包括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在内的多元服务。

商业闭环:粉丝数据全面打通,多渠道涨粉,全平台共享,赋能自媒体商业变现能力,授之以渔。根据搜狗方面的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变现能力。



## 【入驻指南】

符合要求的国家机构,媒体,企业、自媒体均可申请搜狗号,登录搜狗号官网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后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入驻搜狗内容开放平台。

注册类型包括以下五类:

个人:适合垂直领域专家、意见领袖、评论家及自媒体人申请。

媒体:适合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通讯社或者其他以生产内容为主的组织机构。

国家机构:适合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企业:适合企业、公司、分支机构等组织。

其他机构:适合各类公共场馆、公益机构、学校、社团、民间组织机构团体。

注:媒体类型分为“群媒体”和“新闻媒体”,其中:新闻媒体指适合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以内容生产为主,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资质的媒体机构申请;群媒体指以公司形式专注于内容生产,并以内容为主要产出的创作团体。

【注册网址】http://mp.sogou.com/



据搜狗方面消息,2018年下半年,搜狗号还将上线收益中心,2019年还将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

其实早在去年搜狗赴美上市之际,搜狗CEO王小川就曾对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行介绍。他表示,搜狗已经开始做信息流业务,搜狗从输入法中获得的大量数据能够做出很好的用户画像,精确勾勒人群需求,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次搜狗推出搜狗号,也意味着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我们看到随着自媒体的火爆,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内容平台,比如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等等。对于平台来说,开通自媒体平台,让用户自己创造内容,平台方在积累了大量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了商业变现的商机和潜力。

搜狗此次推出了搜狗号,也是受到了各方的热切欢迎和期待。

对自媒体人来说,新增内容平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不仅可以增加内容的分发渠道,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内容报告和收益。

对于品牌方来说,多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平台就是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广宣传渠道。



我们知道当前内容市场,大家更关注优质内容的“真实价值”和“传播效果”,搜狗搜索超过5亿的月活跃用户和搜狗浏览器APP覆盖的过亿人群,无疑将为内容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

再者,对于入驻搜狗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搜狗亿万流量及品牌背书可以让原创内容有较高的曝光度和价值传递,有利于打造自媒体的自身影响力。



对于普通内容受众来说,搜狗号的精准算法推荐和AI技术支持,可以将更多优质、个性化的信息流内容推荐给自己,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也提升了碎片化阅读的价值。

另外,据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赋能内容创作者价值变现能力,逐步打造一条由内容生产、智能分发、商业变现等组成的完整内容生态链。比如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机制,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等。

这些举措,不仅能助力内容创作者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内容创作者入驻搜狗号平台,持续为用户带来更优质、多元的原创内容,促进内容行业的价值释放和良性发展。 查看全部
9月13日,搜狗宣布入局内容生态领域,其内容开放平台——搜狗号 正式对外开放注册,目前已开通个人、媒体、国家机构、企业、其他机构五种类型账号的入驻通道。



据了解,搜狗号是依托于搜狗技术平台,为国内自媒体作者提供内容创作和用户运营一站式服务后台,包含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服务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将作品传播给目标受众。

## 综合来看,搜狗号目前有四大优势:

流量赋能:AI支撑,一点接入,多点分发。在流量入口方面,搜狗号已开通搜狗搜索APP、搜狗浏览器APP等平台流量入口。

用户赋能:搜索引擎+搜狗AI智能加持,精准触达用户。在面向终端用户推送内容方面,搜狗号将基于搜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推荐,将搜狗号上的信息推送给目标用户。

平台赋能:产品矩阵,内容覆盖全网,同步触达超过亿级用户(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输入法、今日十大、今天要看、搜狗百科、搜狗问问、搜狗视频等搜狗系产品全平台推荐)。在平台方面,搜狗号将为内容创作者打造包括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在内的多元服务。

商业闭环:粉丝数据全面打通,多渠道涨粉,全平台共享,赋能自媒体商业变现能力,授之以渔。根据搜狗方面的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变现能力。



## 【入驻指南】

符合要求的国家机构,媒体,企业、自媒体均可申请搜狗号,登录搜狗号官网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后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入驻搜狗内容开放平台。

注册类型包括以下五类:

个人:适合垂直领域专家、意见领袖、评论家及自媒体人申请。

媒体:适合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通讯社或者其他以生产内容为主的组织机构。

国家机构:适合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企业:适合企业、公司、分支机构等组织。

其他机构:适合各类公共场馆、公益机构、学校、社团、民间组织机构团体。

注:媒体类型分为“群媒体”和“新闻媒体”,其中:新闻媒体指适合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以内容生产为主,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资质的媒体机构申请;群媒体指以公司形式专注于内容生产,并以内容为主要产出的创作团体。

【注册网址】http://mp.sogou.com/



据搜狗方面消息,2018年下半年,搜狗号还将上线收益中心,2019年还将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

其实早在去年搜狗赴美上市之际,搜狗CEO王小川就曾对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行介绍。他表示,搜狗已经开始做信息流业务,搜狗从输入法中获得的大量数据能够做出很好的用户画像,精确勾勒人群需求,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次搜狗推出搜狗号,也意味着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我们看到随着自媒体的火爆,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内容平台,比如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等等。对于平台来说,开通自媒体平台,让用户自己创造内容,平台方在积累了大量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了商业变现的商机和潜力。

搜狗此次推出了搜狗号,也是受到了各方的热切欢迎和期待。

对自媒体人来说,新增内容平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不仅可以增加内容的分发渠道,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内容报告和收益。

对于品牌方来说,多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平台就是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广宣传渠道。



我们知道当前内容市场,大家更关注优质内容的“真实价值”和“传播效果”,搜狗搜索超过5亿的月活跃用户和搜狗浏览器APP覆盖的过亿人群,无疑将为内容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

再者,对于入驻搜狗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搜狗亿万流量及品牌背书可以让原创内容有较高的曝光度和价值传递,有利于打造自媒体的自身影响力。



对于普通内容受众来说,搜狗号的精准算法推荐和AI技术支持,可以将更多优质、个性化的信息流内容推荐给自己,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也提升了碎片化阅读的价值。

另外,据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赋能内容创作者价值变现能力,逐步打造一条由内容生产、智能分发、商业变现等组成的完整内容生态链。比如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机制,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等。

这些举措,不仅能助力内容创作者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内容创作者入驻搜狗号平台,持续为用户带来更优质、多元的原创内容,促进内容行业的价值释放和良性发展。

2017年度回顾:短视频大逃杀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1 11:23 • 来自相关话题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查看全部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瓜分10个亿,悟空问答就是下一个流量红利!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14 22:16 • 来自相关话题

前几天,今日头条举办头条创作者大会,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将要推出“千人百万粉”的计划,致力于打造1000个100万粉丝的账号,形成个人IP。最重要的是,将在在悟空问答上投入10亿元,这说明什么?

说明内容创作者的红利期又来了。

一、悟空问答的爆发

在此次的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官方表示,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将会成为今日头条重点扶持对象,会成为今日头条两大主要内容生态。
 


会上首次展现了悟空问答的数据,目前总用户1亿,日均提问数超 3 万个,回答数超 20 万个,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这个数据,意料之外,但看今日头条近几年的势头,却又在意料之中。

16年春节前后,悟空问答开启了内测,一直到17年的6月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开始独立运营。

除了今年8月的“挖角300位知乎大V”使得悟空问答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就以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映入眼帘。

在过去的一年里,悟空问答签约了 2000 多名答主,签约成本也从最初的 1 万元/月增长到 1000 万元/月,覆盖健康、科学、时尚、文化、娱乐等 29 个垂直领域。

二、入驻悟空问答的好处

1、流量红利

一般我们提到悟空问答,首先想到的是涨粉神器,“头条号怎么涨粉?”“悟空问答!”。

这样说是没错,你发布图文、视频,用户可能还不一定会关注你,而在悟空问答上回答几个问题,就有人会关注你。

今年3月份的时候,头条问答(悟空问答前身)用户量只有5000 万,日均提问量 1 万,日均回答量10 万,日均阅读量在 1.5 亿左右。

而11月,用户和回答数都翻了2 倍,提问数翻了3倍,总阅读量达2亿人次。
 


从提问数和回答数中可以看出,答题的是需求是非常多的,现在入驻,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你。
 


而且,关键的就是,悟空问答上的回答,是可以被推荐到今日头条首页的,这个流量可想而知有多少了。

2、扶持力度大

今日头条的补贴方式,一向是简单粗暴的!

为了激励和奖励各位创作者们,头条也设立奖励机制,月榜将榜单细分成 10 个领域,每月奖励优质回答 100 个,每个回答 1000 元。
 


2018年,今日头条将砸下10亿在悟空问答上。

另外今日头条也出了一个“知识分享节”,通过问题赞助、回答红包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在悟空问答里答题拿补贴。

3、创作门槛低

相对于我们在头条号、大鱼号发一篇文章,需要从选题开始想,然后内容、标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问答平台则要简单的多。

在一个具体问题面前,你可以没有很好的文笔,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回答一个问题,并非难事。

知乎和悟空问答的区别就是,知乎更偏向专业化,创作者愿意用长篇大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悟空问答不需要,一般在500-1000字左右,再来几张图,就可以了。

大流量、高补贴、低门槛,你还在等什么呢? 查看全部
前几天,今日头条举办头条创作者大会,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将要推出“千人百万粉”的计划,致力于打造1000个100万粉丝的账号,形成个人IP。最重要的是,将在在悟空问答上投入10亿元,这说明什么?

说明内容创作者的红利期又来了。

一、悟空问答的爆发

在此次的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官方表示,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将会成为今日头条重点扶持对象,会成为今日头条两大主要内容生态。
 


会上首次展现了悟空问答的数据,目前总用户1亿,日均提问数超 3 万个,回答数超 20 万个,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这个数据,意料之外,但看今日头条近几年的势头,却又在意料之中。

16年春节前后,悟空问答开启了内测,一直到17年的6月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开始独立运营。

除了今年8月的“挖角300位知乎大V”使得悟空问答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就以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映入眼帘。

在过去的一年里,悟空问答签约了 2000 多名答主,签约成本也从最初的 1 万元/月增长到 1000 万元/月,覆盖健康、科学、时尚、文化、娱乐等 29 个垂直领域。

二、入驻悟空问答的好处

1、流量红利

一般我们提到悟空问答,首先想到的是涨粉神器,“头条号怎么涨粉?”“悟空问答!”

