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五点工作流程,原创短视频不难做

news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8-25 08:57 • 来自相关话题

短视频越来越火,很多人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捧着手机刷抖音。

如果你也想做出自己的原创短视频,这些制作流程不可缺少。

短视频的定义

先说一说短视频的定义,有人可能说,我们每天在手机上看的视频都是短视频。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因为你还是站在观看的角度来进行判断的。不过既然我们选择成为做短视频和做自媒体的人,我们必须以创作者的角度来进行定义。

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确定制作视频的时间长度,横屏还是竖屏,节奏的快与慢,拍摄需要使用什么器材设备,甚至还包括上传发布的时候,选择什么平台和针对平台规则的一些玩法。

那么短视频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现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网络视频短片,包括现在很多视频资讯平台传播的视频短片,同时视频短片也取代了之前我们阅读图文或者音频的形式。

短视频因为画面丰富,传递的信息较多,节奏较快,再加上手机流量资费下降,更被大众所接受。

之前网络上定义短视频的时间长度是5分钟左右,不过现在节奏越来越快,短视频也变成3分钟以内。随着快手、抖音的火爆,15秒的竖屏,也称作为短视频。



短视频再一次改变了我们收看视频的方式,15秒的时间虽然缩短了,但是节奏更快,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说要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吸引人眼球的内容,视频的难度反而提高了。

竖屏视频观看也改变了我们使用拍摄的习惯,如果我们使用相机,需要将屏幕竖过来,包括构图、打光,后期剪辑的时候,软件序列的设置等等都在发生着改变。

上传视频的平台也在发生着改变,大体分为传统视频网站,例如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等。新闻资讯类,例如今日头条、企鹅哈、百家号等等。手机短视频平台,例如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等。
2

短视频制作需要准备哪些工具

拍摄器材

1. 手机或者相机

现在基本上都是智能手机,都能拍摄1080P甚至是4K,所以如果你要换设备,我并不建议你换其他的手机。

入门没有预算,没有相机就先用手机拍。



我也不建议你将设备升级到手持摄像机或者体积较大的摄像机,就像现在还有很多婚礼的现场使用的那种。

如果你需要相机,建议升级索尼的微单相机,虽然比单反相机体积小,但是功能并不差。比如说我经常给大家安利的索尼a6300,我能够拍摄4K、超慢动作画面、log格式方便后期调色、可以更换镜头,最重要的是对焦速度很快。价格在4800-5000左右。如果你的预算在1.5万以上,推荐索尼的a7s2,全画幅微单,超高感光度方便夜间拍摄。

2. 三脚架

三脚架当然是必备,从价格几十到几千上万不等。手机拍摄的话,100块钱左右的就够用了。微单和单反相机拍摄的话,用500-600左右的就可以。选择一个亲民的品牌:伟峰



3. 麦克风

大体上分为三类,枪式麦克风、采访型麦克风、无线麦克风。

枪式麦克风适合移动拍摄,收录人声和环境音一起。我用的型号是shure VP83

采访型麦克风适合新闻和采访类,还有小型影视剧和微电影。这个我用的比较少,之前买过一个比较便宜的,不过也够用了,品牌是靓韵。

无线麦克风适合收入人声,距离比较远也没有问题,移动非常方便。现在我拍摄视频课程就是用的这款麦克风,用的是索尼的小蜜蜂。



还有一个使用麦克风的误区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买了贵的麦克风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声音。好声音的前提是安静的录音环境、好的麦克风,加上后期修音才行。

4. 镜头

很多人问我,我要拍视频,买什么镜头?

其实镜头的选择要根据你拍摄的环境和场景而决定的,大体来说,如果你想要夜间拍摄和背景虚化效果比较好的,选择大光圈的镜头。如果你想要拍摄更多的画面内容,比如所壮阔的山川河流,还有你们学校的大合影,你就要选择广角镜头。

我用的是焦段16-35,光圈F4的镜头。

5. 灯光

很多人第一次花好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买了相机,可是为什么拍出来的视频画质还是那么渣。

就是因为拍摄环境缺少光线,你在室外拍摄就必须找一个好天气,你在室内拍摄就必须增加灯光设备,这都必不可少。

挑选灯光尽量选择3个灯,这样方便组合使用,几百块钱3个灯也能买的到。预算稍微多点的话,可以参考我使用的型号:爱图仕672。



剪辑软件

1. 手机

手机的剪辑软件我之前也介绍了不少,也都有教程。比如说VUE、QUIK、猫饼、iMovie等等。

2. 电脑

Windows电脑推荐:快剪辑和premiere

Mac电脑推荐:premiere和final cut pro

3. 字幕制作软件

字幕软件推荐:arctime

我之前也出过教程。

4. 语音转文字软件

讯飞听见

5.素材搜集的渠道

不可能所有素材自己都能完成,这样成本太大了。所以还是需要自己找,同时得不侵权的才行。

如果你是从主流的视频网站下载的素材,肯定是盗版侵权的。现在没有风险,以后也是有隐患的。咱们自己拍的肯定就没有问题。

那么收集哪些素材呢?无非是视频、音乐、音效、图片,还包括字体。

先说视频,提供下面几个网站的素材免费使用。
 
https://videos.pexels.com/search/blur http://mazwai.com//#/ https://www.motionelements.com/free/stock-footage 

音效和背景音乐

现在能够免费下载到很多音乐,长期来看,还是有风险。推荐YouTube创作中心,可以免费下载到很多很洋气的音乐,都是谷歌已经。让你的视频立马脱颖而出,音乐不会雷同。

条件是需要翻墙之后注册谷歌账号,翻墙软件需要自己找一下了。

图片的话,使用谷歌搜索图片就已经非常好用了,能够自定义尺寸和透明底的。

字体也不能侵权,推荐使用软件:字由,上面很多免费的字体。

片头制作

片头大家都看过,不过片头的作用和怎么制作的是什么呢?

1. 能够第一时间告诉别人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

2.增加品牌曝光的作用,片头能让你的视频增加传播度。

3.提高辨识度。体现你的特色和原创性。

4.增加粘性。提高粉丝与视频直接的关注度和互动度。

了解了片头的作用,我们就大概知道如何制作片头的方向了。

1.片头不要太长,5-10秒之内就够了。

2.根据你的视频风格找素材,幽默轻快,还是沉稳严肃所做的片头都完全不一样。

3.制作片头的软件可以使用AE,如果不太会用,可以在网上或者淘宝上找模板。

第四、片头也是需要配乐的,刚刚说的音乐音效网站能够满足你。

热门视频类型创作方法

今天列举一个最热门的视频类型,美食,看看美食视频的创作思路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美食的常见题材

(1)教大家如何做一道菜

(2)介绍某一食物的功效

(3)介绍美食制作小窍门

(4)美食体验测评吃播类

第二、常用视频样式

(1)配乐或解说+演示做法+写明步骤

(2)真人出镜或解说+演示挖做吃全过程

(3)真人出镜记录吃播体验

第三、在选题与视频样式做到新颖创新,会更加加分

比如美食与其他领域结合

(1)与萌宠结合(如,日食记、媛视频)

(2)与星座结合(如,门牙视频)

第四、美食视频怎么做呢?

(1)时长:2-5分钟,不宜过长,剪辑节奏适当加快

(2)收音:若有真人出镜,注意收音效果。配音解说应当声线清晰,有辨识度,避免非常机械似的配音

(3)画质:清晰,针对不同的平台选择竖屏或者横屏拍摄

(4)包装:避免使用低质片头片尾(包括第三方软件自带片头等),避免其他平台(如微信、淘宝)等导流行为

第五、用户偏好

(1)用户更加喜爱高质、接地气、强实用性的视频内容

(2)强实用性美食视频更容易激发用户收藏、分享行为

(3)真人出镜型美食视频更容易激发用户评论行为

短视频整体制作流程

下面我来总结梳理一下制作视频的流程。

第一、确定你要做的视频长度、横屏还是竖屏、视频的风格。

第二、添置最基本的拍摄设备

(1)相机或者手机

(2)三脚架

(3)麦克风

(4)灯光

第三、拍摄场地的选择

(1)室外拍摄要注意天气和时间

(2)室内拍摄要摆放灯光和把背景保持尽可能的干净,不要太杂乱。

第四、确定拍摄的主题、大纲或者讲话稿

拍摄的主题是重中之重,需要确定好的主题(要有热度或对别人有价值的主题)

第五、正式拍摄

第六、开始剪辑

第七、上传发布

这些都是我做视频到现在的一些经验,今天的分享,是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弯路,少花时间在一些别事情上,主要精力集中到原创内容。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对你们的成长有帮助。 查看全部
短视频越来越火,很多人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捧着手机刷抖音。

如果你也想做出自己的原创短视频,这些制作流程不可缺少。

短视频的定义

先说一说短视频的定义,有人可能说,我们每天在手机上看的视频都是短视频。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因为你还是站在观看的角度来进行判断的。不过既然我们选择成为做短视频和做自媒体的人,我们必须以创作者的角度来进行定义。

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确定制作视频的时间长度,横屏还是竖屏,节奏的快与慢,拍摄需要使用什么器材设备,甚至还包括上传发布的时候,选择什么平台和针对平台规则的一些玩法。

那么短视频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现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网络视频短片,包括现在很多视频资讯平台传播的视频短片,同时视频短片也取代了之前我们阅读图文或者音频的形式。

短视频因为画面丰富,传递的信息较多,节奏较快,再加上手机流量资费下降,更被大众所接受。

之前网络上定义短视频的时间长度是5分钟左右,不过现在节奏越来越快,短视频也变成3分钟以内。随着快手、抖音的火爆,15秒的竖屏,也称作为短视频。



短视频再一次改变了我们收看视频的方式,15秒的时间虽然缩短了,但是节奏更快,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说要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吸引人眼球的内容,视频的难度反而提高了。

竖屏视频观看也改变了我们使用拍摄的习惯,如果我们使用相机,需要将屏幕竖过来,包括构图、打光,后期剪辑的时候,软件序列的设置等等都在发生着改变。

上传视频的平台也在发生着改变,大体分为传统视频网站,例如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等。新闻资讯类,例如今日头条、企鹅哈、百家号等等。手机短视频平台,例如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等。
2

短视频制作需要准备哪些工具

拍摄器材

1. 手机或者相机

现在基本上都是智能手机,都能拍摄1080P甚至是4K,所以如果你要换设备,我并不建议你换其他的手机。

入门没有预算,没有相机就先用手机拍。



我也不建议你将设备升级到手持摄像机或者体积较大的摄像机,就像现在还有很多婚礼的现场使用的那种。

如果你需要相机,建议升级索尼的微单相机,虽然比单反相机体积小,但是功能并不差。比如说我经常给大家安利的索尼a6300,我能够拍摄4K、超慢动作画面、log格式方便后期调色、可以更换镜头,最重要的是对焦速度很快。价格在4800-5000左右。如果你的预算在1.5万以上,推荐索尼的a7s2,全画幅微单,超高感光度方便夜间拍摄。

2. 三脚架

三脚架当然是必备,从价格几十到几千上万不等。手机拍摄的话,100块钱左右的就够用了。微单和单反相机拍摄的话,用500-600左右的就可以。选择一个亲民的品牌:伟峰



3. 麦克风

大体上分为三类,枪式麦克风、采访型麦克风、无线麦克风。

枪式麦克风适合移动拍摄,收录人声和环境音一起。我用的型号是shure VP83

采访型麦克风适合新闻和采访类,还有小型影视剧和微电影。这个我用的比较少,之前买过一个比较便宜的,不过也够用了,品牌是靓韵。

无线麦克风适合收入人声,距离比较远也没有问题,移动非常方便。现在我拍摄视频课程就是用的这款麦克风,用的是索尼的小蜜蜂。



还有一个使用麦克风的误区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买了贵的麦克风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声音。好声音的前提是安静的录音环境、好的麦克风,加上后期修音才行。

4. 镜头

很多人问我,我要拍视频,买什么镜头?

其实镜头的选择要根据你拍摄的环境和场景而决定的,大体来说,如果你想要夜间拍摄和背景虚化效果比较好的,选择大光圈的镜头。如果你想要拍摄更多的画面内容,比如所壮阔的山川河流,还有你们学校的大合影,你就要选择广角镜头。

我用的是焦段16-35,光圈F4的镜头。

5. 灯光

很多人第一次花好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买了相机,可是为什么拍出来的视频画质还是那么渣。

就是因为拍摄环境缺少光线,你在室外拍摄就必须找一个好天气,你在室内拍摄就必须增加灯光设备,这都必不可少。

挑选灯光尽量选择3个灯,这样方便组合使用,几百块钱3个灯也能买的到。预算稍微多点的话,可以参考我使用的型号:爱图仕672。



剪辑软件

1. 手机

手机的剪辑软件我之前也介绍了不少,也都有教程。比如说VUE、QUIK、猫饼、iMovie等等。

2. 电脑

Windows电脑推荐:快剪辑和premiere

Mac电脑推荐:premiere和final cut pro

3. 字幕制作软件

字幕软件推荐:arctime

我之前也出过教程。

4. 语音转文字软件

讯飞听见

5.素材搜集的渠道

不可能所有素材自己都能完成,这样成本太大了。所以还是需要自己找,同时得不侵权的才行。

如果你是从主流的视频网站下载的素材,肯定是盗版侵权的。现在没有风险,以后也是有隐患的。咱们自己拍的肯定就没有问题。

那么收集哪些素材呢?无非是视频、音乐、音效、图片,还包括字体。

先说视频,提供下面几个网站的素材免费使用。
 


音效和背景音乐

现在能够免费下载到很多音乐,长期来看,还是有风险。推荐YouTube创作中心,可以免费下载到很多很洋气的音乐,都是谷歌已经。让你的视频立马脱颖而出,音乐不会雷同。

条件是需要翻墙之后注册谷歌账号,翻墙软件需要自己找一下了。

图片的话,使用谷歌搜索图片就已经非常好用了,能够自定义尺寸和透明底的。

字体也不能侵权,推荐使用软件:字由,上面很多免费的字体。

片头制作

片头大家都看过,不过片头的作用和怎么制作的是什么呢?

1. 能够第一时间告诉别人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

2.增加品牌曝光的作用,片头能让你的视频增加传播度。

3.提高辨识度。体现你的特色和原创性。

4.增加粘性。提高粉丝与视频直接的关注度和互动度。

了解了片头的作用,我们就大概知道如何制作片头的方向了。

1.片头不要太长,5-10秒之内就够了。

2.根据你的视频风格找素材,幽默轻快,还是沉稳严肃所做的片头都完全不一样。

3.制作片头的软件可以使用AE,如果不太会用,可以在网上或者淘宝上找模板。

第四、片头也是需要配乐的,刚刚说的音乐音效网站能够满足你。

热门视频类型创作方法

今天列举一个最热门的视频类型,美食,看看美食视频的创作思路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美食的常见题材

(1)教大家如何做一道菜

(2)介绍某一食物的功效

(3)介绍美食制作小窍门

(4)美食体验测评吃播类

第二、常用视频样式

(1)配乐或解说+演示做法+写明步骤

(2)真人出镜或解说+演示挖做吃全过程

(3)真人出镜记录吃播体验

第三、在选题与视频样式做到新颖创新,会更加加分

比如美食与其他领域结合

(1)与萌宠结合(如,日食记、媛视频)

(2)与星座结合(如,门牙视频)

第四、美食视频怎么做呢?

(1)时长:2-5分钟,不宜过长,剪辑节奏适当加快

(2)收音:若有真人出镜,注意收音效果。配音解说应当声线清晰,有辨识度,避免非常机械似的配音

(3)画质:清晰,针对不同的平台选择竖屏或者横屏拍摄

(4)包装:避免使用低质片头片尾(包括第三方软件自带片头等),避免其他平台(如微信、淘宝)等导流行为

第五、用户偏好

(1)用户更加喜爱高质、接地气、强实用性的视频内容

(2)强实用性美食视频更容易激发用户收藏、分享行为

(3)真人出镜型美食视频更容易激发用户评论行为

短视频整体制作流程

下面我来总结梳理一下制作视频的流程。

第一、确定你要做的视频长度、横屏还是竖屏、视频的风格。

第二、添置最基本的拍摄设备

(1)相机或者手机

(2)三脚架

(3)麦克风

(4)灯光

第三、拍摄场地的选择

(1)室外拍摄要注意天气和时间

(2)室内拍摄要摆放灯光和把背景保持尽可能的干净,不要太杂乱。

第四、确定拍摄的主题、大纲或者讲话稿

拍摄的主题是重中之重,需要确定好的主题(要有热度或对别人有价值的主题)

第五、正式拍摄

第六、开始剪辑

第七、上传发布

这些都是我做视频到现在的一些经验,今天的分享,是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弯路,少花时间在一些别事情上,主要精力集中到原创内容。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对你们的成长有帮助。

在直播上市潮被掀起来的这个时间窗口,游戏直播将发生哪些变化?