这样说是没错,你发布图文、视频,用户可能还不一定会关注你,而在悟空问答上回答几个问题,就有人会关注你。

今年3月份的时候,头条问答(悟空问答前身)用户量只有5000 万,日均提问量 1 万,日均回答量10 万,日均阅读量在 1.5 亿左右。

而11月,用户和回答数都翻了2 倍,提问数翻了3倍,总阅读量达2亿人次。
 


从提问数和回答数中可以看出,答题的是需求是非常多的,现在入驻,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你。
 


而且,关键的就是,悟空问答上的回答,是可以被推荐到今日头条首页的,这个流量可想而知有多少了。

2、扶持力度大

今日头条的补贴方式,一向是简单粗暴的!

为了激励和奖励各位创作者们,头条也设立奖励机制,月榜将榜单细分成 10 个领域,每月奖励优质回答 100 个,每个回答 1000 元。
 


2018年,今日头条将砸下10亿在悟空问答上。

另外今日头条也出了一个“知识分享节”,通过问题赞助、回答红包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在悟空问答里答题拿补贴。

3、创作门槛低

相对于我们在头条号、大鱼号发一篇文章,需要从选题开始想,然后内容、标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问答平台则要简单的多。

在一个具体问题面前,你可以没有很好的文笔,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回答一个问题,并非难事。

知乎和悟空问答的区别就是,知乎更偏向专业化,创作者愿意用长篇大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悟空问答不需要,一般在500-1000字左右,再来几张图,就可以了。

大流量、高补贴、低门槛,你还在等什么呢?

大鱼号开通收益有妙招!快进来看看!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20-03-26 08:45 • 来自相关话题

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一直在讲互联网创业,因为时代在进步,现在互联网是最好的创业平台。

昨天同事拜托我帮他写一篇文章,因为他有事没办法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所以就交给了我。

其实一天两天不在自己创作的平台上发表文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同事比较重视这个号,已经进入很久了,一天都没有断更。

还是很佩服他这种坚持的精神,也只有这样也会有自己想要的收益,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媒体平台。

大鱼号如何赚钱?

大鱼号是一个内容创作平台,它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文娱生态的多点分发渠道,包括UC、土豆、优酷等多个平台,同时也在创作收益、原创保护和内容服务等方面为创作者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大鱼号里有很多可以收益的地方,比如说:广告分成,靠文章的阅读用户点击广告获取收益。

还有被大家所熟悉的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三部分组成,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涵、有趣味、有深度的作品,其中基础创作奖金和原创视频奖金最高达2万元/月。

还有一部分可以收益的地方就是开通原创,多创作优质的内容开通原创,拥有原创的大鱼号可以开通更多收入方式。

同时也可以开通打赏,粉丝打赏,积少成多,收益也相当不错。

大鱼号里有个商品推广功能,大鱼号星级5星,且符合商品推广类型,大鱼号作者可在文章中添加商品,在文章中生成商品卡片,文章发布后,一旦有用户购买该商品,则可获得分成佣金。



大鱼号成功案例

17173:它在大鱼号注册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一共有10800篇文章,其中爆文的篇数也是数以百计的,同时还获得了年度影响力大奖。



17173在大鱼号上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断对标于大鱼号上的各种指标,每日在后台页面中查看原创、质量、活跃、合规、粉丝等多方面的指标达成情况,还获得了大鱼奖金。



大鱼号开通收益技巧

在大鱼号里开通收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技巧,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一下。

1.原创指数

不管是哪个平台,对原创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尤其是这种内容创作的平台,几乎成了平台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作品是纯搬运的,不仅单价不会很高,有可能都不会被平台推荐。

所以要不断的发表优质原创文章,这样才会提升你的原创指数,开通收益的几率就会变大,在大鱼号里开通原创,好处非常多,还有几率单价翻倍。



2.垂直指数

以前我们都一直在强调账号垂直度的重要性,内容垂直之后,对于粉丝也很好维护。

在进入平台之前,平台会让我们选择一个领域,我们选择好之后就要做好领域的垂直性,这样也会加大作品的推荐力度。

在大鱼号里,要认真创作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作品,不跨领域,这样垂直指数就非常好满足了。

3.活跃指数

不管是养什么账号,都一定要多创作,才会被别人记住,被平台记住,如果长期不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想要的目的。

所以要经常发表作品,积累文章数量,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收益,如果你连作品都没有,那哪里来的收益呢?

4.质量指数

作品的质量决定着很多因素,文章的质量不好,不但吸引不了粉丝,也不会吸引平台,更不会获得收益。

平时要多练习写作,以前我也分享过关于写作的提升技巧,很多人都觉得有用,想要写好文章就要付出精力学习。

5.用户指数

大鱼号里的用户指数是根据阅读量、转载量、收藏量和点赞量来决定的,这些指数逐渐提升,用户指数就会逐渐提升。



我的看法

大鱼号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是怎样去真正的经营好可能大家都没有去研究过,如果想要做到高收益,就要多学习。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里面的变化也很快,不断有新的自媒体平台推出,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

其实不管是什么平台,其中的盈利模式都是想通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在哪个平台上发展都要不断的学习。

这是一个好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几乎人人都可以实现。

任何人的技能、知识、经验或者日常生活,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可以用来赚钱盈利。

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创作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想要成功,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查看全部
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一直在讲互联网创业,因为时代在进步,现在互联网是最好的创业平台。

昨天同事拜托我帮他写一篇文章,因为他有事没办法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所以就交给了我。

其实一天两天不在自己创作的平台上发表文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同事比较重视这个号,已经进入很久了,一天都没有断更。

还是很佩服他这种坚持的精神,也只有这样也会有自己想要的收益,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媒体平台。

大鱼号如何赚钱?

大鱼号是一个内容创作平台,它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文娱生态的多点分发渠道,包括UC、土豆、优酷等多个平台,同时也在创作收益、原创保护和内容服务等方面为创作者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大鱼号里有很多可以收益的地方,比如说:广告分成,靠文章的阅读用户点击广告获取收益。

还有被大家所熟悉的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三部分组成,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涵、有趣味、有深度的作品,其中基础创作奖金和原创视频奖金最高达2万元/月。

还有一部分可以收益的地方就是开通原创,多创作优质的内容开通原创,拥有原创的大鱼号可以开通更多收入方式。

同时也可以开通打赏,粉丝打赏,积少成多,收益也相当不错。

大鱼号里有个商品推广功能,大鱼号星级5星,且符合商品推广类型,大鱼号作者可在文章中添加商品,在文章中生成商品卡片,文章发布后,一旦有用户购买该商品,则可获得分成佣金。



大鱼号成功案例

17173:它在大鱼号注册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一共有10800篇文章,其中爆文的篇数也是数以百计的,同时还获得了年度影响力大奖。



17173在大鱼号上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断对标于大鱼号上的各种指标,每日在后台页面中查看原创、质量、活跃、合规、粉丝等多方面的指标达成情况,还获得了大鱼奖金。



大鱼号开通收益技巧

在大鱼号里开通收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技巧,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一下。

1.原创指数

不管是哪个平台,对原创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尤其是这种内容创作的平台,几乎成了平台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作品是纯搬运的,不仅单价不会很高,有可能都不会被平台推荐。

所以要不断的发表优质原创文章,这样才会提升你的原创指数,开通收益的几率就会变大,在大鱼号里开通原创,好处非常多,还有几率单价翻倍。



2.垂直指数

以前我们都一直在强调账号垂直度的重要性,内容垂直之后,对于粉丝也很好维护。

在进入平台之前,平台会让我们选择一个领域,我们选择好之后就要做好领域的垂直性,这样也会加大作品的推荐力度。

在大鱼号里,要认真创作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作品,不跨领域,这样垂直指数就非常好满足了。

3.活跃指数

不管是养什么账号,都一定要多创作,才会被别人记住,被平台记住,如果长期不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想要的目的。

所以要经常发表作品,积累文章数量,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收益,如果你连作品都没有,那哪里来的收益呢?

4.质量指数

作品的质量决定着很多因素,文章的质量不好,不但吸引不了粉丝,也不会吸引平台,更不会获得收益。

平时要多练习写作,以前我也分享过关于写作的提升技巧,很多人都觉得有用,想要写好文章就要付出精力学习。

5.用户指数

大鱼号里的用户指数是根据阅读量、转载量、收藏量和点赞量来决定的,这些指数逐渐提升,用户指数就会逐渐提升。



我的看法

大鱼号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是怎样去真正的经营好可能大家都没有去研究过,如果想要做到高收益,就要多学习。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里面的变化也很快,不断有新的自媒体平台推出,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

其实不管是什么平台,其中的盈利模式都是想通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在哪个平台上发展都要不断的学习。

这是一个好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几乎人人都可以实现。

任何人的技能、知识、经验或者日常生活,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可以用来赚钱盈利。

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创作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想要成功,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资讯类短视频的九九八十一难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1-10 07:55 • 来自相关话题

近来有两件事值得资讯类内容创作者注意。

1.一周前,因地产自媒体刻意报道失实消息的现象,几家官媒相继集中批判了自媒体的行业乱象。引得双方及业内人士讨论。

2.上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因其地方政务号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发表“(事故)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女司机已被控制”等描述,虽然事件随后反转,证明私家车车主实为受害者,但舆论伤害已形成。

两件事暴露出了目前资讯行业的弱点,技术平权下资讯从业者的门槛下放,新媒体资讯从业者的专业其素质有待提高。而受网络事件传播速度的影响,传统媒体无法兼顾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UGC海量但准确度有待提升,PGC效率有限导致谣言先行。这是新闻资讯行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下传统媒体转型与内容行业深化发展并行,高质量快效率的优质新闻资讯内容严重空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款集齐了市场所需的新闻资讯内容是如何炼成的。



PART01

资质到位

综合资讯类节目今年或多或少都有着被有关部门约谈整改、短时下架的经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去粗取精,规范化的过程,内容行业也同样如此。

那么资讯类平台首先接受考验的,就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三个证,前者对应内容平台的图文资讯业务的资质,后两者对应着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业务的资质。

①首先任何个人、企业成立网站,不管经营与否都要取得ICP 备案,以及ICP 经营许可证。当网站拿到 ICP 证并通过公安部备案后,才能正式算作合法的存在。

②生产新闻类图文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条件是企业没有外资,且满足有 5 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 3 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等。

③传播视频类内容、生产时政类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获取方式有(1)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2)并购有该视听证的企业,曲线获得该牌照(3)和母公司共用一张牌照(4)投靠各省市电视台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④生产原创视频内容(影视剧集、网大、网站)的平台,需要拿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条件是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 300 万元人民币。主要管理人员(不少于 3 名)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简历、业绩或曾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证明等。

从申请条件来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与生产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强相关,但也最难取得。

多数互联网资讯类平台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各平台只得在此基础上寻找巧妙的结合点,比如梨视频就焦点定位在“民生”,从烟火气息的素材切入,完成了“轻社会”类型的新闻。

PART02

保证传播速度的基础上掌握一手素材

能够满足生产速度+一手素材的,恐怕只有遍布全国、具备新闻敏感度且熟练处理视频制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了。当然不必指望这些条件在个别工作者身上同时得到满足,拆分功能才可达到规律产出的高效状态。

在如何看待UGC的海量和PGC的效率有限这个问题上,北京时间副总裁王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GC是线索,PUGC是素材,PGC是标准。”普通受众在事发第一时间提供线索,专业编辑完成后期编辑和审核的工作,此时是可供传播的视频片段,而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其中提供新闻报道的标尺,合力促成专业的新闻网。

目前时间视频、梨视频等资讯平台已加大全国拍客系统的投入,用吸纳,培训,管理等方式大范围建设采编人员。10月初,后者更是宣布将下沉至294个地级市,铺设拍客网络,网格化、体系化的内容生产者布局在源头上给到了优质新闻资讯内容更大的发展空间。



PART03

采编人员价值回归

内容精品化实际上为内容价值回归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传统的新闻生产在分工上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采访、成文、求证、剪辑、审核等流程根本无法满足高速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的需求,原本的生产时间被大大压缩,条件有限的自媒体没有办法完成诸如“三个无交集的交叉信源同时证实”的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内容市场已经度过了粗粝的内容消费的阶段,受众更中意的是质而不是量。这说明,一旦取得信任,受众对内容创作者有着很高的包容性。如果时间无法领先,那么信息准确、解读深刻、角度新颖都是依然可以吸引受众的原因。内容创作者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被允许稍微放慢脚步。

如文章开头第二个案例,信息失实造成结局反转,这样的案例近来并不是少见。“网红saya殴打孕妇” “德阳女医生自杀”“小凤雅诈捐”等案件都是因为未经证实的信息而引起的社会舆论,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了不可逆的身心灵损伤。正是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内容消费者对新闻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讯平台与原创访谈节目等带有新闻调查属性的内容,都先后做出的积极的调整以应对这样的需求。平台的拍客系统普遍推出专业培训、信用系统管理、选题指导、真实性审核等质量把控,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化则更倾向于采访记录、深度调查、跟进报道等题材上加大投入。此外,资讯平台也相继在垂直领域开始专栏,朝内容颗粒化的方向发展。

PART04

摆脱同质化

牌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差异化资讯类内容,方能在事件恒定,方法论相对稳定的素材池里出落得神形兼备。2016年后,媒体纷纷入局短视频领域,资讯内容行业的竞争又多了个强有力的对手,它们相继找到定位并据此推进。

①技术革新带来的感官变化

VR是财新视频的一条重要的产品线,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VR新闻报道、VR直播和VR纪录片。此外,今年火热的MCN管理模式也被运用于传统媒体的垂类管理,时间视频目前在微博就主要采用主账号带小账号的运营模式。

②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

典型代表有新京报+广电旗下的看看新闻。前者形成了“我们”“动新闻”,其中一些头部的影响力也反哺着新京报的品牌覆盖,比如屡创爆款的《局面》。后者与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爱奇艺、bilibili等互联网平台均有合作,发力国际新闻、国内要闻、民生监督、突发新闻、主题宣传等硬新闻领域。



③人群细分

封面视频的主打80、90后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的全国性新闻产品,热门话题街采的《奇葩爱吐槽》与世界杯解说的《今晚不看球》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领域。

④地域划分

浙视频致力于本地原创新闻视频生产,并将其精品化、国际化。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开辟对外传播渠道,进行中英文国际化传播。背靠中青网的“青蜂侠”则在聚焦各地社会新闻的基础上报道国外见闻,形成差异化竞争。

⑤沿袭原有特色

主打“时政与思想”的澎湃,推出澎湃视频后依然立足于此。除了下设的十五个子栏目外,还一并打造了聚焦事发第一现场的“上直播”,与时政类新闻脱口秀《中国政前方》。

小到代表性的文案/镜头语言,大到标新立异的思想内核,技术革新等都是摆脱同质化的有效手段。聚焦差异点并加以优化升级,神秘又隐匿的市场就会暴露出来。

不管媒介如何变革,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几乎是平稳且恒定的。大浪淘沙,接下来就是明星资讯内容的诞生。 查看全部
近来有两件事值得资讯类内容创作者注意。

1.一周前,因地产自媒体刻意报道失实消息的现象,几家官媒相继集中批判了自媒体的行业乱象。引得双方及业内人士讨论。

2.上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因其地方政务号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发表“(事故)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女司机已被控制”等描述,虽然事件随后反转,证明私家车车主实为受害者,但舆论伤害已形成。

两件事暴露出了目前资讯行业的弱点,技术平权下资讯从业者的门槛下放,新媒体资讯从业者的专业其素质有待提高。而受网络事件传播速度的影响,传统媒体无法兼顾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UGC海量但准确度有待提升,PGC效率有限导致谣言先行。这是新闻资讯行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下传统媒体转型与内容行业深化发展并行,高质量快效率的优质新闻资讯内容严重空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款集齐了市场所需的新闻资讯内容是如何炼成的。



PART01

资质到位

综合资讯类节目今年或多或少都有着被有关部门约谈整改、短时下架的经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去粗取精,规范化的过程,内容行业也同样如此。

那么资讯类平台首先接受考验的,就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三个证,前者对应内容平台的图文资讯业务的资质,后两者对应着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业务的资质。

①首先任何个人、企业成立网站,不管经营与否都要取得ICP 备案,以及ICP 经营许可证。当网站拿到 ICP 证并通过公安部备案后,才能正式算作合法的存在。

生产新闻类图文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条件是企业没有外资,且满足有 5 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 3 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等。

③传播视频类内容、生产时政类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获取方式有(1)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2)并购有该视听证的企业,曲线获得该牌照(3)和母公司共用一张牌照(4)投靠各省市电视台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④生产原创视频内容(影视剧集、网大、网站)的平台,需要拿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条件是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 300 万元人民币。主要管理人员(不少于 3 名)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简历、业绩或曾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证明等。

从申请条件来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与生产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强相关,但也最难取得。

多数互联网资讯类平台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各平台只得在此基础上寻找巧妙的结合点,比如梨视频就焦点定位在“民生”,从烟火气息的素材切入,完成了“轻社会”类型的新闻。

PART02

保证传播速度的基础上掌握一手素材

能够满足生产速度+一手素材的,恐怕只有遍布全国、具备新闻敏感度且熟练处理视频制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了。当然不必指望这些条件在个别工作者身上同时得到满足,拆分功能才可达到规律产出的高效状态。

在如何看待UGC的海量和PGC的效率有限这个问题上,北京时间副总裁王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GC是线索,PUGC是素材,PGC是标准。”普通受众在事发第一时间提供线索,专业编辑完成后期编辑和审核的工作,此时是可供传播的视频片段,而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其中提供新闻报道的标尺,合力促成专业的新闻网。

目前时间视频、梨视频等资讯平台已加大全国拍客系统的投入,用吸纳,培训,管理等方式大范围建设采编人员。10月初,后者更是宣布将下沉至294个地级市,铺设拍客网络,网格化、体系化的内容生产者布局在源头上给到了优质新闻资讯内容更大的发展空间。



PART03

采编人员价值回归

内容精品化实际上为内容价值回归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传统的新闻生产在分工上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采访、成文、求证、剪辑、审核等流程根本无法满足高速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的需求,原本的生产时间被大大压缩,条件有限的自媒体没有办法完成诸如“三个无交集的交叉信源同时证实”的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内容市场已经度过了粗粝的内容消费的阶段,受众更中意的是质而不是量。这说明,一旦取得信任,受众对内容创作者有着很高的包容性。如果时间无法领先,那么信息准确、解读深刻、角度新颖都是依然可以吸引受众的原因。内容创作者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被允许稍微放慢脚步。

如文章开头第二个案例,信息失实造成结局反转,这样的案例近来并不是少见。“网红saya殴打孕妇” “德阳女医生自杀”“小凤雅诈捐”等案件都是因为未经证实的信息而引起的社会舆论,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了不可逆的身心灵损伤。正是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内容消费者对新闻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讯平台与原创访谈节目等带有新闻调查属性的内容,都先后做出的积极的调整以应对这样的需求。平台的拍客系统普遍推出专业培训、信用系统管理、选题指导、真实性审核等质量把控,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化则更倾向于采访记录、深度调查、跟进报道等题材上加大投入。此外,资讯平台也相继在垂直领域开始专栏,朝内容颗粒化的方向发展。

PART04

摆脱同质化

牌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差异化资讯类内容,方能在事件恒定,方法论相对稳定的素材池里出落得神形兼备。2016年后,媒体纷纷入局短视频领域,资讯内容行业的竞争又多了个强有力的对手,它们相继找到定位并据此推进。

①技术革新带来的感官变化

VR是财新视频的一条重要的产品线,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VR新闻报道、VR直播和VR纪录片。此外,今年火热的MCN管理模式也被运用于传统媒体的垂类管理,时间视频目前在微博就主要采用主账号带小账号的运营模式。

②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

典型代表有新京报+广电旗下的看看新闻。前者形成了“我们”“动新闻”,其中一些头部的影响力也反哺着新京报的品牌覆盖,比如屡创爆款的《局面》。后者与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爱奇艺、bilibili等互联网平台均有合作,发力国际新闻、国内要闻、民生监督、突发新闻、主题宣传等硬新闻领域。



③人群细分

封面视频的主打80、90后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的全国性新闻产品,热门话题街采的《奇葩爱吐槽》与世界杯解说的《今晚不看球》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领域。

④地域划分

浙视频致力于本地原创新闻视频生产,并将其精品化、国际化。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开辟对外传播渠道,进行中英文国际化传播。背靠中青网的“青蜂侠”则在聚焦各地社会新闻的基础上报道国外见闻,形成差异化竞争。

⑤沿袭原有特色

主打“时政与思想”的澎湃,推出澎湃视频后依然立足于此。除了下设的十五个子栏目外,还一并打造了聚焦事发第一现场的“上直播”,与时政类新闻脱口秀《中国政前方》。

小到代表性的文案/镜头语言,大到标新立异的思想内核,技术革新等都是摆脱同质化的有效手段。聚焦差异点并加以优化升级,神秘又隐匿的市场就会暴露出来。

不管媒介如何变革,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几乎是平稳且恒定的。大浪淘沙,接下来就是明星资讯内容的诞生。