Overseas 发表了文章 • 2018-08-25 08:09 • 来自相关话题

游戏直播下半场的说法喊了很久,一些关键性公司的关键性数据变化终于说明,这个行业走到了新的拐点。

最近,虎牙公布了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作为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上市的游戏直播企业,虎牙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游戏直播行业的投射。

财报显示,虎牙收入同比翻倍,且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盈利。在直播上市潮被掀起来的这个时间窗口,虎牙的数据表现说明,游戏直播已经探索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这对整个直播行业来说,是一种鞭策,也是一股强心剂。

一、财报具体说了些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关键性数据。

1、营收同比增长125.1% ,技术进步带宽成本可控

财报显示,虎牙Q2延续了营收的强劲增长,总收入为10.383亿元人民币(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环比增长23.1%; 归属于虎牙净利润(non-GAAP)为1.05亿元,已连续3个季度保持盈利。

关于成本趋势的问题,虎牙CFO沙大川在分析师会议上提到,在带宽方面,随着P2P技术不断进步,带宽运营效率持续提高。

所以,尽管用户数量继续增长,直播视频清晰度不断提高,虎牙依然有能力控制带宽成本。至于虎牙与内容制作者的收入分成比例,将保持稳定。

2、直播业务增长强劲,广告业务平稳发展

虎牙Q2直播业务实现营收9.92亿元,同比增长124.5%,环比增长25.1%,占收入比为95.5%。直播业务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ARPPU上升以及付费用户数量增加。付费用户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虎牙的移动化战略、平台内容多样性以及将活跃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方面的努力。 

另外,虎牙Q1广告和其他业务实现营收4650万元,同比增长138.1%,。广告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持续推动广告服务业务的发展。 

3、移动化效果显著,移动端活跃用户稳步增长

虎牙活跃用户数持续增长,Q2月均活跃用户数为9150万,同比增长10.8%,Q2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数为4270万,同比增长24.7%,环比增长2.9%。最关键的在于,Q2付费用户总数量达到340万,同比增长40.7%。

虎牙CEO董荣杰表示:移动用户占虎牙总MAU的近50%,并且在本季度产生了超过80%的收入。虎牙致力于改善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并将开展更多活动,以鼓励用户从PC转移到移动设备。

凭借技术优势在移动端率先发力的虎牙,已经移动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游戏直播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1、游戏直播逆势上扬:伽马数据公布了2018H1游戏行业数据,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050.0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为历年最低。在收入低增长的状态下,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也有着类似状况,上半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5.3亿人,同比增长4.0%。

游戏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都处于增长,但增速缓慢的状态。作为游戏的衍生赛道,游戏直播领域凭借销售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54.1%的高增速成为了上半年逆势上扬的看点。

2、马太效应继续加剧:可以看到,在经历多款爆款竞技性游戏以及手游风潮后,游戏直播进入黄金时期。经过2年多的激烈竞争,游戏直播行业目前已形成梯队分明的竞争格局。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直播行业月活进入存量时代,增长态势趋缓,行业“马太效应”愈发加剧。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平台活跃度来看,斗鱼和虎牙都已成为游戏直播市场的两大巨头,并且与其余游戏直播平台(熊猫、企鹅电竞、触手等)保持着相当的差距。

经过“百播大战”后,头部直播平台的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得到明显改善。游戏直播行业从以前的四强纷争到“2+X”格局,进而向“一超少强”演化。

3、监管趋紧,对内容的要求提高: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政策不断收紧。2016年以来,广电局、网信办、文化部纷纷针对直播平台下发系列文件,对平台运营、主播行为、用户互动等加强监管。几大部门轮番上阵,基本上每次都能关停或处罚几十个直播平台。最近陈一发被封禁引起舆论热议,可见越是头部主播越要注意自身言行。

应该说,直播行业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其实有助于整个行业长期向好发展,平台需要提供优质健康内容来促进行业增长,主播需要在商业化流量和宣传正能量之间做好平衡。

三、新的增长极在哪?

毫无疑问,国内的流量红利已见天花板,竞争也属于存量状态下的竞争,如何开辟新的蓝海,是游戏直播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1、独家版权,技术革新

游戏直播平台最本质的一点是内容平台,独家版权是吸引用户的一大杀手锏。如何深耕赛事资源和主播资源是摆在游戏直播企业面前长久的问题。

内容之外,就是技术和用户体验升级。我在《体验时代,“蓝光+AI”可以让我们像看大片般看直播?》一文中提到过,蓝光技术和AI技术会带给直播用户影视级的体验,为用户提供“视觉+心理”的舒适直播环境。

2、深入渗透电竞产业

虎牙直播CEO董荣杰在分析师会议上提到,会尝试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电子竞技的上下游领域。这个定调,其实也就表明,游戏直播平台会摆脱单纯的上下游分工,而是可以在电竞整个产业上攻城略地。

实际上,虎牙和斗鱼已经有一些实操了。比如虎牙在今年2月份举办了自有赛事,虎牙天命杯《绝地求生》邀请赛。某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达到770亿元,2018年预计将突破880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将达到4.3亿人。从各个环节切入电竞行业的游戏直播,也会在电竞红利中获益。

3、游戏直播出海

董荣杰认为,海外市场是中国游戏行业下一步主要会进军的一个领域。这一论断和腾讯、网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娱等游戏企业的步伐也是一致的。

据权威数据显示,尽管亚太地区 2017 年游戏收入接近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玩家付费水平较低, 2017 年亚太地区游戏市场 ARPU 值仅为 44.72 美元,不及西欧地区(100美元)的一半和北美地区(150 美元)的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更强,若能成功进军发达国家的游戏市场, 将有力推动国内游戏厂商的收入增长。

腾讯自研游戏如《王者荣耀》《 PUBG:Mobile》逐渐攻占海外市场,网易《阴阳师》在日韩地区广受好评,《人民日报》此前甚至以《中国游戏 世界着迷》为题评价中国游戏出海的表现。

写在最后

不同于视频平台背靠大树且仍在烧钱的路数,游戏直播已经趟出了一条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就像董荣杰所说,虎牙上市之前就取得了盈利,并且已经做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持续的盈利,这就代表游戏直播公司从原来的很奇怪的模式终于走出来了。 查看全部
游戏直播下半场的说法喊了很久,一些关键性公司的关键性数据变化终于说明,这个行业走到了新的拐点。

最近,虎牙公布了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作为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上市的游戏直播企业,虎牙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游戏直播行业的投射。

财报显示,虎牙收入同比翻倍,且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盈利。在直播上市潮被掀起来的这个时间窗口,虎牙的数据表现说明,游戏直播已经探索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这对整个直播行业来说,是一种鞭策,也是一股强心剂。

一、财报具体说了些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关键性数据。

1、营收同比增长125.1% ,技术进步带宽成本可控

财报显示,虎牙Q2延续了营收的强劲增长,总收入为10.383亿元人民币(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环比增长23.1%; 归属于虎牙净利润(non-GAAP)为1.05亿元,已连续3个季度保持盈利。

关于成本趋势的问题,虎牙CFO沙大川在分析师会议上提到,在带宽方面,随着P2P技术不断进步,带宽运营效率持续提高。

所以,尽管用户数量继续增长,直播视频清晰度不断提高,虎牙依然有能力控制带宽成本。至于虎牙与内容制作者的收入分成比例,将保持稳定。

2、直播业务增长强劲,广告业务平稳发展

虎牙Q2直播业务实现营收9.92亿元,同比增长124.5%,环比增长25.1%,占收入比为95.5%。直播业务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ARPPU上升以及付费用户数量增加。付费用户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虎牙的移动化战略、平台内容多样性以及将活跃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方面的努力。 

另外,虎牙Q1广告和其他业务实现营收4650万元,同比增长138.1%,。广告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持续推动广告服务业务的发展。 

3、移动化效果显著,移动端活跃用户稳步增长

虎牙活跃用户数持续增长,Q2月均活跃用户数为9150万,同比增长10.8%,Q2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数为4270万,同比增长24.7%,环比增长2.9%。最关键的在于,Q2付费用户总数量达到340万,同比增长40.7%。

虎牙CEO董荣杰表示:移动用户占虎牙总MAU的近50%,并且在本季度产生了超过80%的收入。虎牙致力于改善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并将开展更多活动,以鼓励用户从PC转移到移动设备。

凭借技术优势在移动端率先发力的虎牙,已经移动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游戏直播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1、游戏直播逆势上扬:伽马数据公布了2018H1游戏行业数据,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050.0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为历年最低。在收入低增长的状态下,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也有着类似状况,上半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5.3亿人,同比增长4.0%。

游戏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都处于增长,但增速缓慢的状态。作为游戏的衍生赛道,游戏直播领域凭借销售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54.1%的高增速成为了上半年逆势上扬的看点。

2、马太效应继续加剧:可以看到,在经历多款爆款竞技性游戏以及手游风潮后,游戏直播进入黄金时期。经过2年多的激烈竞争,游戏直播行业目前已形成梯队分明的竞争格局。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直播行业月活进入存量时代,增长态势趋缓,行业“马太效应”愈发加剧。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平台活跃度来看,斗鱼和虎牙都已成为游戏直播市场的两大巨头,并且与其余游戏直播平台(熊猫、企鹅电竞、触手等)保持着相当的差距。

经过“百播大战”后,头部直播平台的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得到明显改善。游戏直播行业从以前的四强纷争到“2+X”格局,进而向“一超少强”演化。

3、监管趋紧,对内容的要求提高: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政策不断收紧。2016年以来,广电局、网信办、文化部纷纷针对直播平台下发系列文件,对平台运营、主播行为、用户互动等加强监管。几大部门轮番上阵,基本上每次都能关停或处罚几十个直播平台。最近陈一发被封禁引起舆论热议,可见越是头部主播越要注意自身言行。

应该说,直播行业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其实有助于整个行业长期向好发展,平台需要提供优质健康内容来促进行业增长,主播需要在商业化流量和宣传正能量之间做好平衡。

三、新的增长极在哪?

毫无疑问,国内的流量红利已见天花板,竞争也属于存量状态下的竞争,如何开辟新的蓝海,是游戏直播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1、独家版权,技术革新

游戏直播平台最本质的一点是内容平台,独家版权是吸引用户的一大杀手锏。如何深耕赛事资源和主播资源是摆在游戏直播企业面前长久的问题。

内容之外,就是技术和用户体验升级。我在《体验时代,“蓝光+AI”可以让我们像看大片般看直播?》一文中提到过,蓝光技术和AI技术会带给直播用户影视级的体验,为用户提供“视觉+心理”的舒适直播环境。

2、深入渗透电竞产业

虎牙直播CEO董荣杰在分析师会议上提到,会尝试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电子竞技的上下游领域。这个定调,其实也就表明,游戏直播平台会摆脱单纯的上下游分工,而是可以在电竞整个产业上攻城略地。

实际上,虎牙和斗鱼已经有一些实操了。比如虎牙在今年2月份举办了自有赛事,虎牙天命杯《绝地求生》邀请赛。某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达到770亿元,2018年预计将突破880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将达到4.3亿人。从各个环节切入电竞行业的游戏直播,也会在电竞红利中获益。

3、游戏直播出海

董荣杰认为,海外市场是中国游戏行业下一步主要会进军的一个领域。这一论断和腾讯、网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娱等游戏企业的步伐也是一致的。

据权威数据显示,尽管亚太地区 2017 年游戏收入接近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玩家付费水平较低, 2017 年亚太地区游戏市场 ARPU 值仅为 44.72 美元,不及西欧地区(100美元)的一半和北美地区(150 美元)的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更强,若能成功进军发达国家的游戏市场, 将有力推动国内游戏厂商的收入增长。

腾讯自研游戏如《王者荣耀》《 PUBG:Mobile》逐渐攻占海外市场,网易《阴阳师》在日韩地区广受好评,《人民日报》此前甚至以《中国游戏 世界着迷》为题评价中国游戏出海的表现。

写在最后

不同于视频平台背靠大树且仍在烧钱的路数,游戏直播已经趟出了一条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就像董荣杰所说,虎牙上市之前就取得了盈利,并且已经做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持续的盈利,这就代表游戏直播公司从原来的很奇怪的模式终于走出来了。

又一个短视频搬砖项目?这两个平台是一个模式吗?

OkTrends 发表了文章 • 2018-08-25 00:32 • 来自相关话题

有风口就会有跟风现象。

去年在快手、抖音大火之后,我们就能看见微视、nami等短视频平台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半个月前推出的火牛短视频在圈内火了之后,我们最近几天就能看到一款叫KAA的短视频平台又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里。

站在风口上,确实连一头猪都能飞起来。但如果我们是那个跟风的人,那我们就得辨别我们是能顺风起飞还是在风口后面吃尾气了。

所以今天我准本跟大家仔细对比一下火牛和KAA两个平台,并重新总结一下,新手应该如何在这种项目中获取收益。

1.背景分析

自从短视频这个项目火爆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新的短视频平台上线。

我们在上半年时给大家推荐了各种短视频平台的搬砖项目,那为什么到了下半年就很少推荐了呢?

在抖音和快手霸占大部分流量的情况下,后面上线的短视频平台的现状都不慎理想。



微视这样的平台靠着QQ的全力扶持才能保持一些视频的播放量能在百万甚至千万以上。

而那些缺少流量扶持的短视频平台在平台红利期过去之后实际能留存的用户很难维持他们的下一步发展。

所以在之后推出的短视频平台我都不是特别推荐大家去花费精力操作。

这种情况下,我却在《0成本搬砖项目!先到先得!》一文中突然提到了火牛这个平台,并且也算是整个行业里最早分享这个项目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个短视频平台相比其他平台,它加入了一点改变,也就是加入了区块链这一部分。用户只要在平台上产生观看、点赞、评论等行为就可以给视频创作者带来收益。

而我们在其他短视频平台操作的时候却需要长久累积一定量的粉丝才能获得收益。

在两种模式一比较以后,我们肯定会选择前者。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这个KAA视频。这个平台选择了短视频/直播+区块链的模式,相比于最开始的火牛多了一个直播内容。



但从它的界面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操作这个平台的收益模式跟操作火牛还是近乎相同的。

平台会根据我们的行为来奖励我们平台生产的虚拟币,我们在累积平台提供的虚拟币之后就可以参与分红。

2.APP分析

在收益模式近乎相同的情况下,KAA又是一个新推出的平台,那是不是非常适合我们去抢先入驻操作一波呢?

这种短视频刚推出的时候都像是在玩“躲猫猫”一样,我们需要自己找到相关二维码进行扫码下载。



那这个18号刚推出的平台,我现在去扫码的时候却发现网页已经停止访问。也就是说,常规的扫码下载渠道已经行不通了。

仅仅两天的时间,常规推广途径就被封堵,那我们不禁会对这个平台产生疑惑。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平台的推广分红机制,我们想获得1级分红,需要推广100人才行。

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如果我们能快速引流100人来进行推广分红,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操作这么麻烦的平台。

将这两个情况结合起来看,我不推荐大家花费精力去操作这个平台。

3.方法分析

在我分享火牛项目以后就一直没有跟大家分享关于这个项目的细节操作。很多朋友现在想进入或者已经开始操作了,因为一直处于摸索阶段错过了黄金时间。

现在项目火了以后,平台提供的红利也在逐渐降低。这就让很多朋友开始纠结,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操作这个项目。

整个项目的收益原理很简单,就是我们搬砖视频,然后通过用户在我们视频上提供用户行为来获得虚拟币,最后从平台那获取分红。

在本文开头我就跟大家说过了,后推出的短视频平台在没有如微视那般有大流量支持的情况下,整个平台的用户留存量都比较低。

那在观看短视频的用户比较少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在这个项目上保证自己的收益呢?