重磅!内容产业平台再添一员猛将,“搜狗号”正式对外开放!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9-15 00:19 • 来自相关话题

9月13日,搜狗宣布入局内容生态领域,其内容开放平台——搜狗号 正式对外开放注册,目前已开通个人、媒体、国家机构、企业、其他机构五种类型账号的入驻通道。



据了解,搜狗号是依托于搜狗技术平台,为国内自媒体作者提供内容创作和用户运营一站式服务后台,包含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服务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将作品传播给目标受众。

## 综合来看,搜狗号目前有四大优势:

流量赋能:AI支撑,一点接入,多点分发。在流量入口方面,搜狗号已开通搜狗搜索APP、搜狗浏览器APP等平台流量入口。

用户赋能:搜索引擎+搜狗AI智能加持,精准触达用户。在面向终端用户推送内容方面,搜狗号将基于搜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推荐,将搜狗号上的信息推送给目标用户。

平台赋能:产品矩阵,内容覆盖全网,同步触达超过亿级用户(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输入法、今日十大、今天要看、搜狗百科、搜狗问问、搜狗视频等搜狗系产品全平台推荐)。在平台方面,搜狗号将为内容创作者打造包括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在内的多元服务。

商业闭环:粉丝数据全面打通,多渠道涨粉,全平台共享,赋能自媒体商业变现能力,授之以渔。根据搜狗方面的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变现能力。



## 【入驻指南】

符合要求的国家机构,媒体,企业、自媒体均可申请搜狗号,登录搜狗号官网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后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入驻搜狗内容开放平台。

注册类型包括以下五类:

个人:适合垂直领域专家、意见领袖、评论家及自媒体人申请。

媒体:适合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通讯社或者其他以生产内容为主的组织机构。

国家机构:适合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企业:适合企业、公司、分支机构等组织。

其他机构:适合各类公共场馆、公益机构、学校、社团、民间组织机构团体。

注:媒体类型分为“群媒体”和“新闻媒体”,其中:新闻媒体指适合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以内容生产为主,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资质的媒体机构申请;群媒体指以公司形式专注于内容生产,并以内容为主要产出的创作团体。

【注册网址】http://mp.sogou.com/



据搜狗方面消息,2018年下半年,搜狗号还将上线收益中心,2019年还将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

其实早在去年搜狗赴美上市之际,搜狗CEO王小川就曾对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行介绍。他表示,搜狗已经开始做信息流业务,搜狗从输入法中获得的大量数据能够做出很好的用户画像,精确勾勒人群需求,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次搜狗推出搜狗号,也意味着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我们看到随着自媒体的火爆,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内容平台,比如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等等。对于平台来说,开通自媒体平台,让用户自己创造内容,平台方在积累了大量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了商业变现的商机和潜力。

搜狗此次推出了搜狗号,也是受到了各方的热切欢迎和期待。

对自媒体人来说,新增内容平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不仅可以增加内容的分发渠道,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内容报告和收益。

对于品牌方来说,多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平台就是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广宣传渠道。



我们知道当前内容市场,大家更关注优质内容的“真实价值”和“传播效果”,搜狗搜索超过5亿的月活跃用户和搜狗浏览器APP覆盖的过亿人群,无疑将为内容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

再者,对于入驻搜狗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搜狗亿万流量及品牌背书可以让原创内容有较高的曝光度和价值传递,有利于打造自媒体的自身影响力。



对于普通内容受众来说,搜狗号的精准算法推荐和AI技术支持,可以将更多优质、个性化的信息流内容推荐给自己,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也提升了碎片化阅读的价值。

另外,据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赋能内容创作者价值变现能力,逐步打造一条由内容生产、智能分发、商业变现等组成的完整内容生态链。比如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机制,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等。

这些举措,不仅能助力内容创作者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内容创作者入驻搜狗号平台,持续为用户带来更优质、多元的原创内容,促进内容行业的价值释放和良性发展。 查看全部
9月13日,搜狗宣布入局内容生态领域,其内容开放平台——搜狗号 正式对外开放注册,目前已开通个人、媒体、国家机构、企业、其他机构五种类型账号的入驻通道。



据了解,搜狗号是依托于搜狗技术平台,为国内自媒体作者提供内容创作和用户运营一站式服务后台,包含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服务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将作品传播给目标受众。

## 综合来看,搜狗号目前有四大优势:

流量赋能:AI支撑,一点接入,多点分发。在流量入口方面,搜狗号已开通搜狗搜索APP、搜狗浏览器APP等平台流量入口。

用户赋能:搜索引擎+搜狗AI智能加持,精准触达用户。在面向终端用户推送内容方面,搜狗号将基于搜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推荐,将搜狗号上的信息推送给目标用户。

平台赋能:产品矩阵,内容覆盖全网,同步触达超过亿级用户(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输入法、今日十大、今天要看、搜狗百科、搜狗问问、搜狗视频等搜狗系产品全平台推荐)。在平台方面,搜狗号将为内容创作者打造包括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在内的多元服务。

商业闭环:粉丝数据全面打通,多渠道涨粉,全平台共享,赋能自媒体商业变现能力,授之以渔。根据搜狗方面的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变现能力。



## 【入驻指南】

符合要求的国家机构,媒体,企业、自媒体均可申请搜狗号,登录搜狗号官网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后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入驻搜狗内容开放平台。

注册类型包括以下五类:

个人:适合垂直领域专家、意见领袖、评论家及自媒体人申请。

媒体:适合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通讯社或者其他以生产内容为主的组织机构。

国家机构:适合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企业:适合企业、公司、分支机构等组织。

其他机构:适合各类公共场馆、公益机构、学校、社团、民间组织机构团体。

注:媒体类型分为“群媒体”和“新闻媒体”,其中:新闻媒体指适合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以内容生产为主,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资质的媒体机构申请;群媒体指以公司形式专注于内容生产,并以内容为主要产出的创作团体。

【注册网址】http://mp.sogou.com/



据搜狗方面消息,2018年下半年,搜狗号还将上线收益中心,2019年还将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

其实早在去年搜狗赴美上市之际,搜狗CEO王小川就曾对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行介绍。他表示,搜狗已经开始做信息流业务,搜狗从输入法中获得的大量数据能够做出很好的用户画像,精确勾勒人群需求,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次搜狗推出搜狗号,也意味着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我们看到随着自媒体的火爆,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内容平台,比如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等等。对于平台来说,开通自媒体平台,让用户自己创造内容,平台方在积累了大量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了商业变现的商机和潜力。

搜狗此次推出了搜狗号,也是受到了各方的热切欢迎和期待。

对自媒体人来说,新增内容平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不仅可以增加内容的分发渠道,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内容报告和收益。

对于品牌方来说,多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平台就是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广宣传渠道。



我们知道当前内容市场,大家更关注优质内容的“真实价值”和“传播效果”,搜狗搜索超过5亿的月活跃用户和搜狗浏览器APP覆盖的过亿人群,无疑将为内容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

再者,对于入驻搜狗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搜狗亿万流量及品牌背书可以让原创内容有较高的曝光度和价值传递,有利于打造自媒体的自身影响力。



对于普通内容受众来说,搜狗号的精准算法推荐和AI技术支持,可以将更多优质、个性化的信息流内容推荐给自己,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也提升了碎片化阅读的价值。

另外,据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赋能内容创作者价值变现能力,逐步打造一条由内容生产、智能分发、商业变现等组成的完整内容生态链。比如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机制,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等。

这些举措,不仅能助力内容创作者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内容创作者入驻搜狗号平台,持续为用户带来更优质、多元的原创内容,促进内容行业的价值释放和良性发展。

2017年度回顾:短视频大逃杀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1 11:23 • 来自相关话题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查看全部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瓜分10个亿,悟空问答就是下一个流量红利!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14 22:16 • 来自相关话题

前几天,今日头条举办头条创作者大会,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将要推出“千人百万粉”的计划,致力于打造1000个100万粉丝的账号,形成个人IP。最重要的是,将在在悟空问答上投入10亿元,这说明什么?

说明内容创作者的红利期又来了。

一、悟空问答的爆发

在此次的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官方表示,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将会成为今日头条重点扶持对象,会成为今日头条两大主要内容生态。
 


会上首次展现了悟空问答的数据,目前总用户1亿,日均提问数超 3 万个,回答数超 20 万个,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这个数据,意料之外,但看今日头条近几年的势头,却又在意料之中。

16年春节前后,悟空问答开启了内测,一直到17年的6月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开始独立运营。

除了今年8月的“挖角300位知乎大V”使得悟空问答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就以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映入眼帘。

在过去的一年里,悟空问答签约了 2000 多名答主,签约成本也从最初的 1 万元/月增长到 1000 万元/月,覆盖健康、科学、时尚、文化、娱乐等 29 个垂直领域。

二、入驻悟空问答的好处

1、流量红利

一般我们提到悟空问答,首先想到的是涨粉神器,“头条号怎么涨粉?”“悟空问答!”。

这样说是没错,你发布图文、视频,用户可能还不一定会关注你,而在悟空问答上回答几个问题,就有人会关注你。

今年3月份的时候,头条问答(悟空问答前身)用户量只有5000 万,日均提问量 1 万,日均回答量10 万,日均阅读量在 1.5 亿左右。

而11月,用户和回答数都翻了2 倍,提问数翻了3倍,总阅读量达2亿人次。
 


从提问数和回答数中可以看出,答题的是需求是非常多的,现在入驻,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你。
 


而且,关键的就是,悟空问答上的回答,是可以被推荐到今日头条首页的,这个流量可想而知有多少了。

2、扶持力度大

今日头条的补贴方式,一向是简单粗暴的!

为了激励和奖励各位创作者们,头条也设立奖励机制,月榜将榜单细分成 10 个领域,每月奖励优质回答 100 个,每个回答 1000 元。
 


2018年,今日头条将砸下10亿在悟空问答上。

另外今日头条也出了一个“知识分享节”,通过问题赞助、回答红包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在悟空问答里答题拿补贴。

3、创作门槛低

相对于我们在头条号、大鱼号发一篇文章,需要从选题开始想,然后内容、标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问答平台则要简单的多。

在一个具体问题面前,你可以没有很好的文笔,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回答一个问题,并非难事。

知乎和悟空问答的区别就是,知乎更偏向专业化,创作者愿意用长篇大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悟空问答不需要,一般在500-1000字左右,再来几张图,就可以了。

大流量、高补贴、低门槛,你还在等什么呢? 查看全部
前几天,今日头条举办头条创作者大会,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将要推出“千人百万粉”的计划,致力于打造1000个100万粉丝的账号,形成个人IP。最重要的是,将在在悟空问答上投入10亿元,这说明什么?

说明内容创作者的红利期又来了。

一、悟空问答的爆发

在此次的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官方表示,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将会成为今日头条重点扶持对象,会成为今日头条两大主要内容生态。
 


会上首次展现了悟空问答的数据,目前总用户1亿,日均提问数超 3 万个,回答数超 20 万个,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这个数据,意料之外,但看今日头条近几年的势头,却又在意料之中。

16年春节前后,悟空问答开启了内测,一直到17年的6月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开始独立运营。

除了今年8月的“挖角300位知乎大V”使得悟空问答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就以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映入眼帘。

在过去的一年里,悟空问答签约了 2000 多名答主,签约成本也从最初的 1 万元/月增长到 1000 万元/月,覆盖健康、科学、时尚、文化、娱乐等 29 个垂直领域。

二、入驻悟空问答的好处

1、流量红利

一般我们提到悟空问答,首先想到的是涨粉神器,“头条号怎么涨粉?”“悟空问答!”

这样说是没错,你发布图文、视频,用户可能还不一定会关注你,而在悟空问答上回答几个问题,就有人会关注你。

今年3月份的时候,头条问答(悟空问答前身)用户量只有5000 万,日均提问量 1 万,日均回答量10 万,日均阅读量在 1.5 亿左右。

而11月,用户和回答数都翻了2 倍,提问数翻了3倍,总阅读量达2亿人次。
 


从提问数和回答数中可以看出,答题的是需求是非常多的,现在入驻,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你。
 


而且,关键的就是,悟空问答上的回答,是可以被推荐到今日头条首页的,这个流量可想而知有多少了。

2、扶持力度大

今日头条的补贴方式,一向是简单粗暴的!

为了激励和奖励各位创作者们,头条也设立奖励机制,月榜将榜单细分成 10 个领域,每月奖励优质回答 100 个,每个回答 1000 元。
 


2018年,今日头条将砸下10亿在悟空问答上。

另外今日头条也出了一个“知识分享节”,通过问题赞助、回答红包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在悟空问答里答题拿补贴。

3、创作门槛低

相对于我们在头条号、大鱼号发一篇文章,需要从选题开始想,然后内容、标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问答平台则要简单的多。

在一个具体问题面前,你可以没有很好的文笔,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回答一个问题,并非难事。

知乎和悟空问答的区别就是,知乎更偏向专业化,创作者愿意用长篇大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悟空问答不需要,一般在500-1000字左右,再来几张图,就可以了。

大流量、高补贴、低门槛,你还在等什么呢?

大鱼号开通收益有妙招!快进来看看!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20-03-26 08:45 • 来自相关话题

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一直在讲互联网创业,因为时代在进步,现在互联网是最好的创业平台。

昨天同事拜托我帮他写一篇文章,因为他有事没办法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所以就交给了我。

其实一天两天不在自己创作的平台上发表文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同事比较重视这个号,已经进入很久了,一天都没有断更。

还是很佩服他这种坚持的精神,也只有这样也会有自己想要的收益,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媒体平台。

大鱼号如何赚钱?

大鱼号是一个内容创作平台,它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文娱生态的多点分发渠道,包括UC、土豆、优酷等多个平台,同时也在创作收益、原创保护和内容服务等方面为创作者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大鱼号里有很多可以收益的地方,比如说:广告分成,靠文章的阅读用户点击广告获取收益。

还有被大家所熟悉的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三部分组成,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涵、有趣味、有深度的作品,其中基础创作奖金和原创视频奖金最高达2万元/月。

还有一部分可以收益的地方就是开通原创,多创作优质的内容开通原创,拥有原创的大鱼号可以开通更多收入方式。

同时也可以开通打赏,粉丝打赏,积少成多,收益也相当不错。

大鱼号里有个商品推广功能,大鱼号星级5星,且符合商品推广类型,大鱼号作者可在文章中添加商品,在文章中生成商品卡片,文章发布后,一旦有用户购买该商品,则可获得分成佣金。



大鱼号成功案例

17173:它在大鱼号注册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一共有10800篇文章,其中爆文的篇数也是数以百计的,同时还获得了年度影响力大奖。



17173在大鱼号上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断对标于大鱼号上的各种指标,每日在后台页面中查看原创、质量、活跃、合规、粉丝等多方面的指标达成情况,还获得了大鱼奖金。



大鱼号开通收益技巧

在大鱼号里开通收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技巧,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一下。

1.原创指数

不管是哪个平台,对原创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尤其是这种内容创作的平台,几乎成了平台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作品是纯搬运的,不仅单价不会很高,有可能都不会被平台推荐。

所以要不断的发表优质原创文章,这样才会提升你的原创指数,开通收益的几率就会变大,在大鱼号里开通原创,好处非常多,还有几率单价翻倍。



2.垂直指数

以前我们都一直在强调账号垂直度的重要性,内容垂直之后,对于粉丝也很好维护。

在进入平台之前,平台会让我们选择一个领域,我们选择好之后就要做好领域的垂直性,这样也会加大作品的推荐力度。

在大鱼号里,要认真创作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作品,不跨领域,这样垂直指数就非常好满足了。

3.活跃指数

不管是养什么账号,都一定要多创作,才会被别人记住,被平台记住,如果长期不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想要的目的。

所以要经常发表作品,积累文章数量,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收益,如果你连作品都没有,那哪里来的收益呢?

4.质量指数

作品的质量决定着很多因素,文章的质量不好,不但吸引不了粉丝,也不会吸引平台,更不会获得收益。

平时要多练习写作,以前我也分享过关于写作的提升技巧,很多人都觉得有用,想要写好文章就要付出精力学习。

5.用户指数

大鱼号里的用户指数是根据阅读量、转载量、收藏量和点赞量来决定的,这些指数逐渐提升,用户指数就会逐渐提升。



我的看法

大鱼号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是怎样去真正的经营好可能大家都没有去研究过,如果想要做到高收益,就要多学习。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里面的变化也很快,不断有新的自媒体平台推出,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

其实不管是什么平台,其中的盈利模式都是想通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在哪个平台上发展都要不断的学习。

这是一个好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几乎人人都可以实现。

任何人的技能、知识、经验或者日常生活,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可以用来赚钱盈利。

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创作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想要成功,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查看全部
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一直在讲互联网创业,因为时代在进步,现在互联网是最好的创业平台。

昨天同事拜托我帮他写一篇文章,因为他有事没办法在平台上发表文章,所以就交给了我。

其实一天两天不在自己创作的平台上发表文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同事比较重视这个号,已经进入很久了,一天都没有断更。

还是很佩服他这种坚持的精神,也只有这样也会有自己想要的收益,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媒体平台。

大鱼号如何赚钱?

大鱼号是一个内容创作平台,它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文娱生态的多点分发渠道,包括UC、土豆、优酷等多个平台,同时也在创作收益、原创保护和内容服务等方面为创作者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大鱼号里有很多可以收益的地方,比如说:广告分成,靠文章的阅读用户点击广告获取收益。

还有被大家所熟悉的大鱼计划,由大鱼奖金、广告分成、大鱼合伙人三部分组成,鼓励平台创作者产出有价值、有内涵、有趣味、有深度的作品,其中基础创作奖金和原创视频奖金最高达2万元/月。

还有一部分可以收益的地方就是开通原创,多创作优质的内容开通原创,拥有原创的大鱼号可以开通更多收入方式。

同时也可以开通打赏,粉丝打赏,积少成多,收益也相当不错。

大鱼号里有个商品推广功能,大鱼号星级5星,且符合商品推广类型,大鱼号作者可在文章中添加商品,在文章中生成商品卡片,文章发布后,一旦有用户购买该商品,则可获得分成佣金。



大鱼号成功案例

17173:它在大鱼号注册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一共有10800篇文章,其中爆文的篇数也是数以百计的,同时还获得了年度影响力大奖。



17173在大鱼号上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断对标于大鱼号上的各种指标,每日在后台页面中查看原创、质量、活跃、合规、粉丝等多方面的指标达成情况,还获得了大鱼奖金。



大鱼号开通收益技巧

在大鱼号里开通收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很多技巧,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一下。

1.原创指数

不管是哪个平台,对原创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尤其是这种内容创作的平台,几乎成了平台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作品是纯搬运的,不仅单价不会很高,有可能都不会被平台推荐。

所以要不断的发表优质原创文章,这样才会提升你的原创指数,开通收益的几率就会变大,在大鱼号里开通原创,好处非常多,还有几率单价翻倍。



2.垂直指数

以前我们都一直在强调账号垂直度的重要性,内容垂直之后,对于粉丝也很好维护。

在进入平台之前,平台会让我们选择一个领域,我们选择好之后就要做好领域的垂直性,这样也会加大作品的推荐力度。

在大鱼号里,要认真创作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作品,不跨领域,这样垂直指数就非常好满足了。

3.活跃指数

不管是养什么账号,都一定要多创作,才会被别人记住,被平台记住,如果长期不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想要的目的。

所以要经常发表作品,积累文章数量,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收益,如果你连作品都没有,那哪里来的收益呢?