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同行互赞。

首先,大批量入驻这个平台的肯定都是我们的同行以及羊毛党。而只靠我们同行互赞肯定收益也不会特别高,所以我们还需要借用拉新机制来获取更多分红。

而同行与羊毛党们拉入的新人大部分都是怀着同样心里进入平台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互赞群就组建起来了。

在同行入驻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平台的红利肯定只会被越赚越少。所以红利减少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

再来,我们操作这个项目除了需要加入这种互助群以及拉新外,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我们还需要一套科技工具。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持续往这个平台上填充内容。

这个内容虽然不一定能吸引多少自然流量的进行观看,但我们需要持续填充内容来获得一个获取分红的机会。

所以综上看来,想要去操作这个项目的朋友完全不用纠结。重要的是,我们在操作这个项目的时候要怀着一颗平常心。

这个是一个近乎于0成本的搬砖项目,只要平台还能给我们提供收益,那这个项目就有操作价值。

不过,在操作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走火入魔,比如我们通过给平台充值的赞赏方式来提升分红比例。在我们无法掌控平台福利波动的情况下,这样的操作很容易造成损失。



另外,关于拉新操作我们可以看看上图。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跟大家介绍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精细化操作来获得兼职粉。而这个项目的拉新操作其实也可以通过兼职、任务网发布相应信息来完成。

只不过我们在发布这样的任务同时,要计算好一个新用户能给我们带来的收益。 查看全部
有风口就会有跟风现象。

去年在快手、抖音大火之后,我们就能看见微视、nami等短视频平台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半个月前推出的火牛短视频在圈内火了之后,我们最近几天就能看到一款叫KAA的短视频平台又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里。

站在风口上,确实连一头猪都能飞起来。但如果我们是那个跟风的人,那我们就得辨别我们是能顺风起飞还是在风口后面吃尾气了。

所以今天我准本跟大家仔细对比一下火牛和KAA两个平台,并重新总结一下,新手应该如何在这种项目中获取收益。

1.背景分析

自从短视频这个项目火爆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新的短视频平台上线。

我们在上半年时给大家推荐了各种短视频平台的搬砖项目,那为什么到了下半年就很少推荐了呢?

在抖音和快手霸占大部分流量的情况下,后面上线的短视频平台的现状都不慎理想。



微视这样的平台靠着QQ的全力扶持才能保持一些视频的播放量能在百万甚至千万以上。

而那些缺少流量扶持的短视频平台在平台红利期过去之后实际能留存的用户很难维持他们的下一步发展。

所以在之后推出的短视频平台我都不是特别推荐大家去花费精力操作。

这种情况下,我却在《0成本搬砖项目!先到先得!》一文中突然提到了火牛这个平台,并且也算是整个行业里最早分享这个项目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个短视频平台相比其他平台,它加入了一点改变,也就是加入了区块链这一部分。用户只要在平台上产生观看、点赞、评论等行为就可以给视频创作者带来收益。

而我们在其他短视频平台操作的时候却需要长久累积一定量的粉丝才能获得收益。

在两种模式一比较以后,我们肯定会选择前者。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这个KAA视频。这个平台选择了短视频/直播+区块链的模式,相比于最开始的火牛多了一个直播内容。



但从它的界面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操作这个平台的收益模式跟操作火牛还是近乎相同的。

平台会根据我们的行为来奖励我们平台生产的虚拟币,我们在累积平台提供的虚拟币之后就可以参与分红。

2.APP分析

在收益模式近乎相同的情况下,KAA又是一个新推出的平台,那是不是非常适合我们去抢先入驻操作一波呢?

这种短视频刚推出的时候都像是在玩“躲猫猫”一样,我们需要自己找到相关二维码进行扫码下载。



那这个18号刚推出的平台,我现在去扫码的时候却发现网页已经停止访问。也就是说,常规的扫码下载渠道已经行不通了。

仅仅两天的时间,常规推广途径就被封堵,那我们不禁会对这个平台产生疑惑。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平台的推广分红机制,我们想获得1级分红,需要推广100人才行。

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如果我们能快速引流100人来进行推广分红,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操作这么麻烦的平台。

将这两个情况结合起来看,我不推荐大家花费精力去操作这个平台。

3.方法分析

在我分享火牛项目以后就一直没有跟大家分享关于这个项目的细节操作。很多朋友现在想进入或者已经开始操作了,因为一直处于摸索阶段错过了黄金时间。

现在项目火了以后,平台提供的红利也在逐渐降低。这就让很多朋友开始纠结,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操作这个项目。

整个项目的收益原理很简单,就是我们搬砖视频,然后通过用户在我们视频上提供用户行为来获得虚拟币,最后从平台那获取分红。

在本文开头我就跟大家说过了,后推出的短视频平台在没有如微视那般有大流量支持的情况下,整个平台的用户留存量都比较低。

那在观看短视频的用户比较少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在这个项目上保证自己的收益呢?



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同行互赞。

首先,大批量入驻这个平台的肯定都是我们的同行以及羊毛党。而只靠我们同行互赞肯定收益也不会特别高,所以我们还需要借用拉新机制来获取更多分红。

而同行与羊毛党们拉入的新人大部分都是怀着同样心里进入平台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互赞群就组建起来了。

在同行入驻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平台的红利肯定只会被越赚越少。所以红利减少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

再来,我们操作这个项目除了需要加入这种互助群以及拉新外,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我们还需要一套科技工具。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持续往这个平台上填充内容。

这个内容虽然不一定能吸引多少自然流量的进行观看,但我们需要持续填充内容来获得一个获取分红的机会。

所以综上看来,想要去操作这个项目的朋友完全不用纠结。重要的是,我们在操作这个项目的时候要怀着一颗平常心。

这个是一个近乎于0成本的搬砖项目,只要平台还能给我们提供收益,那这个项目就有操作价值。

不过,在操作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走火入魔,比如我们通过给平台充值的赞赏方式来提升分红比例。在我们无法掌控平台福利波动的情况下,这样的操作很容易造成损失。



另外,关于拉新操作我们可以看看上图。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跟大家介绍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精细化操作来获得兼职粉。而这个项目的拉新操作其实也可以通过兼职、任务网发布相应信息来完成。

只不过我们在发布这样的任务同时,要计算好一个新用户能给我们带来的收益。

那些月涨粉50w的企业,都在这样玩抖音?

OkTrends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7 23:31 • 来自相关话题

抖音的火爆已经不用多说,作为短视频的头部APP,抖音已经从微信手中夺走不少用户时间,成为新的“时间黑洞”。现在如果说做新媒体运营或品牌推广,“双微一抖”都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平台。

尝试运营抖音的企业其实不少,但是我们除了新媒体内容公司(如躺倒鸭、洋葱视频旗下账号等)做的风生水起外,却很少看到头部蓝V的出现,这并不是抖音对企业“免疫”,而是许多企业并没有找到运营抖音合适的方法和套路。

先放结论:普通企业运营抖音类短视频时,更应该做技能类、知识类视频,这也是每个企业都能做的内容。

下面来慢慢说明。

一、做抖音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想的是,一个企业运营抖音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无非就是做品牌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但这只是个笼统的概括,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在短视频领域积累品牌自身的流量池,并尽量与其他平台的流量池互联互通、互相导流。

那么问题就来了,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就是算法推荐机制,用户点赞一个视频的动力远远超过关注一个账号,这对品牌方而言来说并非好事,品牌方更需要的是用户关注账号,以便后续触达、转化。

二、抖音账号的两类分型

如果深度体验过抖音,我们能够发现,抖音上向你推荐的账号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过把瘾就死”和“次爆款专家”。

1、过把瘾就死

大多数抖音账号都属于“过把瘾就死”,这类账号的明显特点就是,有爆款视频推荐给你,爆款视频的点赞量可能是数十万到数百万。但当我们翻开他的主页时会发现,这类账号其实拍过不少短视频,但大多数的视频都不温不火、没有太多的点赞量,而你看到的视频仅仅是他少数几个爆款视频之一。

大概就类似于下面这个账号的情况:



这类账号的爆款视频更多因素是偶然,偶然在生活中拍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场景,或者自拍一些舞蹈之类的内容,某一个或几个视频偶然火了,而大多数的内容尝试都不太成功。也就只能“过把瘾”,难以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用户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并不会产生关注的冲动。

这种“过把瘾就死”的账号是大多数素人、企业的现状(当然,更多的也更惨的是从来没出过爆款的账号),粗略估计,这类账号的总点赞和关注比多数在10:1以下,如果是视频不多的新账号,或者有颜值优势,或者品牌名气大,可能关注转化的比例会更高一些,到达5:1左右。

但总体来说,这类账号并不应该是企业运营抖音所追求的,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评价太不稳定,一定程度上要靠运气,而且关注比例过低导致运营效率并不高。

2、次爆款专家

这类账号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数视频的点赞量都不算特别高,可能都处于几万到几十万的区间内,可能偶尔会有上百万的视频,但是不多。不过这类账号有一个特点就是,点赞量相对均匀,不会出现只有几百赞的情况。这类账号的视频都能获得一定的传播量、点赞量,但很难达到整个抖音平台的爆款视频的高度,我称之为“次爆款专家”。

大概类似于下面这个账号的情况:



这种账号更多是团队体系化运营的结果,不少是新媒体内容公司运营的相关账号。与上一种账号不同,“次爆款专家”出品质量较为稳定,面向人群可能会比较集中、精准。当用户被推荐了一个这样的视频后,会想要左划查看账号还有没有类似的视频,再看到视频列表发现内容都不差的情况下,用户很可能就会关注账号。

这种“次爆款专家”不但视频质量和点赞量、播放量稳定,而且能够将游客转化到自有的流量池中,以便后续深入挖掘用户价值。粗略估计,这类账号的点赞量与关注量比例多在10:1以上,若是内容足够精准垂直,或者更加有趣,这个比例甚至能达到2:1以上。

总体来说,这种稳定、优质、高转化的“次爆款专家”是企业运营抖音账号的目标。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类账号?当然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小账号和一大堆不知名的账号,但上面这两种账号可以明显划分出来。为什么会慢慢出现这两大类账号呢?

这个要从抖音的视频推荐机制说起,抖音采用的是一种“流量赛马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排好的新视频先给一点小流量,然后根据同类视频对比各项指标(比如点赞率、播完率等),然后将数据与同类视频的PK胜出后,再逐渐多给些流量,这样只要视频的各项指标够好,就能不断获得新增的流量,如果在某个PK环节中被比下去,那么平台就不再会给更大量级的流量。这个“流量赛马机制”其实跟各种比赛选秀PK的规则差不多。

但也正因为这种流量赛马机制,那类“次爆款专家”的账号也仅仅止步于次爆款,因为这类账号的所面向的人群往往相对精准,没有那么大众。当系统给予符合其目标人群的流量时,其视频内容会快速传播起来,但当给予的流量超出其目标人群时,数据就不一定好看了,最终无法PK胜出从而获得更大流量,这也是“信息茧房”效应。

举个例子,加入你是做苹果手机使用教程的视频,那么如果视频质量好,你的视频可以在苹果用户中快速传播,但若给你安卓用户的流量,那么视频的各项指标就会被拉下来,系统就不会给你更多的安卓流量了。



当然,一些大众娱乐类的账号就会好很多,比如喜剧类的,面向人群足够广,但不可能每个企业做抖音账号都去发段子吧。而另一方面,那些“过把瘾就死”的账号可能某个视频正好踩中了大众心理的需求点爆红起来,但运营者却难以复制。

三、运营抖音时做什么内容?

内容是传播的重中之重,知道再多的方法论,最终都是要表现在内容的传播上,这部分讲一讲内容。

1、大家都在抖音上看什么

大家都在抖音上看什么、抖音什么内容会火其实已经有不少的文章做过解详细读,这里就不细说,简单列举一下常见的内容:

1)奇观类:主要就是风景名胜、风土人情;

2)萌宠类:猫猫狗狗等宠物的萌蠢视频;

3)高手类:各种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视频;

4)颜值类:有颜有才有特色的小哥哥小姐姐;

5)喜剧类:街边搭讪、情景喜剧、搞笑段子类的内容;

6)新奇类:身边的新奇事物,美食、餐厅、街头艺人等;

7)表演类:唱歌跳舞等表演性内容;

8)技能类:主要是各种技巧、知识和简单教程;

并不是说做了上面8类的内容就能火起来,能火的视频都要踩中大众心理,并且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在。跳舞的漂亮小姐姐那么多,偏偏代古拉K用笑容征服了大家。



这8大类涵盖了抖音绝大多数主流内容,企业做抖音运营也一般都会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类别进行尝试,但其中绝大多数内容都不适合一般企业的品牌推广,而更适合新媒体内容机构、MCN之类内容型公司运作。

2、企业适合在抖音上做什么?

之所以说前面说的8大类视频中大多数并不适合企业,原因就是普通企业难以通过自身资源的运营成为前7类的“次爆款专家”,而只有第8类视频(技能类视频)胜算更大一些。

这里说下企业做内容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两个重点——内容的关联性和可持续性。

1)内容的关联性

内容的关联性是指,做出的内容要与品牌有一定关联,品牌或产品要处于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前7种视频内容与大多数品牌的关联性并不大。

假如你是一个登山装备的品牌,你当然考虑拍一些登山风光、自然奇观,但对于其他多数产品品牌而言,其实比较难找到内容结合点,最终就只能以一种植入广告的方式呈现,容易让用户忽略。

当然你还可以做一些喜剧类的视频,通过剧情的设定巧妙地将产品作为关键道具植入,但是这种剧本的生产能力其实挺有难度,而且非常难持续生成,也就是下面说到的内容可持续性。

2)内容的可持续性

持续生成制造惊喜的内容难上加难,相信如果做过内容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之所以说前7种视频内容难运营,只能作为内容点缀,就是因为它们难以工业化生产。

再漂亮的小姐姐看多了还是会腻,再壮观的奇观美景也不可能天天碰到,再搞笑的剧本也不可能总能想出来,而唱歌跳舞这类表演也不太适合大多数品牌宣传,充其量作为企业文化输出。因此,这些内容大多数都是新媒体内容机构在团队化运作。

但第8类技能类不同,每个产品的背后都有大量可诉说的技能、技术、知识,随着产品的技术迭代、新品上市,其实这种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普通企业也是可以持续生产的。

3)干货内容能带来高转化

另一个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适合企业运营的原因是,这类内容对于用户是高价值的,会让用户更愿意关注你的账号,而不是像普通娱乐性内容点赞完事,用户能够更有效地流入你的抖音流量池中。



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弱点,抖音是娱乐产品,但人们总希望在娱乐的时候又学习到什么,不管是做菜教程、Excel教程、魔术教程、手机小技巧还是各种冷知识,这种内容总是能让用户去关注账号,心理想着“先关注收藏着,说不定还有用呢”。就像很多人刷知乎来营造自己好像在“放松中学习”的假象一样……

还是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做运动装备的,那你的切入点可以是运动历史、运动大事件、运动名人的讲解回顾,也可以是运动技巧、运动竞技的教程,还可以是运动相关的饮食搭配、损伤修复、身体调养等。

其实每个品牌都是有很多“干货”的切入口的,而且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非常容易体系化、标准化,形成鲜明的品牌识别度。当然如果找个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入镜可能更容易火起来,并不一定是要拍段子才叫运营抖音。

当然这个前提是要相对大众且符合平台调性,如果是教怎么开挖掘机、做电工木工之类的教程,那其实更应该去快手做,而且快手还真的有很多这类内容数据都还不错。

总结就一句话,企业适合做产品相关的技能类、知识类内容。

结 语

忘掉搞笑段子、忘掉唱歌跳舞、忘掉美食萌宠,这些高度娱乐化的内容只适合作为点缀和MCN机构,并不适合大多数品牌的抖音运营。

现在抖音的全球月活用户已经超过5亿,已经是个足够大、足够多元化的盘子了,不要觉得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太小众,其实抓住精准用户已经足够品牌方消化了,况且“假装在学习”那都是人性的弱点啊。 查看全部
抖音的火爆已经不用多说,作为短视频的头部APP,抖音已经从微信手中夺走不少用户时间,成为新的“时间黑洞”。现在如果说做新媒体运营或品牌推广,“双微一抖”都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平台。

尝试运营抖音的企业其实不少,但是我们除了新媒体内容公司(如躺倒鸭、洋葱视频旗下账号等)做的风生水起外,却很少看到头部蓝V的出现,这并不是抖音对企业“免疫”,而是许多企业并没有找到运营抖音合适的方法和套路。

先放结论:普通企业运营抖音类短视频时,更应该做技能类、知识类视频,这也是每个企业都能做的内容。

下面来慢慢说明。

一、做抖音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想的是,一个企业运营抖音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无非就是做品牌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但这只是个笼统的概括,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在短视频领域积累品牌自身的流量池,并尽量与其他平台的流量池互联互通、互相导流。

那么问题就来了,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就是算法推荐机制,用户点赞一个视频的动力远远超过关注一个账号,这对品牌方而言来说并非好事,品牌方更需要的是用户关注账号,以便后续触达、转化。

二、抖音账号的两类分型

如果深度体验过抖音,我们能够发现,抖音上向你推荐的账号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过把瘾就死”和“次爆款专家”。

1、过把瘾就死

大多数抖音账号都属于“过把瘾就死”,这类账号的明显特点就是,有爆款视频推荐给你,爆款视频的点赞量可能是数十万到数百万。但当我们翻开他的主页时会发现,这类账号其实拍过不少短视频,但大多数的视频都不温不火、没有太多的点赞量,而你看到的视频仅仅是他少数几个爆款视频之一。

大概就类似于下面这个账号的情况:



这类账号的爆款视频更多因素是偶然,偶然在生活中拍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场景,或者自拍一些舞蹈之类的内容,某一个或几个视频偶然火了,而大多数的内容尝试都不太成功。也就只能“过把瘾”,难以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用户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并不会产生关注的冲动。

这种“过把瘾就死”的账号是大多数素人、企业的现状(当然,更多的也更惨的是从来没出过爆款的账号),粗略估计,这类账号的总点赞和关注比多数在10:1以下,如果是视频不多的新账号,或者有颜值优势,或者品牌名气大,可能关注转化的比例会更高一些,到达5:1左右。

但总体来说,这类账号并不应该是企业运营抖音所追求的,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评价太不稳定,一定程度上要靠运气,而且关注比例过低导致运营效率并不高。

2、次爆款专家

这类账号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数视频的点赞量都不算特别高,可能都处于几万到几十万的区间内,可能偶尔会有上百万的视频,但是不多。不过这类账号有一个特点就是,点赞量相对均匀,不会出现只有几百赞的情况。这类账号的视频都能获得一定的传播量、点赞量,但很难达到整个抖音平台的爆款视频的高度,我称之为“次爆款专家”。

大概类似于下面这个账号的情况:



这种账号更多是团队体系化运营的结果,不少是新媒体内容公司运营的相关账号。与上一种账号不同,“次爆款专家”出品质量较为稳定,面向人群可能会比较集中、精准。当用户被推荐了一个这样的视频后,会想要左划查看账号还有没有类似的视频,再看到视频列表发现内容都不差的情况下,用户很可能就会关注账号。

这种“次爆款专家”不但视频质量和点赞量、播放量稳定,而且能够将游客转化到自有的流量池中,以便后续深入挖掘用户价值。粗略估计,这类账号的点赞量与关注量比例多在10:1以上,若是内容足够精准垂直,或者更加有趣,这个比例甚至能达到2:1以上。

总体来说,这种稳定、优质、高转化的“次爆款专家”是企业运营抖音账号的目标。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类账号?当然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小账号和一大堆不知名的账号,但上面这两种账号可以明显划分出来。为什么会慢慢出现这两大类账号呢?

这个要从抖音的视频推荐机制说起,抖音采用的是一种“流量赛马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排好的新视频先给一点小流量,然后根据同类视频对比各项指标(比如点赞率、播完率等),然后将数据与同类视频的PK胜出后,再逐渐多给些流量,这样只要视频的各项指标够好,就能不断获得新增的流量,如果在某个PK环节中被比下去,那么平台就不再会给更大量级的流量。这个“流量赛马机制”其实跟各种比赛选秀PK的规则差不多。

但也正因为这种流量赛马机制,那类“次爆款专家”的账号也仅仅止步于次爆款,因为这类账号的所面向的人群往往相对精准,没有那么大众。当系统给予符合其目标人群的流量时,其视频内容会快速传播起来,但当给予的流量超出其目标人群时,数据就不一定好看了,最终无法PK胜出从而获得更大流量,这也是“信息茧房”效应。

举个例子,加入你是做苹果手机使用教程的视频,那么如果视频质量好,你的视频可以在苹果用户中快速传播,但若给你安卓用户的流量,那么视频的各项指标就会被拉下来,系统就不会给你更多的安卓流量了。



当然,一些大众娱乐类的账号就会好很多,比如喜剧类的,面向人群足够广,但不可能每个企业做抖音账号都去发段子吧。而另一方面,那些“过把瘾就死”的账号可能某个视频正好踩中了大众心理的需求点爆红起来,但运营者却难以复制。

三、运营抖音时做什么内容?

内容是传播的重中之重,知道再多的方法论,最终都是要表现在内容的传播上,这部分讲一讲内容。

1、大家都在抖音上看什么

大家都在抖音上看什么、抖音什么内容会火其实已经有不少的文章做过解详细读,这里就不细说,简单列举一下常见的内容:

1)奇观类:主要就是风景名胜、风土人情;

2)萌宠类:猫猫狗狗等宠物的萌蠢视频;

3)高手类:各种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视频;

4)颜值类:有颜有才有特色的小哥哥小姐姐;

5)喜剧类:街边搭讪、情景喜剧、搞笑段子类的内容;

6)新奇类:身边的新奇事物,美食、餐厅、街头艺人等;

7)表演类:唱歌跳舞等表演性内容;

8)技能类:主要是各种技巧、知识和简单教程;

并不是说做了上面8类的内容就能火起来,能火的视频都要踩中大众心理,并且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在。跳舞的漂亮小姐姐那么多,偏偏代古拉K用笑容征服了大家。



这8大类涵盖了抖音绝大多数主流内容,企业做抖音运营也一般都会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类别进行尝试,但其中绝大多数内容都不适合一般企业的品牌推广,而更适合新媒体内容机构、MCN之类内容型公司运作。

2、企业适合在抖音上做什么?

之所以说前面说的8大类视频中大多数并不适合企业,原因就是普通企业难以通过自身资源的运营成为前7类的“次爆款专家”,而只有第8类视频(技能类视频)胜算更大一些。

这里说下企业做内容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两个重点——内容的关联性和可持续性。

1)内容的关联性

内容的关联性是指,做出的内容要与品牌有一定关联,品牌或产品要处于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前7种视频内容与大多数品牌的关联性并不大。

假如你是一个登山装备的品牌,你当然考虑拍一些登山风光、自然奇观,但对于其他多数产品品牌而言,其实比较难找到内容结合点,最终就只能以一种植入广告的方式呈现,容易让用户忽略。

当然你还可以做一些喜剧类的视频,通过剧情的设定巧妙地将产品作为关键道具植入,但是这种剧本的生产能力其实挺有难度,而且非常难持续生成,也就是下面说到的内容可持续性。

2)内容的可持续性

持续生成制造惊喜的内容难上加难,相信如果做过内容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之所以说前7种视频内容难运营,只能作为内容点缀,就是因为它们难以工业化生产。

再漂亮的小姐姐看多了还是会腻,再壮观的奇观美景也不可能天天碰到,再搞笑的剧本也不可能总能想出来,而唱歌跳舞这类表演也不太适合大多数品牌宣传,充其量作为企业文化输出。因此,这些内容大多数都是新媒体内容机构在团队化运作。

但第8类技能类不同,每个产品的背后都有大量可诉说的技能、技术、知识,随着产品的技术迭代、新品上市,其实这种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普通企业也是可以持续生产的。

3)干货内容能带来高转化

另一个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适合企业运营的原因是,这类内容对于用户是高价值的,会让用户更愿意关注你的账号,而不是像普通娱乐性内容点赞完事,用户能够更有效地流入你的抖音流量池中。



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弱点,抖音是娱乐产品,但人们总希望在娱乐的时候又学习到什么,不管是做菜教程、Excel教程、魔术教程、手机小技巧还是各种冷知识,这种内容总是能让用户去关注账号,心理想着“先关注收藏着,说不定还有用呢”。就像很多人刷知乎来营造自己好像在“放松中学习”的假象一样……

还是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做运动装备的,那你的切入点可以是运动历史、运动大事件、运动名人的讲解回顾,也可以是运动技巧、运动竞技的教程,还可以是运动相关的饮食搭配、损伤修复、身体调养等。

其实每个品牌都是有很多“干货”的切入口的,而且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非常容易体系化、标准化,形成鲜明的品牌识别度。当然如果找个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入镜可能更容易火起来,并不一定是要拍段子才叫运营抖音。

当然这个前提是要相对大众且符合平台调性,如果是教怎么开挖掘机、做电工木工之类的教程,那其实更应该去快手做,而且快手还真的有很多这类内容数据都还不错。

总结就一句话,企业适合做产品相关的技能类、知识类内容。

结 语

忘掉搞笑段子、忘掉唱歌跳舞、忘掉美食萌宠,这些高度娱乐化的内容只适合作为点缀和MCN机构,并不适合大多数品牌的抖音运营。

现在抖音的全球月活用户已经超过5亿,已经是个足够大、足够多元化的盘子了,不要觉得技能类、知识类的内容太小众,其实抓住精准用户已经足够品牌方消化了,况且“假装在学习”那都是人性的弱点啊。

你听说过私人影院吗?我是这样做到月入上万的!

Overseas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6 07:11 • 来自相关话题

我呢,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主要操作的是线下私人影院的生意,每店单月稳定净收入在1万元以上。所以这次也是主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创业故事。

1. 在旅游中发现项目

在2015年的时候,我曾独自去新加坡旅游,由于没有跟团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头一天就安排好第二天的住宿。虽然新加坡不大,几天就可以玩个遍,不过物价也着实挺高,尤其是酒店费用,所以住酒店对我来说就显得过于奢侈。

我个人是很喜欢看电影的,但是由于一些政策的原因,很多电影在国内难以上映,所以在那次旅游里,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电影院包间过夜。而正是这个电影院包间成为了我创业开始的第一步。

电影院有包间?至少新加坡那边有。



(大致这样,但没这么花哨)

这个电影院包间说白了就是一个带有投影设备的小房间,整个房间大概在10平米左右,除了房间里的两个座椅和基本的隔音设备以外,就只有头顶的放映机和正前方墙上的大屏幕了。

包夜一晚上收费在230元人民币左右,除了一些刚上映的热门电影以外,只要是影院内有版权片源的电影都可以自行进行点播。虽然就睡觉来说会显得比较难受,但是却能给我带来一种不同于家里看电影的感觉。

正是这个感觉给了我强烈的启发,是不是这样小众轻量化低成本的电影院模式可以在国内得到生存空间呢?

2. 轻量化的第一步是成本

原本预计的旅游时间是7天,我在第3天便购买了回国的机票,匆匆忙忙地帮朋友在免税店代购了一些东西就立刻回了国。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火急火燎,只是心里存在一个说不清的暗示,可能这就是我决心创业的开始。

回国之后,我便忙着开始寻找开“微型影院”的地点,一开始我希望把地点定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圈里,但是在这些地方租金都贵得惊人,尤其是在商场负责人对你的经营内容不感兴趣时,会把价格开得更高。

原因很简单,对于他来说如果是他感兴趣的有潜力的,自然希望用稍低的租金把对方留下,这样以来整个商场都会连带着提升一定的营业额,但对于我这种项目来说,巴不得我高租金租下,做不了几个月就违约走人,白赚一笔。

很快我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微型影院”应该是一个轻量化的线下项目,那么我就不应该去追求高成本所换来的人流量。且不说租金,光是人员雇佣、设备维护都会成为一笔极大的开销,所以把“微型影院”开在商圈明显行不通。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喜欢看电影呢?在我呆的影迷圈子里,基本上都是生活还算富裕的大学生和工薪阶层的白领。所以我最后把自己“微型影院”的选址定在了当地大学城的附近小区里。

一来房租没有商圈那么贵,二来后期店内人员配置可以采用兼职大学生,同时大学生的人流量虽然没有商圈巨大,但比起商圈更为精准,这样一来成本这个环节就可以做到轻量化了。

3. 从微型影院到私人影院

我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做私人影院的,在2015年的时候很多人都对这个小众项目没有明显的概念,但是如果放到现在可能就没那么好起步了,至少在一二线城市是这样。

我那时租的房子是一个3室1厅的户型,简装修过。因此我便把三个房间改造成了类似微型影院的模式,由于过去在新加坡微型影院中的体验,我放弃了电影座椅与沙发的方案。



因为这些硬件不仅价格高,而且就用户体验上来说并不舒适,所以我换成了更为廉价但更舒适的床垫。毕竟大部分情况下我更喜欢在床上躺着看电影,所以我认为学生用户也是这样。加上采用床垫,更能够提升学生用户在夜间的消费率。



(投影幕布需另购)

每个房间配置一套投影设备,具体规格视房间大小而定,主卧通常会采用更豪华的配置,以此提供给不同人数的用户群体使用。



与此同时每个房间还需要配置一个储存电影资源的影院系统,由于我做得很早,那时也没有相应的系统出售,所以我采用的是机顶盒加U盘的方式,把电影资源存储在U盘中,供用户观看。



就现在私人影院的配置来看,我们还需要一套计时收费系统作为服务器主机,这套系统外面卖价很贵大概在1万元以上。算上一些零食饮料的进货、音响设备、墙纸的布置,整个私人影院的成本投入在5万元多一点(包含房租),待所有配置准备完成后就开始运作了。

4. 学生是自带拉新效应的群体



(第一家店的主题房间布置)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帮你搭建整个私人影院的团队,说白了就相当于“加盟店”,但是这个加盟不需要太多资格审核,只要给钱他们就会帮你把从装修到系统的全套工作承包,但价格是高出自建许多的,不推荐大家找这类团队。

再来说说我第一家店的运营情况吧,在2015年微信公众号的运用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所以我那时也没有采用微信的方式来做推广。更多时候是依靠赞助周边学校社团的校园活动,送一些代金券来打开市场的。

我最庆幸的就是选择了学生用户作为自己的主要针对人群,这类用户普遍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并且自带一个拉新效应。在早期我缺乏推广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用户都是以老客带新客的方式获得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老用户的维护,因为他们才是帮助你获得客源的关键,所以我也经常向老用户做一些返利的活动。他们的朋友来店里观影,报他的名字可以打折或送饮料爆米花,然后每有一笔介绍而来的消费就会进行记录,在月底按每单10元的价格结算给老用户。

因为来店观影的多为学生群体,对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个较为轻松的兼职,积极性很高。

不过现在更多时候我会让他们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获取优惠,一方面是这样更方便自己来做用户维护,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还可以在公众号里推送淘客类广告,转化率尚可,每个月大概有5000多元的额外收入。

5. 定价、开支

关于房间的定价我思考过很久,最后采用了与棋牌室相同的模式,分为计时收费和买断收费。主卧收费2小时140元,之后按每小时60元计费;次卧收费2小时80元,之后按每小时30元计费。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学会让利,诸如用户超出20分钟以内,可以不进行计算。往往用户在得到这种“慷慨”之后,会很愿意下次带上其他朋友再来,当面告诉朋友“老板人超好的”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

用户就是通过这些小恩小惠慢慢转化成忠诚的老客户的。

由于后期规模逐渐做大房间不够使用,所以很快就接受几个老客户的合伙加盟开了分店,所以人手上也出现了空缺。招聘兼职学生轮班当店员是必要的,这个支出要根据周边其他商家的兼职费用来定,持平即可。

店员的主要工作就只有收银和打扫,但是一定要雇佣性格外向的学生,男生夜班女生白班保证一个安全问题。

6. 后期的拓展方式

在我第一个店运营稳定后,每个月的收入大致是在6000元左右。所以便开始做其他附带服务的拓展,学生用户群体思维比较活跃,很多时候他们会向你提出一些需求,其中的合理需求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拓展的方向。



可以拓展的方向有很多,例如桌游棋牌、KTV、主机游戏厅等等,因为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好地添加到私人影院业务中。但是餐饮酒水不建议添加,因为学生群体很容易把房间弄得过乱不便于打扫。

当然后期真正最适合的拓展方式就是加盟,现在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个创业的想法,目的就为了得到一个最起码的成就感,所以他们最常去操作的就是开一个店。而私人影院就属于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从而进行加盟的模式之一。

现在在我手中一共7家私人影院,其中加盟店铺有4家,除第一家加盟以外,其他所有的加盟店费用都是10万元的一口价,但实际上这部分的工作在自己有过第一个店的创建经历后很容易操作,是在不行也可以采购设备后外包,不需要过多操心。

那么私人影院放到现在来说还好做吗?我觉得虽然不及3年前的效果,但依旧是具备相应市场的。不要亲信市面上代建团队的用户分析,因为我的亲身体验可以告诉大家,只有学生用户是最好做的。

一线城市竞争力度太大,不适合做这个项目,二三线城市反而是最适合的。但是既然是做服务业,就一定要做好受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赚钱我相信大家都是快乐的。 查看全部
我呢,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主要操作的是线下私人影院的生意,每店单月稳定净收入在1万元以上。所以这次也是主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创业故事。

1. 在旅游中发现项目

在2015年的时候,我曾独自去新加坡旅游,由于没有跟团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头一天就安排好第二天的住宿。虽然新加坡不大,几天就可以玩个遍,不过物价也着实挺高,尤其是酒店费用,所以住酒店对我来说就显得过于奢侈。

我个人是很喜欢看电影的,但是由于一些政策的原因,很多电影在国内难以上映,所以在那次旅游里,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电影院包间过夜。而正是这个电影院包间成为了我创业开始的第一步。

电影院有包间?至少新加坡那边有。



(大致这样,但没这么花哨)

这个电影院包间说白了就是一个带有投影设备的小房间,整个房间大概在10平米左右,除了房间里的两个座椅和基本的隔音设备以外,就只有头顶的放映机和正前方墙上的大屏幕了。

包夜一晚上收费在230元人民币左右,除了一些刚上映的热门电影以外,只要是影院内有版权片源的电影都可以自行进行点播。虽然就睡觉来说会显得比较难受,但是却能给我带来一种不同于家里看电影的感觉。

正是这个感觉给了我强烈的启发,是不是这样小众轻量化低成本的电影院模式可以在国内得到生存空间呢?