4.质量指数

作品的质量决定着很多因素,文章的质量不好,不但吸引不了粉丝,也不会吸引平台,更不会获得收益。

平时要多练习写作,以前我也分享过关于写作的提升技巧,很多人都觉得有用,想要写好文章就要付出精力学习。

5.用户指数

大鱼号里的用户指数是根据阅读量、转载量、收藏量和点赞量来决定的,这些指数逐渐提升,用户指数就会逐渐提升。



我的看法

大鱼号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是怎样去真正的经营好可能大家都没有去研究过,如果想要做到高收益,就要多学习。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里面的变化也很快,不断有新的自媒体平台推出,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

其实不管是什么平台,其中的盈利模式都是想通的,办法都是大同小异,在哪个平台上发展都要不断的学习。

这是一个好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几乎人人都可以实现。

任何人的技能、知识、经验或者日常生活,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可以用来赚钱盈利。

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创作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想要成功,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资讯类短视频的九九八十一难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1-10 07:55 • 来自相关话题

近来有两件事值得资讯类内容创作者注意。

1.一周前,因地产自媒体刻意报道失实消息的现象,几家官媒相继集中批判了自媒体的行业乱象。引得双方及业内人士讨论。

2.上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因其地方政务号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发表“(事故)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女司机已被控制”等描述,虽然事件随后反转,证明私家车车主实为受害者,但舆论伤害已形成。

两件事暴露出了目前资讯行业的弱点,技术平权下资讯从业者的门槛下放,新媒体资讯从业者的专业其素质有待提高。而受网络事件传播速度的影响,传统媒体无法兼顾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UGC海量但准确度有待提升,PGC效率有限导致谣言先行。这是新闻资讯行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下传统媒体转型与内容行业深化发展并行,高质量快效率的优质新闻资讯内容严重空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款集齐了市场所需的新闻资讯内容是如何炼成的。



PART01

资质到位

综合资讯类节目今年或多或少都有着被有关部门约谈整改、短时下架的经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去粗取精,规范化的过程,内容行业也同样如此。

那么资讯类平台首先接受考验的,就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三个证,前者对应内容平台的图文资讯业务的资质,后两者对应着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业务的资质。

①首先任何个人、企业成立网站,不管经营与否都要取得ICP 备案,以及ICP 经营许可证。当网站拿到 ICP 证并通过公安部备案后,才能正式算作合法的存在。

②生产新闻类图文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条件是企业没有外资,且满足有 5 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 3 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等。

③传播视频类内容、生产时政类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获取方式有(1)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2)并购有该视听证的企业,曲线获得该牌照(3)和母公司共用一张牌照(4)投靠各省市电视台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④生产原创视频内容(影视剧集、网大、网站)的平台,需要拿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条件是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 300 万元人民币。主要管理人员(不少于 3 名)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简历、业绩或曾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证明等。

从申请条件来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与生产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强相关,但也最难取得。

多数互联网资讯类平台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各平台只得在此基础上寻找巧妙的结合点,比如梨视频就焦点定位在“民生”,从烟火气息的素材切入,完成了“轻社会”类型的新闻。

PART02

保证传播速度的基础上掌握一手素材

能够满足生产速度+一手素材的,恐怕只有遍布全国、具备新闻敏感度且熟练处理视频制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了。当然不必指望这些条件在个别工作者身上同时得到满足,拆分功能才可达到规律产出的高效状态。

在如何看待UGC的海量和PGC的效率有限这个问题上,北京时间副总裁王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GC是线索,PUGC是素材,PGC是标准。”普通受众在事发第一时间提供线索,专业编辑完成后期编辑和审核的工作,此时是可供传播的视频片段,而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其中提供新闻报道的标尺,合力促成专业的新闻网。

目前时间视频、梨视频等资讯平台已加大全国拍客系统的投入,用吸纳,培训,管理等方式大范围建设采编人员。10月初,后者更是宣布将下沉至294个地级市,铺设拍客网络,网格化、体系化的内容生产者布局在源头上给到了优质新闻资讯内容更大的发展空间。



PART03

采编人员价值回归

内容精品化实际上为内容价值回归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传统的新闻生产在分工上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采访、成文、求证、剪辑、审核等流程根本无法满足高速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的需求,原本的生产时间被大大压缩,条件有限的自媒体没有办法完成诸如“三个无交集的交叉信源同时证实”的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内容市场已经度过了粗粝的内容消费的阶段,受众更中意的是质而不是量。这说明,一旦取得信任,受众对内容创作者有着很高的包容性。如果时间无法领先,那么信息准确、解读深刻、角度新颖都是依然可以吸引受众的原因。内容创作者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被允许稍微放慢脚步。

如文章开头第二个案例,信息失实造成结局反转,这样的案例近来并不是少见。“网红saya殴打孕妇” “德阳女医生自杀”“小凤雅诈捐”等案件都是因为未经证实的信息而引起的社会舆论,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了不可逆的身心灵损伤。正是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内容消费者对新闻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讯平台与原创访谈节目等带有新闻调查属性的内容,都先后做出的积极的调整以应对这样的需求。平台的拍客系统普遍推出专业培训、信用系统管理、选题指导、真实性审核等质量把控,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化则更倾向于采访记录、深度调查、跟进报道等题材上加大投入。此外,资讯平台也相继在垂直领域开始专栏,朝内容颗粒化的方向发展。

PART04

摆脱同质化

牌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差异化资讯类内容,方能在事件恒定,方法论相对稳定的素材池里出落得神形兼备。2016年后,媒体纷纷入局短视频领域,资讯内容行业的竞争又多了个强有力的对手,它们相继找到定位并据此推进。

①技术革新带来的感官变化

VR是财新视频的一条重要的产品线,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VR新闻报道、VR直播和VR纪录片。此外,今年火热的MCN管理模式也被运用于传统媒体的垂类管理,时间视频目前在微博就主要采用主账号带小账号的运营模式。

②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

典型代表有新京报+广电旗下的看看新闻。前者形成了“我们”“动新闻”,其中一些头部的影响力也反哺着新京报的品牌覆盖,比如屡创爆款的《局面》。后者与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爱奇艺、bilibili等互联网平台均有合作,发力国际新闻、国内要闻、民生监督、突发新闻、主题宣传等硬新闻领域。



③人群细分

封面视频的主打80、90后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的全国性新闻产品,热门话题街采的《奇葩爱吐槽》与世界杯解说的《今晚不看球》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领域。

④地域划分

浙视频致力于本地原创新闻视频生产,并将其精品化、国际化。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开辟对外传播渠道,进行中英文国际化传播。背靠中青网的“青蜂侠”则在聚焦各地社会新闻的基础上报道国外见闻,形成差异化竞争。

⑤沿袭原有特色

主打“时政与思想”的澎湃,推出澎湃视频后依然立足于此。除了下设的十五个子栏目外,还一并打造了聚焦事发第一现场的“上直播”,与时政类新闻脱口秀《中国政前方》。

小到代表性的文案/镜头语言,大到标新立异的思想内核,技术革新等都是摆脱同质化的有效手段。聚焦差异点并加以优化升级,神秘又隐匿的市场就会暴露出来。

不管媒介如何变革,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几乎是平稳且恒定的。大浪淘沙,接下来就是明星资讯内容的诞生。 查看全部
近来有两件事值得资讯类内容创作者注意。

1.一周前,因地产自媒体刻意报道失实消息的现象,几家官媒相继集中批判了自媒体的行业乱象。引得双方及业内人士讨论。

2.上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因其地方政务号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发表“(事故)系一小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导致”“女司机已被控制”等描述,虽然事件随后反转,证明私家车车主实为受害者,但舆论伤害已形成。

两件事暴露出了目前资讯行业的弱点,技术平权下资讯从业者的门槛下放,新媒体资讯从业者的专业其素质有待提高。而受网络事件传播速度的影响,传统媒体无法兼顾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UGC海量但准确度有待提升,PGC效率有限导致谣言先行。这是新闻资讯行业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下传统媒体转型与内容行业深化发展并行,高质量快效率的优质新闻资讯内容严重空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款集齐了市场所需的新闻资讯内容是如何炼成的。



PART01

资质到位

综合资讯类节目今年或多或少都有着被有关部门约谈整改、短时下架的经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去粗取精,规范化的过程,内容行业也同样如此。

那么资讯类平台首先接受考验的,就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三个证,前者对应内容平台的图文资讯业务的资质,后两者对应着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业务的资质。

①首先任何个人、企业成立网站,不管经营与否都要取得ICP 备案,以及ICP 经营许可证。当网站拿到 ICP 证并通过公安部备案后,才能正式算作合法的存在。

生产新闻类图文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条件是企业没有外资,且满足有 5 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 3 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等。

③传播视频类内容、生产时政类内容的平台,需要拿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获取方式有(1)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2)并购有该视听证的企业,曲线获得该牌照(3)和母公司共用一张牌照(4)投靠各省市电视台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④生产原创视频内容(影视剧集、网大、网站)的平台,需要拿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条件是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 300 万元人民币。主要管理人员(不少于 3 名)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简历、业绩或曾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证明等。

从申请条件来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与生产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强相关,但也最难取得。

多数互联网资讯类平台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各平台只得在此基础上寻找巧妙的结合点,比如梨视频就焦点定位在“民生”,从烟火气息的素材切入,完成了“轻社会”类型的新闻。

PART02

保证传播速度的基础上掌握一手素材

能够满足生产速度+一手素材的,恐怕只有遍布全国、具备新闻敏感度且熟练处理视频制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了。当然不必指望这些条件在个别工作者身上同时得到满足,拆分功能才可达到规律产出的高效状态。

在如何看待UGC的海量和PGC的效率有限这个问题上,北京时间副总裁王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GC是线索,PUGC是素材,PGC是标准。”普通受众在事发第一时间提供线索,专业编辑完成后期编辑和审核的工作,此时是可供传播的视频片段,而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其中提供新闻报道的标尺,合力促成专业的新闻网。

目前时间视频、梨视频等资讯平台已加大全国拍客系统的投入,用吸纳,培训,管理等方式大范围建设采编人员。10月初,后者更是宣布将下沉至294个地级市,铺设拍客网络,网格化、体系化的内容生产者布局在源头上给到了优质新闻资讯内容更大的发展空间。



PART03

采编人员价值回归

内容精品化实际上为内容价值回归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传统的新闻生产在分工上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采访、成文、求证、剪辑、审核等流程根本无法满足高速的碎片化阅读习惯的需求,原本的生产时间被大大压缩,条件有限的自媒体没有办法完成诸如“三个无交集的交叉信源同时证实”的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内容市场已经度过了粗粝的内容消费的阶段,受众更中意的是质而不是量。这说明,一旦取得信任,受众对内容创作者有着很高的包容性。如果时间无法领先,那么信息准确、解读深刻、角度新颖都是依然可以吸引受众的原因。内容创作者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被允许稍微放慢脚步。

如文章开头第二个案例,信息失实造成结局反转,这样的案例近来并不是少见。“网红saya殴打孕妇” “德阳女医生自杀”“小凤雅诈捐”等案件都是因为未经证实的信息而引起的社会舆论,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了不可逆的身心灵损伤。正是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内容消费者对新闻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资讯平台与原创访谈节目等带有新闻调查属性的内容,都先后做出的积极的调整以应对这样的需求。平台的拍客系统普遍推出专业培训、信用系统管理、选题指导、真实性审核等质量把控,传统媒体的短视频化则更倾向于采访记录、深度调查、跟进报道等题材上加大投入。此外,资讯平台也相继在垂直领域开始专栏,朝内容颗粒化的方向发展。