2. 轻量化的第一步是成本

原本预计的旅游时间是7天,我在第3天便购买了回国的机票,匆匆忙忙地帮朋友在免税店代购了一些东西就立刻回了国。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火急火燎,只是心里存在一个说不清的暗示,可能这就是我决心创业的开始。

回国之后,我便忙着开始寻找开“微型影院”的地点,一开始我希望把地点定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圈里,但是在这些地方租金都贵得惊人,尤其是在商场负责人对你的经营内容不感兴趣时,会把价格开得更高。

原因很简单,对于他来说如果是他感兴趣的有潜力的,自然希望用稍低的租金把对方留下,这样以来整个商场都会连带着提升一定的营业额,但对于我这种项目来说,巴不得我高租金租下,做不了几个月就违约走人,白赚一笔。

很快我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微型影院”应该是一个轻量化的线下项目,那么我就不应该去追求高成本所换来的人流量。且不说租金,光是人员雇佣、设备维护都会成为一笔极大的开销,所以把“微型影院”开在商圈明显行不通。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喜欢看电影呢?在我呆的影迷圈子里,基本上都是生活还算富裕的大学生和工薪阶层的白领。所以我最后把自己“微型影院”的选址定在了当地大学城的附近小区里。

一来房租没有商圈那么贵,二来后期店内人员配置可以采用兼职大学生,同时大学生的人流量虽然没有商圈巨大,但比起商圈更为精准,这样一来成本这个环节就可以做到轻量化了。

3. 从微型影院到私人影院

我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做私人影院的,在2015年的时候很多人都对这个小众项目没有明显的概念,但是如果放到现在可能就没那么好起步了,至少在一二线城市是这样。

我那时租的房子是一个3室1厅的户型,简装修过。因此我便把三个房间改造成了类似微型影院的模式,由于过去在新加坡微型影院中的体验,我放弃了电影座椅与沙发的方案。



因为这些硬件不仅价格高,而且就用户体验上来说并不舒适,所以我换成了更为廉价但更舒适的床垫。毕竟大部分情况下我更喜欢在床上躺着看电影,所以我认为学生用户也是这样。加上采用床垫,更能够提升学生用户在夜间的消费率。



(投影幕布需另购)

每个房间配置一套投影设备,具体规格视房间大小而定,主卧通常会采用更豪华的配置,以此提供给不同人数的用户群体使用。



与此同时每个房间还需要配置一个储存电影资源的影院系统,由于我做得很早,那时也没有相应的系统出售,所以我采用的是机顶盒加U盘的方式,把电影资源存储在U盘中,供用户观看。



就现在私人影院的配置来看,我们还需要一套计时收费系统作为服务器主机,这套系统外面卖价很贵大概在1万元以上。算上一些零食饮料的进货、音响设备、墙纸的布置,整个私人影院的成本投入在5万元多一点(包含房租),待所有配置准备完成后就开始运作了。

4. 学生是自带拉新效应的群体



(第一家店的主题房间布置)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帮你搭建整个私人影院的团队,说白了就相当于“加盟店”,但是这个加盟不需要太多资格审核,只要给钱他们就会帮你把从装修到系统的全套工作承包,但价格是高出自建许多的,不推荐大家找这类团队。

再来说说我第一家店的运营情况吧,在2015年微信公众号的运用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所以我那时也没有采用微信的方式来做推广。更多时候是依靠赞助周边学校社团的校园活动,送一些代金券来打开市场的。

我最庆幸的就是选择了学生用户作为自己的主要针对人群,这类用户普遍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并且自带一个拉新效应。在早期我缺乏推广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用户都是以老客带新客的方式获得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老用户的维护,因为他们才是帮助你获得客源的关键,所以我也经常向老用户做一些返利的活动。他们的朋友来店里观影,报他的名字可以打折或送饮料爆米花,然后每有一笔介绍而来的消费就会进行记录,在月底按每单10元的价格结算给老用户。

因为来店观影的多为学生群体,对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个较为轻松的兼职,积极性很高。

不过现在更多时候我会让他们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获取优惠,一方面是这样更方便自己来做用户维护,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还可以在公众号里推送淘客类广告,转化率尚可,每个月大概有5000多元的额外收入。

5. 定价、开支

关于房间的定价我思考过很久,最后采用了与棋牌室相同的模式,分为计时收费和买断收费。主卧收费2小时140元,之后按每小时60元计费;次卧收费2小时80元,之后按每小时30元计费。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学会让利,诸如用户超出20分钟以内,可以不进行计算。往往用户在得到这种“慷慨”之后,会很愿意下次带上其他朋友再来,当面告诉朋友“老板人超好的”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

用户就是通过这些小恩小惠慢慢转化成忠诚的老客户的。

由于后期规模逐渐做大房间不够使用,所以很快就接受几个老客户的合伙加盟开了分店,所以人手上也出现了空缺。招聘兼职学生轮班当店员是必要的,这个支出要根据周边其他商家的兼职费用来定,持平即可。

店员的主要工作就只有收银和打扫,但是一定要雇佣性格外向的学生,男生夜班女生白班保证一个安全问题。

6. 后期的拓展方式

在我第一个店运营稳定后,每个月的收入大致是在6000元左右。所以便开始做其他附带服务的拓展,学生用户群体思维比较活跃,很多时候他们会向你提出一些需求,其中的合理需求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拓展的方向。



可以拓展的方向有很多,例如桌游棋牌、KTV、主机游戏厅等等,因为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好地添加到私人影院业务中。但是餐饮酒水不建议添加,因为学生群体很容易把房间弄得过乱不便于打扫。

当然后期真正最适合的拓展方式就是加盟,现在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个创业的想法,目的就为了得到一个最起码的成就感,所以他们最常去操作的就是开一个店。而私人影院就属于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并从而进行加盟的模式之一。

现在在我手中一共7家私人影院,其中加盟店铺有4家,除第一家加盟以外,其他所有的加盟店费用都是10万元的一口价,但实际上这部分的工作在自己有过第一个店的创建经历后很容易操作,是在不行也可以采购设备后外包,不需要过多操心。

那么私人影院放到现在来说还好做吗?我觉得虽然不及3年前的效果,但依旧是具备相应市场的。不要亲信市面上代建团队的用户分析,因为我的亲身体验可以告诉大家,只有学生用户是最好做的。

一线城市竞争力度太大,不适合做这个项目,二三线城市反而是最适合的。但是既然是做服务业,就一定要做好受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赚钱我相信大家都是快乐的。

换个马甲再归来,曾经的王者“内涵段子”这次能浴火重生吗?

Applealmond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1 11:07 • 来自相关话题

话说今年4月“内涵段子”被封后,天下的段友们在一片哀嚎声中失去了逗乐的“家园”。但就在最近几天,细心的网友又发现,内涵段子换了个马甲,以“皮皮虾社区”的身份再次回归出现!




到底什么回事呢?!故事或许要从这里说起...

周末大白天,北京闷热的午后,睡了大约有十六、七个小时的小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恶中介又带人来看房了...

面带微笑的开门--问好--“热情”介绍,在附带重点申明了下离房子到期还有20多天的时间,然后面带微笑的送走中介和房客一伙人后,反手关门的瞬间,心里一万句mmp,这已经是这个周末的第六组来看房的人了...

续不起租,还不是因为小编太穷...

玩笑一下,放松下大周一闷骚的心情...下面开始说正事儿。

话说恶中介走后啊,小编是彻底没了睡意,遂洗好脸开始张罗周一要发布的文章。照例打开各资讯平台查看讯息,“咦,内涵段子回归”,到底什么情况?

原来啊,是有网友反映,最近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悄然的上线的一款名为“皮皮虾社区”的应用APP。这款有着粉红底色图标的App定位是搞笑神评论社区,主打功能是搞笑视频和神评论。

从图标到定位到功能,都与之前的内涵段子有不少相似之处。应用的开发者显示为“西安四季亨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乍一看可能不觉奇,深扒一下"皮皮虾社区"APP的开发者“西安四季亨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为王奉坤。

王奉坤为何许人也?其赫然出现在今日头条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的18个主要成员里边,负责头条商业化相关的技术构架工作。



说到这里,各位看官应该都明白了吧,人家压根就是一家子。

另外据众多用户表示,通过绑定今日头条账号,可以同步之前内涵段子的账号;另外可以用之前内涵段子的账号,直接登陆皮皮虾社区APP;随后,今日头条、抖音平台也都出现了相关推荐皮皮虾社区APP的广告。

至此,可以确定皮皮虾社区和内涵段子是同出一源的了。



随着头条有意无意的的“推波助澜”和网上各大媒体自媒体、段友们的竞相转发,一大波段友正在回归皮皮虾社区,甚至有网友吼出“卸抖音,回虾皮”的口号...



商业世界说起来也是好玩,抖音刚起来的时候,在母公司头条的主导下,大量来自内涵段子、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的用户流量被导向抖音平台;现在风水轮流,火起来的抖音又开始向内涵段子的替代品皮皮虾社区进行流量输送。

头条通过操纵引导旗下众多产品流量进行爆款打造,然后再进行流量互换流动、生态共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头条系产品)

要知道在之前,内涵段子曾一直是头条旗下的爆款产品。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拥有2亿用户,而且内涵段子还曾是头条旗下做得最好的社区,社区里的用户以段友相称,有着频繁的线下互动,这一点即便是目前的抖音都没有做到。

2018年以来,国家监管部门开始频频出手真枪实弹操刀内容领域。今年4月份的时候,总局以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为由,责令头条永久关停了内涵段子App和公众号。

虽然目前皮皮虾社区的上线,可以同步内涵段子的数据,算是内涵段子的另类回归。但显然大家也都意识到了在内容监管这件事上,国家还真不是闹着玩的。皮皮虾社区App也着力强调,要建设正能量的社区。至于皮皮虾社区能不能不受政策方面的影响建设成功,可能不仅需要平台方端正态度,在平台监管方面高抓严打,段友们的努力同样同等重要。

回家归回家,这回可能需要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建设一个更加正能量更加向上的家,不仅于这个家。 查看全部
话说今年4月“内涵段子”被封后,天下的段友们在一片哀嚎声中失去了逗乐的“家园”。但就在最近几天,细心的网友又发现,内涵段子换了个马甲,以“皮皮虾社区”的身份再次回归出现!




到底什么回事呢?!故事或许要从这里说起...

周末大白天,北京闷热的午后,睡了大约有十六、七个小时的小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恶中介又带人来看房了...

面带微笑的开门--问好--“热情”介绍,在附带重点申明了下离房子到期还有20多天的时间,然后面带微笑的送走中介和房客一伙人后,反手关门的瞬间,心里一万句mmp,这已经是这个周末的第六组来看房的人了...

续不起租,还不是因为小编太穷...

玩笑一下,放松下大周一闷骚的心情...下面开始说正事儿。

话说恶中介走后啊,小编是彻底没了睡意,遂洗好脸开始张罗周一要发布的文章。照例打开各资讯平台查看讯息,“咦,内涵段子回归”,到底什么情况?

原来啊,是有网友反映,最近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悄然的上线的一款名为“皮皮虾社区”的应用APP。这款有着粉红底色图标的App定位是搞笑神评论社区,主打功能是搞笑视频和神评论。

从图标到定位到功能,都与之前的内涵段子有不少相似之处。应用的开发者显示为“西安四季亨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乍一看可能不觉奇,深扒一下"皮皮虾社区"APP的开发者“西安四季亨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为王奉坤。

王奉坤为何许人也?其赫然出现在今日头条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的18个主要成员里边,负责头条商业化相关的技术构架工作。



说到这里,各位看官应该都明白了吧,人家压根就是一家子。

另外据众多用户表示,通过绑定今日头条账号,可以同步之前内涵段子的账号;另外可以用之前内涵段子的账号,直接登陆皮皮虾社区APP;随后,今日头条、抖音平台也都出现了相关推荐皮皮虾社区APP的广告。

至此,可以确定皮皮虾社区和内涵段子是同出一源的了。



随着头条有意无意的的“推波助澜”和网上各大媒体自媒体、段友们的竞相转发,一大波段友正在回归皮皮虾社区,甚至有网友吼出“卸抖音,回虾皮”的口号...



商业世界说起来也是好玩,抖音刚起来的时候,在母公司头条的主导下,大量来自内涵段子、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的用户流量被导向抖音平台;现在风水轮流,火起来的抖音又开始向内涵段子的替代品皮皮虾社区进行流量输送。

头条通过操纵引导旗下众多产品流量进行爆款打造,然后再进行流量互换流动、生态共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头条系产品)

要知道在之前,内涵段子曾一直是头条旗下的爆款产品。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拥有2亿用户,而且内涵段子还曾是头条旗下做得最好的社区,社区里的用户以段友相称,有着频繁的线下互动,这一点即便是目前的抖音都没有做到。

2018年以来,国家监管部门开始频频出手真枪实弹操刀内容领域。今年4月份的时候,总局以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为由,责令头条永久关停了内涵段子App和公众号。

虽然目前皮皮虾社区的上线,可以同步内涵段子的数据,算是内涵段子的另类回归。但显然大家也都意识到了在内容监管这件事上,国家还真不是闹着玩的。皮皮虾社区App也着力强调,要建设正能量的社区。至于皮皮虾社区能不能不受政策方面的影响建设成功,可能不仅需要平台方端正态度,在平台监管方面高抓严打,段友们的努力同样同等重要。

回家归回家,这回可能需要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建设一个更加正能量更加向上的家,不仅于这个家。

假如给你1000万推广费,你打算怎么花?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1 10:59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如今流量抢夺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主流渠道的流量越来越贵,推广成本也水涨船高。假如给你1000万的推广预算,你会怎么去做推广渠道的投放策略呢?