PART04

摆脱同质化

牌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差异化资讯类内容,方能在事件恒定,方法论相对稳定的素材池里出落得神形兼备。2016年后,媒体纷纷入局短视频领域,资讯内容行业的竞争又多了个强有力的对手,它们相继找到定位并据此推进。

①技术革新带来的感官变化

VR是财新视频的一条重要的产品线,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VR新闻报道、VR直播和VR纪录片。此外,今年火热的MCN管理模式也被运用于传统媒体的垂类管理,时间视频目前在微博就主要采用主账号带小账号的运营模式。

②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

典型代表有新京报+广电旗下的看看新闻。前者形成了“我们”“动新闻”,其中一些头部的影响力也反哺着新京报的品牌覆盖,比如屡创爆款的《局面》。后者与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爱奇艺、bilibili等互联网平台均有合作,发力国际新闻、国内要闻、民生监督、突发新闻、主题宣传等硬新闻领域。



③人群细分

封面视频的主打80、90后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的全国性新闻产品,热门话题街采的《奇葩爱吐槽》与世界杯解说的《今晚不看球》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领域。

④地域划分

浙视频致力于本地原创新闻视频生产,并将其精品化、国际化。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开辟对外传播渠道,进行中英文国际化传播。背靠中青网的“青蜂侠”则在聚焦各地社会新闻的基础上报道国外见闻,形成差异化竞争。

⑤沿袭原有特色

主打“时政与思想”的澎湃,推出澎湃视频后依然立足于此。除了下设的十五个子栏目外,还一并打造了聚焦事发第一现场的“上直播”,与时政类新闻脱口秀《中国政前方》。

小到代表性的文案/镜头语言,大到标新立异的思想内核,技术革新等都是摆脱同质化的有效手段。聚焦差异点并加以优化升级,神秘又隐匿的市场就会暴露出来。

不管媒介如何变革,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几乎是平稳且恒定的。大浪淘沙,接下来就是明星资讯内容的诞生。

重磅!内容产业平台再添一员猛将,“搜狗号”正式对外开放!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9-15 00:19 • 来自相关话题

9月13日,搜狗宣布入局内容生态领域,其内容开放平台——搜狗号 正式对外开放注册,目前已开通个人、媒体、国家机构、企业、其他机构五种类型账号的入驻通道。



据了解,搜狗号是依托于搜狗技术平台,为国内自媒体作者提供内容创作和用户运营一站式服务后台,包含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服务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将作品传播给目标受众。

## 综合来看,搜狗号目前有四大优势:

流量赋能:AI支撑,一点接入,多点分发。在流量入口方面,搜狗号已开通搜狗搜索APP、搜狗浏览器APP等平台流量入口。

用户赋能:搜索引擎+搜狗AI智能加持,精准触达用户。在面向终端用户推送内容方面,搜狗号将基于搜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推荐,将搜狗号上的信息推送给目标用户。

平台赋能:产品矩阵,内容覆盖全网,同步触达超过亿级用户(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输入法、今日十大、今天要看、搜狗百科、搜狗问问、搜狗视频等搜狗系产品全平台推荐)。在平台方面,搜狗号将为内容创作者打造包括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在内的多元服务。

商业闭环:粉丝数据全面打通,多渠道涨粉,全平台共享,赋能自媒体商业变现能力,授之以渔。根据搜狗方面的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变现能力。



## 【入驻指南】

符合要求的国家机构,媒体,企业、自媒体均可申请搜狗号,登录搜狗号官网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后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入驻搜狗内容开放平台。

注册类型包括以下五类:

个人:适合垂直领域专家、意见领袖、评论家及自媒体人申请。

媒体:适合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通讯社或者其他以生产内容为主的组织机构。

国家机构:适合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企业:适合企业、公司、分支机构等组织。

其他机构:适合各类公共场馆、公益机构、学校、社团、民间组织机构团体。

注:媒体类型分为“群媒体”和“新闻媒体”,其中:新闻媒体指适合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以内容生产为主,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资质的媒体机构申请;群媒体指以公司形式专注于内容生产,并以内容为主要产出的创作团体。

【注册网址】http://mp.sogou.com/



据搜狗方面消息,2018年下半年,搜狗号还将上线收益中心,2019年还将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

其实早在去年搜狗赴美上市之际,搜狗CEO王小川就曾对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行介绍。他表示,搜狗已经开始做信息流业务,搜狗从输入法中获得的大量数据能够做出很好的用户画像,精确勾勒人群需求,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次搜狗推出搜狗号,也意味着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我们看到随着自媒体的火爆,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内容平台,比如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等等。对于平台来说,开通自媒体平台,让用户自己创造内容,平台方在积累了大量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了商业变现的商机和潜力。

搜狗此次推出了搜狗号,也是受到了各方的热切欢迎和期待。

对自媒体人来说,新增内容平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不仅可以增加内容的分发渠道,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内容报告和收益。

对于品牌方来说,多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平台就是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广宣传渠道。



我们知道当前内容市场,大家更关注优质内容的“真实价值”和“传播效果”,搜狗搜索超过5亿的月活跃用户和搜狗浏览器APP覆盖的过亿人群,无疑将为内容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

再者,对于入驻搜狗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搜狗亿万流量及品牌背书可以让原创内容有较高的曝光度和价值传递,有利于打造自媒体的自身影响力。



对于普通内容受众来说,搜狗号的精准算法推荐和AI技术支持,可以将更多优质、个性化的信息流内容推荐给自己,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也提升了碎片化阅读的价值。

另外,据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赋能内容创作者价值变现能力,逐步打造一条由内容生产、智能分发、商业变现等组成的完整内容生态链。比如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机制,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等。

这些举措,不仅能助力内容创作者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内容创作者入驻搜狗号平台,持续为用户带来更优质、多元的原创内容,促进内容行业的价值释放和良性发展。 查看全部
9月13日,搜狗宣布入局内容生态领域,其内容开放平台——搜狗号 正式对外开放注册,目前已开通个人、媒体、国家机构、企业、其他机构五种类型账号的入驻通道。



据了解,搜狗号是依托于搜狗技术平台,为国内自媒体作者提供内容创作和用户运营一站式服务后台,包含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服务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将作品传播给目标受众。

## 综合来看,搜狗号目前有四大优势:

流量赋能:AI支撑,一点接入,多点分发。在流量入口方面,搜狗号已开通搜狗搜索APP、搜狗浏览器APP等平台流量入口。

用户赋能:搜索引擎+搜狗AI智能加持,精准触达用户。在面向终端用户推送内容方面,搜狗号将基于搜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推荐,将搜狗号上的信息推送给目标用户。

平台赋能:产品矩阵,内容覆盖全网,同步触达超过亿级用户(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输入法、今日十大、今天要看、搜狗百科、搜狗问问、搜狗视频等搜狗系产品全平台推荐)。在平台方面,搜狗号将为内容创作者打造包括内容发布、内容管理、数据统计、账号收益等在内的多元服务。

商业闭环:粉丝数据全面打通,多渠道涨粉,全平台共享,赋能自媒体商业变现能力,授之以渔。根据搜狗方面的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变现能力。



## 【入驻指南】

符合要求的国家机构,媒体,企业、自媒体均可申请搜狗号,登录搜狗号官网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资料后提交申请,通过审核后即可入驻搜狗内容开放平台。

注册类型包括以下五类:

个人:适合垂直领域专家、意见领袖、评论家及自媒体人申请。

媒体:适合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通讯社或者其他以生产内容为主的组织机构。

国家机构:适合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企业:适合企业、公司、分支机构等组织。

其他机构:适合各类公共场馆、公益机构、学校、社团、民间组织机构团体。

注:媒体类型分为“群媒体”和“新闻媒体”,其中:新闻媒体指适合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以内容生产为主,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资质的媒体机构申请;群媒体指以公司形式专注于内容生产,并以内容为主要产出的创作团体。

【注册网址】http://mp.sogou.com/



据搜狗方面消息,2018年下半年,搜狗号还将上线收益中心,2019年还将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

其实早在去年搜狗赴美上市之际,搜狗CEO王小川就曾对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行介绍。他表示,搜狗已经开始做信息流业务,搜狗从输入法中获得的大量数据能够做出很好的用户画像,精确勾勒人群需求,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次搜狗推出搜狗号,也意味着搜狗在信息流业务上的布局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我们看到随着自媒体的火爆,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都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内容平台,比如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等等。对于平台来说,开通自媒体平台,让用户自己创造内容,平台方在积累了大量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了商业变现的商机和潜力。

搜狗此次推出了搜狗号,也是受到了各方的热切欢迎和期待。

对自媒体人来说,新增内容平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不仅可以增加内容的分发渠道,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内容报告和收益。

对于品牌方来说,多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平台就是多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广宣传渠道。



我们知道当前内容市场,大家更关注优质内容的“真实价值”和“传播效果”,搜狗搜索超过5亿的月活跃用户和搜狗浏览器APP覆盖的过亿人群,无疑将为内容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

再者,对于入驻搜狗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搜狗亿万流量及品牌背书可以让原创内容有较高的曝光度和价值传递,有利于打造自媒体的自身影响力。



对于普通内容受众来说,搜狗号的精准算法推荐和AI技术支持,可以将更多优质、个性化的信息流内容推荐给自己,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也提升了碎片化阅读的价值。

另外,据介绍未来搜狗号在开放流量入口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将赋能内容创作者价值变现能力,逐步打造一条由内容生产、智能分发、商业变现等组成的完整内容生态链。比如逐步上线广告分成、流量分成机制,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服务及相关补贴等。

这些举措,不仅能助力内容创作者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内容创作者入驻搜狗号平台,持续为用户带来更优质、多元的原创内容,促进内容行业的价值释放和良性发展。

2017年度回顾:短视频大逃杀

买下第一平米 发表了文章 • 2018-01-01 11:23 • 来自相关话题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查看全部

 一、短视频绞杀战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7年短视频进入“绞杀战”状态。

“绞杀战”是近两年的常态,从直播到内容feed流到新零售到人工智能,互联网上的风口们无一例外都成了绞肉机。

巨头纷纷入场,各家都想攻占高地,投入惊人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很快陷入僵持状态,谁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

直到下一个风口出现,巨头们注意力转移。

短视频就是这种状况。

据Analysys易观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第3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渗透率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秒拍、快手、西瓜、美拍;
第二梯队:土豆、火山、抖音、凤凰;
第三梯队:小影、快视频。