单一渠道往往无法满足品牌对于流量的需求,如何去合理地选择渠道并进行投放组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营销推广渠道,以及各自的特点。以便于大家结合自身推广需求合理安排整合营销。

定理一理解流量分发机制,是做好单一渠道的根本。

各应用市场有各自的推荐机制,比如排行榜,热搜,搜索推荐等。不同的地方流量大小不同,触发机制也不同。针对单一渠道,理解其流量的分发机制,能帮助我们做好该渠道。

流量分发机制里面有两个重要指标:第一是质量度,第二是品牌度。在后面针对各渠道分析时,会结合讲述这两个指标对流量的影响。

定理二流量只会越来越贵,必须不断开拓新的渠道。

每个渠道的流量有限,达到一定量级后,就必须提高价格去抢夺流量。像一些精准类流量,其流量分发机制决定了在其投放的流量相对较少,要获得更多流量,就需要提高成本。

另一方面,各渠道的价格都会随着时间不断提高,很多门户的优质广告位一般这个季度就卖完了下个季度的资源,流量价格一直是水涨船高。

新的渠道由于竞争少,流量单价低,往往成本较低,这就是蓝海效益。所以,不断开拓新渠道也是渠道运营的工作重心。

理解了上面的几条要点后,渠道实战起来就会比较顺手。

下面就主要几个渠道简单谈一谈实战技巧。

搜索篇 | 百度、360、搜狗、神马、谷歌

渠道的流量分发机制决定了渠道的质量,搜索的流量分发机制是关键词触发,通过关键词来锁定意向人群。

过去人们通过电视获取信息,搜索引擎出现后,人们发现体验很好,无论是实物搜索还是虚拟搜索,比如在天猫搜索实物,但实物搜索需求较小,虚拟搜索需求更大。比如头疼了,百度一下。

搜索的特点,决定了所带来的用户质量很高。百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百度搜索事业部成为核心部门,其广告系统确实比较优秀,尽管很多人吐槽不如谷歌。搜索业务也成为一头超级现金奶牛。

笔者接触过不少广告公司,连其负责人都不得不承认百度在精准营销方面的效果最好,部分产品例外。百度效果好的原因不仅取决于关键词的匹配方式,更重要的原因是凤巢系统做的完善,商业化较早,投入力度大。今天我们看广点通,粉丝通,新浪扶翼等超级广告平台,在广告系统方面,跟百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发展时间短是一方面,投入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搜索这块,产品线比较丰富,如品专、华表、双秀等。先谈谈关键词竞价。

搜索的CPC很高,做到一定量级后,只能通过拉升CPC抢排名获取更多流量,结果就是CAC(用户获取成本,CAC=转化成本/付费率)高。抛开品牌、内容、设计、活动各因素,搜索渠道的效果好不好,基本在于流量的把控,流量的把控基本取决于关键词的选取以及出价高低。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质量度:质量度主要反映网民对参与百度推广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创意的认可程度。质量度反映在流量指标上,就是CTR(点击率),质量度越好,CTR越高。 

对于广告系统而言,商业化是第一位。为了保证每一次展现利益最大化,广告平台开发者希望在有限的展示内获取更多的点击,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当广告的质量度越高时,CTR就越高,收益就越高。

所以,几乎所有的竞价广告都存在质量度这个指标,来保证广告收益最大化。可以说,质量度是流量分发机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但是在搜索这块,质量度的作用不太大,这与搜索的流量分发特点有关。当用户输入关键词后,显示的是文字链接广告(现在也有很多样式能展现图文广告),用户习惯是直接点击第一位,有数据表明,前两位能占据80%以上的流量。

这样的用户习惯造成了前两位的CTR都不会低,这样质量度对流量的影响就很小了。但是质量度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用较低的价格抢到较好的排名,对降低成本有一定的作用。

回到前面,搜索渠道的关键在于关键词的选取和出价高低。根据产品目标人群与市场成熟度,包括行业词百度指数,竞争者数量及品牌力度,综合判断搜索渠道的量级,并作出相应的目标规划,包括点击单价范围,注册成本,付费成本,以及每日的预算范围。

宏观目标规划好后,开始账户的整体规划,账户尽量要大,计划全面,单元细致,品牌词和竞品词比较好规划,难度大在通用词、核心词、长尾词的布局,整个计划要保证流量的均衡,以确保覆盖更多目标人群,并降低整个账户的CPC。

搜索渠道的流量,也需要经过初始期到发展期再到成熟期的过程。

初始期,由于预算限制,优先投放易转化的词。比如品牌词,还有像一些品牌力度弱的竞品词,或是一些没有投品牌词的竞品。另外长尾词必须要扩起来。红海词还是不要碰了。

发展期,必然是放量,做了那么多关键词,如果不派上用场,有什么用呢?这个阶段调整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分析,监控哪些计划好,开始扩张流量。另外核心词要开始覆盖,竞品可以大量覆盖。关注流量与转化,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

到了成熟期,就可以大肆扩张。前期锁定了关键词,后期要抢排名。各平台每日出价都有变化,不抢排名流量就掉了。

再讲一讲其他的百度产品。目前的数据看,无线的流量更大,但是PC的转化略好,主要是PC的展示效果好,而无线的流量比较乱,用户点错的概率较高,同时网络影响,以前更差,现在4G和WIFI使得无线效果好多了。

品专到了一定程度必买,不要问为什么,划算。像百度财富,土豪玩家肯定要玩一玩的,有较好的品牌效应,有BD的味道,百度联名合作,品牌背书妥妥的。华表也值得一试,展示效果帅气。这里不再逐一赘述。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关键词的量级应该在数万到百万之间(哈哈,具体情况我就不便透露了),据传闻,平安科技整体的互联网业务在SEM这一块的年投放在数亿,相比教育、医疗、旅游而言,还是略低。

这主要是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人均ARPU值高,他们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能高达一万,比如医疗之前单次点击最高出价999。有的专科医院,SEM年投放在一个亿以上,日均30万左右(这里不算返点)。

一些大型的平台,SEM这一块,可以部门按照传统媒介的思路来玩,我们知道传统媒介的效果取决于创意和曝光度,如果是100万的创意,那么媒介起码1000万甚至更多。曝光度对效果的决定因素更大,SEM也可以从曝光度着手。

通过百万级的关键词,锁定本行业更多的目标用户。假设,百度每日的理财需求客户搜索次数为10亿次,如果我们要实现其中1亿次的展现,如何去实现?

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么在搜索这块,我们就占据了本行业的第一名,通过强化曝光,持续一段时间后,不仅能获取大量的流量,还能产生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并通过持续的曝光强化用户印象,实现类似传统媒介的品牌效果。

如何评估量级,简单的方法可以用领头羊品牌指数、核心词指数、各类咨询报告、行业用户增长情况等加权核算,复杂的就需要通过技术采集数据建立模型测算。

另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追随战略。紧跟投放量级最大的前几名竞品,全部或部门抢排名第一,确保流量成为本行业第一位,形成领先的竞争态势。

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用SEO、SNS、DSP、网盟等配合SEM的流量,同时推广至关重要。

总的来看,SEM是整个渠道运营体系执行中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不仅关系到流量的好坏,还因为SEM是最核心的用户信息决策与购买通道,必须重视,坚决拿下。关于百度之外的其他搜索就不一一提了,直接参照百度即可。

导航篇 | 360、hao123、搜狗、2345

导航属于通用流量,有固定位和竞价位。核算下来,导航的CPC比较低,能低到一毛钱,所以其注册成本要比搜索低,但是付费成本却高一些,也就是说,导航这个渠道的质量是不如搜索的。

前面提到过品牌度,投放固定广告位时,品牌度越高,目标人群越泛,流量越大,性价比越高。所以品牌较好的企业都愿意投放固定广告位,如名站、酷站,长期被国内知名的电商企业包揽,如淘宝、唯品会、京东等。现在导航的产品线也越来越丰富,气泡、浮窗,热词等。如果品牌知名度很一般,可以试一试导航的竞价位,如360的猜你喜欢。

导航类渠道技巧不多,比较适合知名企业,或者是做大型推广活动时引流。比如某企业做促销活动,促销活动由于转化率高,更适合引入通用流量,引入昂贵的精准流量反而不恰当。

对于企业而言,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购买导航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流量来得快,相比搜索,导航的流量来得更快;另一方面,由于品牌知名度好,点击率会大大提高,最终核算成CPC,很划算。

如果做大型的促销活动和公关主题事件,购买导航还是不错的。不过得提前预定啊,不然根本买不到。

通用篇 | 百度网盟、百度DSP、信息流、DSP、垂直网站
 
通用类渠道CPC也较低,相比导航,略精准一些。DSP在国外如火如荼,在国内还在持续发展中。

信息流中的广点通、今日头条、新浪扶翼等效果比普通网盟,DSP要好,因为社交平台有一定的定位能力,加上平台粘性好,阅读体验好。

核心在于质量度,素材的吸引力决定了CTR,从而决定流量及CPC。关键点:上多套素材,挑选最佳素材。

这一块的量很大,操作技巧各不相同。不过难度都不会太大。

其他小众渠道还有壁纸、WIFI、电子书、各类联盟、垂直网站等,

合作方式一般是CPA/CPS。

应用市场篇| IOS与安卓

应用市场是重中之重,目前各大应用平台都没有完全商业化,推广的方式也不多。

刷榜:主要借助微信积分墙,刷一个大约在2~3块。

CPT/CPD:CPT适合知名产品及受众广泛的,CPD的话,不建议投。

ASO:目前的重头戏,类比百度SEO,由于目前的CPD跟竞价不同,导致无法通过付费获取排名,所以做好ASO很关键。

厂商预装:10万起做,需要核算最终的成本

应用市场是未来的推广的重心,但是目前做好很困难,少数企业依靠事件营销一炮走红,荣登应用商店榜首,获取了大量的流量,但更多的应用却没有机会得到展示。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应用市场的商业化势在必行,一个标准化、成熟化的广告平台将会诞生,谁最有可能成为移动应用分发走向广告商业化的领头羊呢?

T类资源 | 固定品牌广告资源
 
T类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价格昂贵,土豪不二之选。

适合做品牌传播,尤其是主题活动,也适合做促销活动。大多T类资源长期被预定,并且对广告主品牌及内容包括互动创意都有要求。

由于移动端大势所趋,所以APP开屏广告非常抢手,但是目前价格远远低于传统的品牌资源价格。

T类资源的评判标准可以用CPC来核算,通过展示量去评估点击量,然后评估单次CPC是否划算。如同导航一样,很适合做大型促销活动和公关主题事件时使用。

微信资源 | 微信大号、朋友圈、自媒体
 
微信占据了移动端最大的流量,打开率高,集通信、社交、阅读、支付于一身。

国内最大的原创内容创作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写手,这些人往往都是意见领袖。

微信资源在渠道运营方面有三种方式:

第一是找专业的人做微信公众号,比如做金融的找一个懂金融的写手来做,效果会比较好,聚焦于内容,并没有捷径可走。

第二是直接付费大号转发,要细分到媒体表,评估每一次阅读量的单价,以及最终的产出比,这块如果有能力,一定要找几个KOL进行深度合作,具体合作方式可以参考传统的品牌传播。

第三块是朋友圈,朋友圈是一块宝地,可以深入挖掘,既可以投微信平台的朋友圈广告,也可以找人在朋友圈发广告。

写到这里,我们今天讲的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营销推广渠道,就总结的差不多了,如果你也有更多类型的推广渠道,也欢迎留言跟大家交流互动… 查看全部
在如今流量抢夺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主流渠道的流量越来越贵,推广成本也水涨船高。假如给你1000万的推广预算,你会怎么去做推广渠道的投放策略呢?

单一渠道往往无法满足品牌对于流量的需求,如何去合理地选择渠道并进行投放组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营销推广渠道,以及各自的特点。以便于大家结合自身推广需求合理安排整合营销。

定理一理解流量分发机制,是做好单一渠道的根本。

各应用市场有各自的推荐机制,比如排行榜,热搜,搜索推荐等。不同的地方流量大小不同,触发机制也不同。针对单一渠道,理解其流量的分发机制,能帮助我们做好该渠道。

流量分发机制里面有两个重要指标:第一是质量度,第二是品牌度。在后面针对各渠道分析时,会结合讲述这两个指标对流量的影响。

定理二流量只会越来越贵,必须不断开拓新的渠道。

每个渠道的流量有限,达到一定量级后,就必须提高价格去抢夺流量。像一些精准类流量,其流量分发机制决定了在其投放的流量相对较少,要获得更多流量,就需要提高成本。

另一方面,各渠道的价格都会随着时间不断提高,很多门户的优质广告位一般这个季度就卖完了下个季度的资源,流量价格一直是水涨船高。

新的渠道由于竞争少,流量单价低,往往成本较低,这就是蓝海效益。所以,不断开拓新渠道也是渠道运营的工作重心。

理解了上面的几条要点后,渠道实战起来就会比较顺手。

下面就主要几个渠道简单谈一谈实战技巧。

搜索篇 | 百度、360、搜狗、神马、谷歌

渠道的流量分发机制决定了渠道的质量,搜索的流量分发机制是关键词触发,通过关键词来锁定意向人群。

过去人们通过电视获取信息,搜索引擎出现后,人们发现体验很好,无论是实物搜索还是虚拟搜索,比如在天猫搜索实物,但实物搜索需求较小,虚拟搜索需求更大。比如头疼了,百度一下。

搜索的特点,决定了所带来的用户质量很高。百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百度搜索事业部成为核心部门,其广告系统确实比较优秀,尽管很多人吐槽不如谷歌。搜索业务也成为一头超级现金奶牛。

笔者接触过不少广告公司,连其负责人都不得不承认百度在精准营销方面的效果最好,部分产品例外。百度效果好的原因不仅取决于关键词的匹配方式,更重要的原因是凤巢系统做的完善,商业化较早,投入力度大。今天我们看广点通,粉丝通,新浪扶翼等超级广告平台,在广告系统方面,跟百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发展时间短是一方面,投入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搜索这块,产品线比较丰富,如品专、华表、双秀等。先谈谈关键词竞价。

搜索的CPC很高,做到一定量级后,只能通过拉升CPC抢排名获取更多流量,结果就是CAC(用户获取成本,CAC=转化成本/付费率)高。抛开品牌、内容、设计、活动各因素,搜索渠道的效果好不好,基本在于流量的把控,流量的把控基本取决于关键词的选取以及出价高低。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质量度:质量度主要反映网民对参与百度推广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创意的认可程度。质量度反映在流量指标上,就是CTR(点击率),质量度越好,CTR越高。 

对于广告系统而言,商业化是第一位。为了保证每一次展现利益最大化,广告平台开发者希望在有限的展示内获取更多的点击,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当广告的质量度越高时,CTR就越高,收益就越高。

所以,几乎所有的竞价广告都存在质量度这个指标,来保证广告收益最大化。可以说,质量度是流量分发机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但是在搜索这块,质量度的作用不太大,这与搜索的流量分发特点有关。当用户输入关键词后,显示的是文字链接广告(现在也有很多样式能展现图文广告),用户习惯是直接点击第一位,有数据表明,前两位能占据80%以上的流量。

这样的用户习惯造成了前两位的CTR都不会低,这样质量度对流量的影响就很小了。但是质量度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用较低的价格抢到较好的排名,对降低成本有一定的作用。

回到前面,搜索渠道的关键在于关键词的选取和出价高低。根据产品目标人群与市场成熟度,包括行业词百度指数,竞争者数量及品牌力度,综合判断搜索渠道的量级,并作出相应的目标规划,包括点击单价范围,注册成本,付费成本,以及每日的预算范围。

宏观目标规划好后,开始账户的整体规划,账户尽量要大,计划全面,单元细致,品牌词和竞品词比较好规划,难度大在通用词、核心词、长尾词的布局,整个计划要保证流量的均衡,以确保覆盖更多目标人群,并降低整个账户的CPC。

搜索渠道的流量,也需要经过初始期到发展期再到成熟期的过程。

初始期,由于预算限制,优先投放易转化的词。比如品牌词,还有像一些品牌力度弱的竞品词,或是一些没有投品牌词的竞品。另外长尾词必须要扩起来。红海词还是不要碰了。

发展期,必然是放量,做了那么多关键词,如果不派上用场,有什么用呢?这个阶段调整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分析,监控哪些计划好,开始扩张流量。另外核心词要开始覆盖,竞品可以大量覆盖。关注流量与转化,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

到了成熟期,就可以大肆扩张。前期锁定了关键词,后期要抢排名。各平台每日出价都有变化,不抢排名流量就掉了。

再讲一讲其他的百度产品。目前的数据看,无线的流量更大,但是PC的转化略好,主要是PC的展示效果好,而无线的流量比较乱,用户点错的概率较高,同时网络影响,以前更差,现在4G和WIFI使得无线效果好多了。

品专到了一定程度必买,不要问为什么,划算。像百度财富,土豪玩家肯定要玩一玩的,有较好的品牌效应,有BD的味道,百度联名合作,品牌背书妥妥的。华表也值得一试,展示效果帅气。这里不再逐一赘述。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关键词的量级应该在数万到百万之间(哈哈,具体情况我就不便透露了),据传闻,平安科技整体的互联网业务在SEM这一块的年投放在数亿,相比教育、医疗、旅游而言,还是略低。

这主要是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人均ARPU值高,他们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能高达一万,比如医疗之前单次点击最高出价999。有的专科医院,SEM年投放在一个亿以上,日均30万左右(这里不算返点)。

一些大型的平台,SEM这一块,可以部门按照传统媒介的思路来玩,我们知道传统媒介的效果取决于创意和曝光度,如果是100万的创意,那么媒介起码1000万甚至更多。曝光度对效果的决定因素更大,SEM也可以从曝光度着手。

通过百万级的关键词,锁定本行业更多的目标用户。假设,百度每日的理财需求客户搜索次数为10亿次,如果我们要实现其中1亿次的展现,如何去实现?

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么在搜索这块,我们就占据了本行业的第一名,通过强化曝光,持续一段时间后,不仅能获取大量的流量,还能产生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并通过持续的曝光强化用户印象,实现类似传统媒介的品牌效果。

如何评估量级,简单的方法可以用领头羊品牌指数、核心词指数、各类咨询报告、行业用户增长情况等加权核算,复杂的就需要通过技术采集数据建立模型测算。

另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追随战略。紧跟投放量级最大的前几名竞品,全部或部门抢排名第一,确保流量成为本行业第一位,形成领先的竞争态势。

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用SEO、SNS、DSP、网盟等配合SEM的流量,同时推广至关重要。

总的来看,SEM是整个渠道运营体系执行中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不仅关系到流量的好坏,还因为SEM是最核心的用户信息决策与购买通道,必须重视,坚决拿下。关于百度之外的其他搜索就不一一提了,直接参照百度即可。

导航篇 | 360、hao123、搜狗、2345

导航属于通用流量,有固定位和竞价位。核算下来,导航的CPC比较低,能低到一毛钱,所以其注册成本要比搜索低,但是付费成本却高一些,也就是说,导航这个渠道的质量是不如搜索的。

前面提到过品牌度,投放固定广告位时,品牌度越高,目标人群越泛,流量越大,性价比越高。所以品牌较好的企业都愿意投放固定广告位,如名站、酷站,长期被国内知名的电商企业包揽,如淘宝、唯品会、京东等。现在导航的产品线也越来越丰富,气泡、浮窗,热词等。如果品牌知名度很一般,可以试一试导航的竞价位,如360的猜你喜欢。

导航类渠道技巧不多,比较适合知名企业,或者是做大型推广活动时引流。比如某企业做促销活动,促销活动由于转化率高,更适合引入通用流量,引入昂贵的精准流量反而不恰当。

对于企业而言,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购买导航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流量来得快,相比搜索,导航的流量来得更快;另一方面,由于品牌知名度好,点击率会大大提高,最终核算成CPC,很划算。

如果做大型的促销活动和公关主题事件,购买导航还是不错的。不过得提前预定啊,不然根本买不到。

通用篇 | 百度网盟、百度DSP、信息流、DSP、垂直网站
 
通用类渠道CPC也较低,相比导航,略精准一些。DSP在国外如火如荼,在国内还在持续发展中。

信息流中的广点通、今日头条、新浪扶翼等效果比普通网盟,DSP要好,因为社交平台有一定的定位能力,加上平台粘性好,阅读体验好。

核心在于质量度,素材的吸引力决定了CTR,从而决定流量及CPC。关键点:上多套素材,挑选最佳素材。

这一块的量很大,操作技巧各不相同。不过难度都不会太大。

其他小众渠道还有壁纸、WIFI、电子书、各类联盟、垂直网站等,

合作方式一般是CPA/CPS。

应用市场篇| IOS与安卓

应用市场是重中之重,目前各大应用平台都没有完全商业化,推广的方式也不多。

刷榜:主要借助微信积分墙,刷一个大约在2~3块。

CPT/CPD:CPT适合知名产品及受众广泛的,CPD的话,不建议投。

ASO:目前的重头戏,类比百度SEO,由于目前的CPD跟竞价不同,导致无法通过付费获取排名,所以做好ASO很关键。

厂商预装:10万起做,需要核算最终的成本

应用市场是未来的推广的重心,但是目前做好很困难,少数企业依靠事件营销一炮走红,荣登应用商店榜首,获取了大量的流量,但更多的应用却没有机会得到展示。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应用市场的商业化势在必行,一个标准化、成熟化的广告平台将会诞生,谁最有可能成为移动应用分发走向广告商业化的领头羊呢?

T类资源 | 固定品牌广告资源
 
T类资源属于稀缺资源,价格昂贵,土豪不二之选。

适合做品牌传播,尤其是主题活动,也适合做促销活动。大多T类资源长期被预定,并且对广告主品牌及内容包括互动创意都有要求。

由于移动端大势所趋,所以APP开屏广告非常抢手,但是目前价格远远低于传统的品牌资源价格。

T类资源的评判标准可以用CPC来核算,通过展示量去评估点击量,然后评估单次CPC是否划算。如同导航一样,很适合做大型促销活动和公关主题事件时使用。

微信资源 | 微信大号、朋友圈、自媒体
 
微信占据了移动端最大的流量,打开率高,集通信、社交、阅读、支付于一身。

国内最大的原创内容创作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写手,这些人往往都是意见领袖。

微信资源在渠道运营方面有三种方式:

第一是找专业的人做微信公众号,比如做金融的找一个懂金融的写手来做,效果会比较好,聚焦于内容,并没有捷径可走。

第二是直接付费大号转发,要细分到媒体表,评估每一次阅读量的单价,以及最终的产出比,这块如果有能力,一定要找几个KOL进行深度合作,具体合作方式可以参考传统的品牌传播。

第三块是朋友圈,朋友圈是一块宝地,可以深入挖掘,既可以投微信平台的朋友圈广告,也可以找人在朋友圈发广告。

写到这里,我们今天讲的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营销推广渠道,就总结的差不多了,如果你也有更多类型的推广渠道,也欢迎留言跟大家交流互动…

为什么感觉抖音上刷到的广告,几乎全是游戏类?

TrueM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1 10:24 • 来自相关话题

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查看全部
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开局捕获SSS级灵鲲,5转觉醒自动战斗,战力+900W!”

 “神宠随便抓,三天一套无级别神装!”

如果你是抖音的重度用户,肯定会不断刷到游戏视频,而且是“被动刷到”,因为在这些视频前面往往都写着“广告”二字。



根据数据统计平台AppGrowing5月20日发布的《抖音广告分析报告》,游戏行业广告数投放占比最高,为34.48%,抖音无疑是最近游戏厂商最亲睐的投放渠道之一。

而这可能也让抖音自己看到了游戏内容的空间,不再满足于只是为游戏厂商提供渠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开始招募游戏MCN机构,并发布了一张“抖音游戏品类MCN机构合作正式启动”的图片。



此外,抖音还开通了“抖音游戏”账号,在这个账号里,可以跳转到一个网页,在这个界面上,可以阅读游戏相关内容,并且下载游戏——但不包含腾讯系的游戏。在页面的正上方,还有一个“先锋玩家召集令”的H5活动页面,召集“热爱手游,愿意为游戏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游戏玩家”。

初步猜测,抖音是想组建一个专属的游戏视频内容的顾问团。

整个“抖音游戏”的页面和今日头条的“今日游戏”板块如出一辙,同样是新游、热游、福利、分类4个栏目,并且都是入口极深。在抖音里想要跳转到这个界面,需要先进入“抖音游戏”的账号界面,再点击查看详情才能跳转,而今日游戏则隐藏在个人账号界面的“我的钱包”入口中。



抖音发力游戏的模式,应该是签约游戏类MCN,制作发布更多游戏类短视频内容,再通过抖音自身强大的内容“带货能力”吸引用户跳转到下载页面下载。

而“抖音游戏”这个账号,在未来也许将承担和“抖音小助手”一样的职能,负责推荐管理优质的游戏短视频内容,发布一些挑战活动。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游戏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例如王者荣耀官方账号已经在抖音发布了 106 个作品,又有150 万粉丝和 276万的点赞。而阴阳师官方账号也拥有62万粉丝和673万的点赞。



但这对抖音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官方游戏账号的主导权并不在自己手上,一直都喜欢把头部内容生产者收入麾下的抖音,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内容达人。

在取得全球月活5亿的成绩之后,要怎样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维持对用户的持久吸引力,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毕竟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抖音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它绝对不想看到有哪家平台像2018年春节的自己一样,突然超车。

因此游戏就成了抖音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板块,在此之前,抖音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游戏内容上的运营,而是大多集中在生活娱乐内容上,游戏内容多以广告形式出现。但根据头条指数发布的《2017今日头条游戏行业数据》,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226亿,是2016年的3.7倍,可见游戏类内容大有可为。



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1-6月,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5.3 亿人,同比增长 4.0%。

而在这之中,女性游戏用户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女性用户消费规模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数据,抖音女性用户占比为66.4%,所以若能依靠游戏内容,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户,另一方面增强女性游戏用户在抖音上的黏性,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另外,抖音将如何与游戏类MCN进行合作值得关注,两周前,抖音推出了为抖音达人和品牌提供对接服务的平台“星图”,但推出不久后,36氪发文称大部分人因无法就“分成比例”和“广告涨价”与抖音达成共识,而拒绝入驻。

我们曾采访过游戏类MCN蜂群游戏旗下的一名博主@手游君,他认为,一家平台的政策,对一家游戏MCN来说,就好比游戏里的策划,站在游戏开发商的角度,他们肯定是想游戏更好玩,更多人来玩,才制定政策;反过来站在玩家的角度,他们为了更高的玩家级别,也应该要根据游戏规则去走,买装备,练技能,双方才能获得价值最大化。

说得直白一点,平台政策就意味着游戏规则,接受这个规则,双方才能组局玩游戏。商业也是如此。

就在几天前,快手推出了MCN合作计划,给出了“运营专属扶持”、“产品功能优先体验”、“商业变现支撑”等吸引条件,而抖音对于MCN机构的特别扶持,以保底流量、资源曝光以及优先开通电商等形式体现。和抖音合作的MCN,旗下红人账号在发布内容之后,抖音官方都会给资源推荐,此次与游戏类MCN合作,会不会推出新的扶持机制,令人好奇。



而从字节跳动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这也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了,除了开篇提到的今日游戏,七月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西瓜视频将进军游戏直播领域,字节跳动负责人谈到,西瓜视频早在今年1月份开启游戏直播功能布局,6月份开始招聘手游与端游游戏主播。

在目前版本的西瓜视频中,直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入口,并且有推荐、游戏、音乐、乡野四个板块,但从目前的数据上来说,热度并不高。可以说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游戏领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摸索的阶段。



从外部环境看,游戏确实是字节跳动必须抢夺的一块阵地。在游戏领域里,一直和字节跳动不对付的腾讯自然不用说,后者早就已经是游戏领域的“头号玩家”,短期内必然是望其项背。而作为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对手快手,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游戏领域,先是推出了快手小游戏的独立App,又低调上线了快手直播平台,主打游戏类内容。

快手小游戏——后改名为“快手电丸”——上线大半年,更新至今只保留了对战、聊天两个频道,上线游戏多为连连看、跳一跳、五子棋、2046、扫雷这样的经典手机小游戏,操作简单易懂,可能是为了适应快手短视频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



另外,和快手短视频一样,快手小游戏也是主打社交属性,每一款游戏有由系统随机匹配用户进行对战,在游戏结束后,双方还可以跳转到聊天界面,互加好友。

快手小游戏在刚刚推出时势头迅猛,根据易观千帆的统计,2018年2月移动App月活增幅的前20名中,快手小游戏是游戏类App的第一名,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474万人。

但从App Annie的数据来看,从今年四月到八月,快手小游戏的下载量波动明显,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快手自身也没有对这款App做过多的推广,不知这款产品目前在快手的整体布局中是怎样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快手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游戏领域的探索。



在上周,快手推出了网页版的直播平台,快手官方对此保持了神秘,只表示该项业务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可对外透露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今年6月快手全资收购A站,或许也是出于布局游戏直播的考虑。

自媒体“短视频片场”撰文分析认为,对比直播平台,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存留资本上的优势。同时,对比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打赏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有着渠道分成、广告合作、电商等多重变现渠道,模式更加灵活,不大容易陷入资金的困局。而且,相较于直播的即时性,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沉淀内容,并将游戏内容栏目化、精品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宣发。

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还是游戏领域的新兵,这个领域同样残酷,也并不是每家公司染手游戏领域。去年,百度以12亿元人民币出售了移动游戏业务,黯然退出游戏圈,而曾经称“饿死也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到现在也只是在淘宝里植入了“旅行青蛙”。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如何在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公司,以及格局日渐成熟的直播平台之中分得一杯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人民日报》刊文欢迎,Google的回归会给国内哪些领域带来怎样的变化?

Overseas 发表了文章 • 2018-08-11 10:13 • 来自相关话题

从2010年Google宣布因“水土不服”等因素而将其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开始,坊间时不时关于Google回归中国内地的消息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而这次,好像是真的要回来了。

8 月 6 日,《人民日报》在 Facebook、Twitter 等社媒平台上发布了一篇《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中国互联网开放的稳定前提)的文章。文章称,“欢迎 Google 返回到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它必须遵守当地法律”。

文章认为,Google 当初选择离开中国市场让其错过了大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机;在 Google 缺位的八年时间里,大陆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也从 2010 年的 3.03 亿增长到现在的 7.53 亿,翻了一倍以上。

文章的最后表示,中国目前已经非常开放,未来将会更加开放;而 Google 是否能够回到中国取决于它自己的态度——跨国公司只有尊重当地法律、遵守本地规则才能够赢得本土用户和市场。



党媒的此次发声,毫无疑问的向外界传达了“Google 真的要回归了”这一信号。Google回归中国内地可谓是个大消息,各大媒体自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一时间,网上舆论斐然。

网友们有挺Google 的,有认为其“不接地气”的,还有将其与国内的各类竞品公司如百度、搜狗、360等拉出来作比较的。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百度 CEO 李彦宏也在朋友圈进行了长篇回应:

李彦宏称,这些年来,百度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而事实上,百度是后来者居上在中国推出独立搜索服务的,并且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到2010年,百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

李彦宏表示,今天中国的科技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与国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变得更强,共享全球化红利。如果谷歌决定回到中国,百度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



百度的宣战我们暂且不谈,单就从目前中国搜索市场的实际份额来看,谷歌想要重新占据中国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就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面对在国外市场几乎无所不利的Google公司,国内几乎没有哪一家公司敢对此有所轻视。

新浪财经在微博上发布了一项“如果谷歌回来了,谷歌和百度,你选择用哪一个?”的投票,从支持率上可以看出,超过8成了网友选择了谷歌,而百度支持率只有不到7%。在谷歌退出中国内陆市场8年后,其仍有较大的支持率。



▲新浪财经关于谷歌和百度受欢迎度的投票(目前已被删除...)

那么Google当年是因为输给中国搜索市场的巨头百度,才最终败走中国的吗?

从网上一份当时某权威数据机构出品的《2003-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报告》来看,真实并非如此。

从资料上来看,在2003-2009年间的中国搜索市场,百度在那几年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也牢牢的霸占着当时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榜首位置,但谷歌当时的表现同样也非常出色,且保持着一路高歌的增长态势。从这一数据来看,当时谷歌的意外撤离,并非完全是因为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不利。




▲2003-2009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营收份额图

Google的回归,会对国内的哪些领域造成影响?

如果仅仅以为Google的回归,只是对国内搜索引擎市场造成冲击,未免显得有点太片面。

提到Google,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Google搜索。也确实,Google搜索在全球长期占领搜索引擎市场榜首地位,Google的回归也确实会对国内搜索市场造成冲击,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Google重返大陆,对国内搜索市场的影响可能并不会太大。

在Google退出中国的这8年时间里,百度、搜狗和360等牢牢占据着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90%以上,大部分用户已形成了使用习惯;再者,目前国内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生一代,像00后等,对于谷歌搜索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退一步说,在谷歌还没退出中国的时候,百度搜索的国内搜索市场份额占比已经遥遥领先且保持增长态势,谷歌想要此时来抢夺蛋糕,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了搜索外,谷歌还有很多其他的业务,比如短视频、邮箱、社交平台等等,但是国内目前的很多领域其实已经基本呈现“寡头垄断”的态势了。

比如视频领域有优酷、爱奇艺;短视频有抖音、快手、秒拍;直播领域有斗鱼、花椒、映客;邮箱有QQ邮箱、网易邮箱等等。社交平台有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他们在国内牢牢霸占着各自领域的市场头部,Google想要成功侵入并夺得一定份额的难度很大。



▲Google旗下产品图

但另一方面,因为谷歌在自己的各个服务领域都做的非常出色,这必将促使国内的竞品公司不断优化自身,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谷歌的回归,还有利于改善国内糟糕的安卓软件生态。我们知道安卓系统是由Google自我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由于谷歌退出大陆,中国的安卓市场缺少一个严格的软件开发标准,导致出现了许多流氓软件的出现,用户使用体验相对较差。伴随着Google的回归,Google Play也必将重新上家,这将大大改善国内的安卓软件生态,在使用体验上缩短与苹果系统的差距。

另外在人工智能和应用商店等领域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谷歌的黑科技早已是名闻天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如果谷歌重新进入中国,必定会利用人工智能打开更广大的市场,和苹果、Facebook、华为等一争天下。

总之,国内用户期待巨头们能互相制衡、良性竞争、共同提升,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 查看全部
从2010年Google宣布因“水土不服”等因素而将其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开始,坊间时不时关于Google回归中国内地的消息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而这次,好像是真的要回来了。

8 月 6 日,《人民日报》在 Facebook、Twitter 等社媒平台上发布了一篇《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中国互联网开放的稳定前提)的文章。文章称,“欢迎 Google 返回到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它必须遵守当地法律”。

文章认为,Google 当初选择离开中国市场让其错过了大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机;在 Google 缺位的八年时间里,大陆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也从 2010 年的 3.03 亿增长到现在的 7.53 亿,翻了一倍以上。

文章的最后表示,中国目前已经非常开放,未来将会更加开放;而 Google 是否能够回到中国取决于它自己的态度——跨国公司只有尊重当地法律、遵守本地规则才能够赢得本土用户和市场。



党媒的此次发声,毫无疑问的向外界传达了“Google 真的要回归了”这一信号。Google回归中国内地可谓是个大消息,各大媒体自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一时间,网上舆论斐然。

网友们有挺Google 的,有认为其“不接地气”的,还有将其与国内的各类竞品公司如百度、搜狗、360等拉出来作比较的。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百度 CEO 李彦宏也在朋友圈进行了长篇回应:

李彦宏称,这些年来,百度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而事实上,百度是后来者居上在中国推出独立搜索服务的,并且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到2010年,百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

李彦宏表示,今天中国的科技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与国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变得更强,共享全球化红利。如果谷歌决定回到中国,百度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



百度的宣战我们暂且不谈,单就从目前中国搜索市场的实际份额来看,谷歌想要重新占据中国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就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面对在国外市场几乎无所不利的Google公司,国内几乎没有哪一家公司敢对此有所轻视。

新浪财经在微博上发布了一项“如果谷歌回来了,谷歌和百度,你选择用哪一个?”的投票,从支持率上可以看出,超过8成了网友选择了谷歌,而百度支持率只有不到7%。在谷歌退出中国内陆市场8年后,其仍有较大的支持率。



▲新浪财经关于谷歌和百度受欢迎度的投票(目前已被删除...)