这10家平台也就是短视频平台的Top10。
 

 
从详细数据上看,秒拍以56.26%的渗透率领跑整个行业,通过微博的流量支持稳稳维护住了老大的位置。

抖音作为最年轻的平台之一,依靠《中国有嘻哈》的强力推广,以及海外化的战略布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短视频平台。

平台之间的战斗正在陷入总体僵持、格局已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资本就是“晴雨表”。

从三季度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对平台的投资金额由Q1的91.3%下降到Q3的3.0%。

投资的重心正从平台向内容转移。
 
抖音的战绩能给平台玩家一些参考:抓住细分市场和特定人群是一个突破口。

今年三月网易云音乐上线了UGC短视频功能,11月更尝试了万晓利新专辑发布会的直播。

在版权大战中失利的网易云音乐,看来是希望借助于短视频更具象化的解读音乐,提供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
 
二、不安的种子

从数据上看,就像预料中那样,短视频平台正在狂飙突进。

QuestMobile秋季报告显示:
 


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很多平台的短视频消费时长已超过长视频内容,且户增长仍未到天花板。


坏消息是: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粘性开始回落,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均出现了下滑。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方面短视频的玩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短视频吸取用户时间的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这可能来自不同平台的流量分化,也可能是因为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出现了减退。

但愿是前一个原因。

三、创作者的窘境

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从事内容创作者多如恒河沙砾,真正赚钱的人却寥寥可数。


从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年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47.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30.25%的是略有盈余。让人唏嘘的是:平台贴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72.58%。从盈利团队的分布来看,5人以下的接近了80%,但50人以上的团队盈利的水平直线升高。


从短视频的内容上看,过去一直是搞笑幽默和明星八卦的竞技场,这两类视频也孕育出了两个超级大V——Papi酱和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现改名会火)。

但是现如今,这两类视频已经出现头部。

热门领域出现头部,内容创作者机会在哪?

在笔者看来,眼下的格局中有几个结论是可以确定的:

团队专业运转一般优于个人天赋创作;深耕垂直细分一般优于泛领域竞争;竞争的核心,永远是团队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和聚焦用户high点的能力。

基于此,短视频团队的生存策略可以概括为:

一是明确定位策略。

如果做细分蓝海,一定找感兴趣、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办公室小野瞄准办公室里的创意做菜。

如果做热门领域则要找寻新的切点和娱乐形式——即使在热门领域,娱乐形式也会有流行的周期。

比如同样是时事热点,这两年可能流行吐槽,下两年可能流行直播;再后头又会是什么?

观众的口味总在变,找到新的切点永远有机会。

二是全平台投放策略。
 
对于有补贴的平台可以选择首发或独家,像企鹅号、百家号、头条号这些。

再比如火山小视频,在8月22日推出火苗计划,开通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这都带来了更丰富的营收模式。

三是持续生产聚焦用户high点的SOP。

内容的持续生产不是靠一个人的才华兴趣或者大开脑洞,必须构建规范化运作的流水线SOP,可以包括:

1.如何选题?
2.选题后,如何找到主流的情绪观点和我们的切点?
3.找到最好的视频形式。
4.收集包袱,视频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get到用户的点,让用户迅速高潮。
5.高潮点的节奏把控。如何有效的控制high点的密度。比如papi酱15秒可能就会有一个点,high点之间要及时抓住用户注意,避免无聊,比如提问。

能SOP的一定要SOP。

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凭天赋感觉和心情,你总会有状态不佳、天赋失灵、脑洞开不了的时候,规范化运作可以让你至少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对团队来说,则有利于规模复制和分工合作。如果靠状态和天赋,则时而100分时而50分,那么靠SOP则基本都是70分。

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娱乐效率”,能迅速引发用户注意、迅速观看下去、迅速进入愉悦状态。

而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一套规范流程,持续聚焦提升娱乐效率的能力。

永远记住:视频创作不是靠天收、靠个人状态脑洞或者某次的灵光一现。单打独斗太难了,还得靠规范化流水线和团队化作战,所谓“专业”就在于此。

四是做好测试机制。

从内容选题、切点、成果验证一直具体到标题怎么定,都应该有早期种子用户参与测试投票。推广阶段首先通过小范围的测试来验证,一旦效果不错再大规模分发。

四、MCN的突破口

除了做内容创作者这条路之外,似乎转行做MCN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


截止2017年8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1000家。


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又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


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

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
 
比如:

1.在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美食、美妆、汽车、金融这样的领域,不仅布局内容矩阵,还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比如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策划、客源打通、商品打造、数据分析、投融资支持等。

2.建立孵化机制,扶植早期种子视频创作者,帮助他们建立一套体系,给予相关规范化、流程化的制度支持,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比如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在今年布局离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动视频孵化基地,为移动视频创作者提供场地、设备、培训、媒体等多方面支持。

3.早期的流量支持,通过大号互推、活动推广等形式。

MCN是赢利的关键,各个平台与MCN的合作也在加强。
 


今年9月美拍举行“美拍MCN战略启动仪式”,正式与papitube、洋葱视频、自娱自乐、抹茶美妆等10家MCN达成合作,合作机构将获得流量扶持、策略扶持、品牌共建、变现赢利等方面的支持。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2000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1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



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

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

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

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

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

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瓜分10个亿,悟空问答就是下一个流量红利!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7-12-14 22:16 • 来自相关话题

前几天,今日头条举办头条创作者大会,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将要推出“千人百万粉”的计划,致力于打造1000个100万粉丝的账号,形成个人IP。最重要的是,将在在悟空问答上投入10亿元,这说明什么?

说明内容创作者的红利期又来了。

一、悟空问答的爆发

在此次的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官方表示,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将会成为今日头条重点扶持对象,会成为今日头条两大主要内容生态。
 


会上首次展现了悟空问答的数据,目前总用户1亿,日均提问数超 3 万个,回答数超 20 万个,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这个数据,意料之外,但看今日头条近几年的势头,却又在意料之中。

16年春节前后,悟空问答开启了内测,一直到17年的6月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开始独立运营。

除了今年8月的“挖角300位知乎大V”使得悟空问答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就以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映入眼帘。

在过去的一年里,悟空问答签约了 2000 多名答主,签约成本也从最初的 1 万元/月增长到 1000 万元/月,覆盖健康、科学、时尚、文化、娱乐等 29 个垂直领域。

二、入驻悟空问答的好处

1、流量红利

一般我们提到悟空问答,首先想到的是涨粉神器,“头条号怎么涨粉?”“悟空问答!”。

这样说是没错,你发布图文、视频,用户可能还不一定会关注你,而在悟空问答上回答几个问题,就有人会关注你。

今年3月份的时候,头条问答(悟空问答前身)用户量只有5000 万,日均提问量 1 万,日均回答量10 万,日均阅读量在 1.5 亿左右。

而11月,用户和回答数都翻了2 倍,提问数翻了3倍,总阅读量达2亿人次。
 


从提问数和回答数中可以看出,答题的是需求是非常多的,现在入驻,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你。
 


而且,关键的就是,悟空问答上的回答,是可以被推荐到今日头条首页的,这个流量可想而知有多少了。

2、扶持力度大

今日头条的补贴方式,一向是简单粗暴的!

为了激励和奖励各位创作者们,头条也设立奖励机制,月榜将榜单细分成 10 个领域,每月奖励优质回答 100 个,每个回答 1000 元。
 


2018年,今日头条将砸下10亿在悟空问答上。

另外今日头条也出了一个“知识分享节”,通过问题赞助、回答红包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在悟空问答里答题拿补贴。

3、创作门槛低

相对于我们在头条号、大鱼号发一篇文章,需要从选题开始想,然后内容、标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问答平台则要简单的多。

在一个具体问题面前,你可以没有很好的文笔,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回答一个问题,并非难事。

知乎和悟空问答的区别就是,知乎更偏向专业化,创作者愿意用长篇大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悟空问答不需要,一般在500-1000字左右,再来几张图,就可以了。

大流量、高补贴、低门槛,你还在等什么呢? 查看全部
前几天,今日头条举办头条创作者大会,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将要推出“千人百万粉”的计划,致力于打造1000个100万粉丝的账号,形成个人IP。最重要的是,将在在悟空问答上投入10亿元,这说明什么?

说明内容创作者的红利期又来了。

一、悟空问答的爆发

在此次的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官方表示,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将会成为今日头条重点扶持对象,会成为今日头条两大主要内容生态。
 


会上首次展现了悟空问答的数据,目前总用户1亿,日均提问数超 3 万个,回答数超 20 万个,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这个数据,意料之外,但看今日头条近几年的势头,却又在意料之中。

16年春节前后,悟空问答开启了内测,一直到17年的6月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开始独立运营。

除了今年8月的“挖角300位知乎大V”使得悟空问答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就以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映入眼帘。

在过去的一年里,悟空问答签约了 2000 多名答主,签约成本也从最初的 1 万元/月增长到 1000 万元/月,覆盖健康、科学、时尚、文化、娱乐等 29 个垂直领域。

二、入驻悟空问答的好处

1、流量红利

一般我们提到悟空问答,首先想到的是涨粉神器,“头条号怎么涨粉?”“悟空问答!”

这样说是没错,你发布图文、视频,用户可能还不一定会关注你,而在悟空问答上回答几个问题,就有人会关注你。

今年3月份的时候,头条问答(悟空问答前身)用户量只有5000 万,日均提问量 1 万,日均回答量10 万,日均阅读量在 1.5 亿左右。

而11月,用户和回答数都翻了2 倍,提问数翻了3倍,总阅读量达2亿人次。
 


从提问数和回答数中可以看出,答题的是需求是非常多的,现在入驻,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你。
 


而且,关键的就是,悟空问答上的回答,是可以被推荐到今日头条首页的,这个流量可想而知有多少了。

2、扶持力度大

今日头条的补贴方式,一向是简单粗暴的!

为了激励和奖励各位创作者们,头条也设立奖励机制,月榜将榜单细分成 10 个领域,每月奖励优质回答 100 个,每个回答 1000 元。
 


2018年,今日头条将砸下10亿在悟空问答上。

另外今日头条也出了一个“知识分享节”,通过问题赞助、回答红包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在悟空问答里答题拿补贴。

3、创作门槛低

相对于我们在头条号、大鱼号发一篇文章,需要从选题开始想,然后内容、标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问答平台则要简单的多。

在一个具体问题面前,你可以没有很好的文笔,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回答一个问题,并非难事。

知乎和悟空问答的区别就是,知乎更偏向专业化,创作者愿意用长篇大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悟空问答不需要,一般在500-1000字左右,再来几张图,就可以了。

大流量、高补贴、低门槛,你还在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