那么Google当年是因为输给中国搜索市场的巨头百度,才最终败走中国的吗?

从网上一份当时某权威数据机构出品的《2003-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报告》来看,真实并非如此。

从资料上来看,在2003-2009年间的中国搜索市场,百度在那几年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也牢牢的霸占着当时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榜首位置,但谷歌当时的表现同样也非常出色,且保持着一路高歌的增长态势。从这一数据来看,当时谷歌的意外撤离,并非完全是因为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不利。




▲2003-2009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营收份额图

Google的回归,会对国内的哪些领域造成影响?

如果仅仅以为Google的回归,只是对国内搜索引擎市场造成冲击,未免显得有点太片面。

提到Google,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Google搜索。也确实,Google搜索在全球长期占领搜索引擎市场榜首地位,Google的回归也确实会对国内搜索市场造成冲击,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Google重返大陆,对国内搜索市场的影响可能并不会太大。

在Google退出中国的这8年时间里,百度、搜狗和360等牢牢占据着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90%以上,大部分用户已形成了使用习惯;再者,目前国内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生一代,像00后等,对于谷歌搜索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退一步说,在谷歌还没退出中国的时候,百度搜索的国内搜索市场份额占比已经遥遥领先且保持增长态势,谷歌想要此时来抢夺蛋糕,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了搜索外,谷歌还有很多其他的业务,比如短视频、邮箱、社交平台等等,但是国内目前的很多领域其实已经基本呈现“寡头垄断”的态势了。

比如视频领域有优酷、爱奇艺;短视频有抖音、快手、秒拍;直播领域有斗鱼、花椒、映客;邮箱有QQ邮箱、网易邮箱等等。社交平台有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他们在国内牢牢霸占着各自领域的市场头部,Google想要成功侵入并夺得一定份额的难度很大。




▲Google旗下产品图

但另一方面,因为谷歌在自己的各个服务领域都做的非常出色,这必将促使国内的竞品公司不断优化自身,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谷歌的回归,还有利于改善国内糟糕的安卓软件生态。我们知道安卓系统是由Google自我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由于谷歌退出大陆,中国的安卓市场缺少一个严格的软件开发标准,导致出现了许多流氓软件的出现,用户使用体验相对较差。伴随着Google的回归,Google Play也必将重新上家,这将大大改善国内的安卓软件生态,在使用体验上缩短与苹果系统的差距。

另外在人工智能和应用商店等领域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谷歌的黑科技早已是名闻天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如果谷歌重新进入中国,必定会利用人工智能打开更广大的市场,和苹果、Facebook、华为等一争天下。

总之,国内用户期待巨头们能互相制衡、良性竞争、共同提升,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

缺流量看这里!用豆瓣引流文青粉,还能轻松变现!

Overseas 发表了文章 • 2018-08-09 09:44 • 来自相关话题

如果想知道一部刚上映的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应该有很多朋友都会首先想到去看电影评分,并且还是去豆瓣上看相应的电影评分。

因为豆瓣从创站初始就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所以豆瓣上的电影评分大部分是由一堆对电影有研究的用户综合打出的,这种评分相比其他商业排行榜的评分更具有说服力。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文青这个流量群体是比较鸡肋的,引流成本高,转化效率低。

但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自己的思路,豆瓣上的流量大部分都是年轻在18到30岁之间的青年群体,这样的群体其实更容易接受外界的诱惑,只要我们选对方法,对他们进行引流其实并不难。

其次,文青群体喜爱影视剧、漫画、书籍、旅游这些东西,那我们也有许多项目需要热爱这些元素的粉丝。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也能轻松对文青粉进行转化。

在引流成本逐渐增加的今天,我们其实应该发掘更多的引流渠道,通过多渠道引流来保持引流量并降低引流的总成本。所以今天我准备跟大家分享一下豆瓣引流变现的操作。

1.原理

当我们遇见一些生活问题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百度进行搜索。

而一个用户的耐心一般只能支持他在搜索结果页面停留几分钟,这几分钟的时间也就只能让他阅读完第一页的搜索结果。所以排在搜索页面靠前的网站肯定会更有优势。



我们除了用竞价以及SEO优化等技术让自己的信息排名靠前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大流量平台来实现。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跟大家提到过,新浪博客在百度搜索引擎里的权重比较高,可以直接出现在相应搜索的前列。那其实跟博客、知乎一样,豆瓣跟百度有比较好的合作关系。

从上图我们就可以看到,搜索“卷发棒推荐”这样的词条,在豆瓣小组里一些跟卷发棒有关的信息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比较靠前的位置。那对我们来说,仅在这一点上,豆瓣的引流价值就已经体现了。

2.准备



在豆瓣上进行引流我们主要是借用了“豆瓣小组”这个功能。其实豆瓣小组跟贴吧的功能类似,但因为豆瓣上的用户属性标签更精准,水军更少,所以我们在豆瓣小组的引流效果会比贴吧更好。

当然,我们想在这样的发帖并获得流量推荐肯定需要一个权重比较高的账号。如果觉得养号的操作太过费时,我们可以直接去购买有权重的豆瓣账号。



因为豆瓣账号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其他自媒体平台账号的价值高,所以一些有权重的账号我们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买到。并且在豆瓣小组上我们也能找到出售豆瓣小号的用户。

3.卖货

在做好这些准备后,我们根据一些实际案例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在豆瓣上进行引流并变现。

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在豆瓣这种非盈利性质的平台上卖货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但只要找对方法,我们在豆瓣上依然可以卖货或者做淘客。



在护肤、美妆、祛痘等小组里会有许多用户发布自己的烦恼贴等待别人的回答,那这样的帖子就给了我们一个评论引流的机会。





在这种有需求的帖子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直接的话术针对他们的需求推销我们的产品。



当然,豆瓣里也有专门的代购小组,只要我们遵守小组规则就可以在小组里面随意发送我们的广告贴。不过这样的小组里因为充斥着大量的同行,所以并不能保证引流效果。

说到卖货,我们应该会想到一个流量群体——宝妈。作为一个文青汇集的平台,那我们是不是与宝妈粉无缘了呢?

在前面我就跟大家说了,豆瓣小组的功能类似于贴吧。那只要我们找对了宝妈汇集的小组,我们就能找到宝妈流量。

那宝妈比较关心的东西无非就是教育和育儿。因为豆瓣用户的平均知识水平要高一些,所以有些宝妈也喜欢在豆瓣上来寻找这些相关知识。



在这些小组里我们可以轻松找到许多帖子已经开始将宝妈流量导入到这自己的个人号上。

如果我们是想靠着发帖的方法来引导流量,我们要注意这么几点:

一是,标题不要太长15个字左右,并且在写标题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的运用。关键词除了能让用户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提供的内容,并且在我们获得百度流量推荐的时候还能通过关键词得到更靠前的排名。

二是,关键词我们要尽量放在标题靠前的位置,但我们不要使用操作博客时的方法来堆砌关键词。我们在豆瓣小组发帖的标题如果关键词堆砌过多反而容易分散我们的权重。

三是,在豆瓣上引流时,我们的营销痕迹不要太重。因为豆瓣平台的商业性很低,我们的营销痕迹越重越容易造成用户的抵触心理。

4.文青

无论是代购粉、女粉还是宝妈粉其实都不是这个平台的主力军,我们最要针对的目标其实是豆瓣上的文青。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说到,公众号小说分销受到了平台一定程度的管控。不过,这对于我们很多新手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是通过在各平台进行人工引流从而进行推销。



通过豆瓣的热搜榜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事情,在豆瓣上比较热门的话题基本都跟电影、电视剧、音乐、小说有关。

那对我们做小说分销、漫画分销,虚拟资源出售的朋友来说,豆瓣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吗?



在一些比较热门的影视评论区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出售影视资源的同行利用热门评论区直接进行引流。

也许很多人都会疑惑,这些文艺青年为什么会接受盗版资源呢?我们可以再将文青粉丝的年龄阶段仔细划分一下。

其实大量的文青粉丝现在都还处在学生阶段,他们并没有大量的金钱用来支持正版资源。所以一些比较便宜的盗版资源也能吸引到他们。

而爱护脸面的他们虽然不会主动去回复这样的评论,但遇见合适的引流信息他们也会主动添加去询问。



并且,我们还可以针对在读或者已经毕业找工作的文青群体出售我们手上一些培训教程。

有些用过豆瓣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在豆瓣上我们是很难做小说分销的。因为在豆瓣上其实没有一些热门网络小说的对应话题。

但是,比如《扶摇皇后》这些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其实本身也属于网络小说的范围,只是因为他们打造成了影视IP,并进行了出版,所以在豆瓣上有了对应的话题。

这类小说会有很多影视剧的热门粉丝会想看,但是这种小说很少会有人想购买实体书籍,更多是用豆瓣读书这样的付费平台来进行观看。



但这类已经实体出版的小说我们也能通过论坛等渠道找到相应的TXT或者PDF资源,我们将这些资源整理以后,就可以利用影视热门话题为契机,在这些话题下推销我们的电子书资源。

对于缺乏流量或者销售渠道的新手朋友来说,豆瓣会是一个值得我们选择的平台。只是豆瓣因为其平台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上面操作的效果不会像其他平台一样明显突出。

并且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平台的用户特性,我们可以使用伪原创内容但不要使用搬运内容。为了针对这些文青的逆反性格,我们需要适当的减少营销属性,用更柔和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变现操作。 查看全部
如果想知道一部刚上映的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应该有很多朋友都会首先想到去看电影评分,并且还是去豆瓣上看相应的电影评分。

因为豆瓣从创站初始就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所以豆瓣上的电影评分大部分是由一堆对电影有研究的用户综合打出的,这种评分相比其他商业排行榜的评分更具有说服力。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文青这个流量群体是比较鸡肋的,引流成本高,转化效率低。

但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自己的思路,豆瓣上的流量大部分都是年轻在18到30岁之间的青年群体,这样的群体其实更容易接受外界的诱惑,只要我们选对方法,对他们进行引流其实并不难。

其次,文青群体喜爱影视剧、漫画、书籍、旅游这些东西,那我们也有许多项目需要热爱这些元素的粉丝。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也能轻松对文青粉进行转化。

在引流成本逐渐增加的今天,我们其实应该发掘更多的引流渠道,通过多渠道引流来保持引流量并降低引流的总成本。所以今天我准备跟大家分享一下豆瓣引流变现的操作。

1.原理

当我们遇见一些生活问题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百度进行搜索。

而一个用户的耐心一般只能支持他在搜索结果页面停留几分钟,这几分钟的时间也就只能让他阅读完第一页的搜索结果。所以排在搜索页面靠前的网站肯定会更有优势。



我们除了用竞价以及SEO优化等技术让自己的信息排名靠前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大流量平台来实现。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跟大家提到过,新浪博客在百度搜索引擎里的权重比较高,可以直接出现在相应搜索的前列。那其实跟博客、知乎一样,豆瓣跟百度有比较好的合作关系。

从上图我们就可以看到,搜索“卷发棒推荐”这样的词条,在豆瓣小组里一些跟卷发棒有关的信息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比较靠前的位置。那对我们来说,仅在这一点上,豆瓣的引流价值就已经体现了。

2.准备



在豆瓣上进行引流我们主要是借用了“豆瓣小组”这个功能。其实豆瓣小组跟贴吧的功能类似,但因为豆瓣上的用户属性标签更精准,水军更少,所以我们在豆瓣小组的引流效果会比贴吧更好。

当然,我们想在这样的发帖并获得流量推荐肯定需要一个权重比较高的账号。如果觉得养号的操作太过费时,我们可以直接去购买有权重的豆瓣账号。



因为豆瓣账号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其他自媒体平台账号的价值高,所以一些有权重的账号我们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买到。并且在豆瓣小组上我们也能找到出售豆瓣小号的用户。

3.卖货

在做好这些准备后,我们根据一些实际案例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在豆瓣上进行引流并变现。

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在豆瓣这种非盈利性质的平台上卖货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但只要找对方法,我们在豆瓣上依然可以卖货或者做淘客。



在护肤、美妆、祛痘等小组里会有许多用户发布自己的烦恼贴等待别人的回答,那这样的帖子就给了我们一个评论引流的机会。





在这种有需求的帖子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直接的话术针对他们的需求推销我们的产品。



当然,豆瓣里也有专门的代购小组,只要我们遵守小组规则就可以在小组里面随意发送我们的广告贴。不过这样的小组里因为充斥着大量的同行,所以并不能保证引流效果。

说到卖货,我们应该会想到一个流量群体——宝妈。作为一个文青汇集的平台,那我们是不是与宝妈粉无缘了呢?

在前面我就跟大家说了,豆瓣小组的功能类似于贴吧。那只要我们找对了宝妈汇集的小组,我们就能找到宝妈流量。

那宝妈比较关心的东西无非就是教育和育儿。因为豆瓣用户的平均知识水平要高一些,所以有些宝妈也喜欢在豆瓣上来寻找这些相关知识。



在这些小组里我们可以轻松找到许多帖子已经开始将宝妈流量导入到这自己的个人号上。

如果我们是想靠着发帖的方法来引导流量,我们要注意这么几点:

一是,标题不要太长15个字左右,并且在写标题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的运用。关键词除了能让用户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提供的内容,并且在我们获得百度流量推荐的时候还能通过关键词得到更靠前的排名。

二是,关键词我们要尽量放在标题靠前的位置,但我们不要使用操作博客时的方法来堆砌关键词。我们在豆瓣小组发帖的标题如果关键词堆砌过多反而容易分散我们的权重。

三是,在豆瓣上引流时,我们的营销痕迹不要太重。因为豆瓣平台的商业性很低,我们的营销痕迹越重越容易造成用户的抵触心理。

4.文青

无论是代购粉、女粉还是宝妈粉其实都不是这个平台的主力军,我们最要针对的目标其实是豆瓣上的文青。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说到,公众号小说分销受到了平台一定程度的管控。不过,这对于我们很多新手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是通过在各平台进行人工引流从而进行推销。



通过豆瓣的热搜榜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事情,在豆瓣上比较热门的话题基本都跟电影、电视剧、音乐、小说有关。

那对我们做小说分销、漫画分销,虚拟资源出售的朋友来说,豆瓣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吗?



在一些比较热门的影视评论区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出售影视资源的同行利用热门评论区直接进行引流。

也许很多人都会疑惑,这些文艺青年为什么会接受盗版资源呢?我们可以再将文青粉丝的年龄阶段仔细划分一下。

其实大量的文青粉丝现在都还处在学生阶段,他们并没有大量的金钱用来支持正版资源。所以一些比较便宜的盗版资源也能吸引到他们。

而爱护脸面的他们虽然不会主动去回复这样的评论,但遇见合适的引流信息他们也会主动添加去询问。



并且,我们还可以针对在读或者已经毕业找工作的文青群体出售我们手上一些培训教程。

有些用过豆瓣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在豆瓣上我们是很难做小说分销的。因为在豆瓣上其实没有一些热门网络小说的对应话题。

但是,比如《扶摇皇后》这些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其实本身也属于网络小说的范围,只是因为他们打造成了影视IP,并进行了出版,所以在豆瓣上有了对应的话题。

这类小说会有很多影视剧的热门粉丝会想看,但是这种小说很少会有人想购买实体书籍,更多是用豆瓣读书这样的付费平台来进行观看。



但这类已经实体出版的小说我们也能通过论坛等渠道找到相应的TXT或者PDF资源,我们将这些资源整理以后,就可以利用影视热门话题为契机,在这些话题下推销我们的电子书资源。

对于缺乏流量或者销售渠道的新手朋友来说,豆瓣会是一个值得我们选择的平台。只是豆瓣因为其平台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上面操作的效果不会像其他平台一样明显突出。

并且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平台的用户特性,我们可以使用伪原创内容但不要使用搬运内容。为了针对这些文青的逆反性格,我们需要适当的减少营销属性,用更柔和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变现操作。